中華人壽償付能力跌回下降通道,擬引進戰投“補血”

本文來源:創業圈 作者:何秀蘭

文│記者何秀蘭

2022年上半年,保險業在轉型和變革的基調下負重前行,各險企上半年交出怎樣的經營答卷,頗受市場關注。

中華聯合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華人壽”)近日發佈的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公司上半年扭虧為盈,二季度實現淨利潤0.65億元,扣除一季度的虧損後,上半年實現淨利潤0.24億元。這是中華人壽成立以來第二次在上半年淨利潤為正。

盈利能力雖有所起色,但根據償二代二期監管規則的要求,中華人壽償付能力依舊承壓。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末,中華人壽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144.92%,較上季度下降15.62%;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116.05%,較上季度下降11.94%。雖然指標能滿足監管要求,但償付能力充足率再次回到下降通道。公司將如何提升償付能力,今年是否有望實現盈利?《創業圈》人物財經記者多次致電中華人壽,無人接聽。

中華人壽償付能力吃緊的背後,是其主要股東增資力度有待加強。中華人壽多年前曾申請增資15億元,但未獲成功,其後兩次增資額度大為縮水,分別為3億元和8億元。在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的管理層分析與討論中,中華人壽稱,公司會持續監測償付能力充足率的發展趨勢,控制業務規模,調整投資結構,同時積極推進引進戰略投資者的工作。

中華人壽償付能力跌回下降通道,擬引進戰投“補血”

(圖源:圖蟲創意)

上半年扭虧為盈,部分投資“踩雷”

單從經營狀況上看,中華人壽的盈利能力有了向好的態勢。償付能力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華人壽實現保險業務收入52.3億元,同比下降15.79%;實現淨利潤0.24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這是中華人壽自成立以來第二次在上半年實現盈利。2020年上半年,中華人壽也實現了盈利,不過當年仍陷入虧損。

從年度看,中華人壽近五年來保費規模持續快速增長,虧損幅度有所收窄。年報數據顯示,2017年-2021年,中華人壽實現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4.35億元、13.36億元、20.23億元、32.73億元、51.64億元,增長幅度分別為207.13%、51.42%、61.79%、57.78%,增幅均超過五成,但增速放緩;實現淨利潤分別為-1.42億元、-1.56億元、-0.57億元、-0.94億元、-0.68億元,雖五年來一直未實現盈利,但虧損幅度有所收窄。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中華人壽投資資產規模保持較快增長,資產配置風格相對穩健,以固定收益類為主,靈活調整權益類資產配置。這一投資方式既考慮了保險資金資產負債匹配和久期匹配,又兼顧收益率穩定和流動性等因素。

數據顯示,2019年-2021年,中華人壽投資資產規模分別為48.14億元、79.14億元、131.89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47.99%、64.4%、66.65%,保持較快增長。具體來看,2019年-2021年,固定收益類資產在總投資資產中的佔比分別為57.53%、62.76%、64.13%,權益投資類資產在總投資資產中的佔比分別為9.34%、7.31%、4.75%。

從投資收益看,2019年-2021年,中華人壽實現的投資收益逐步增加,分別為2.65億元、5.5億元、6.56億元。但受宏觀經濟與市場環境影響,其投資收益率有所下降,2019年-2021年的投資收益率分別為6.4%、6.93%、5.85%。

受資本市場波動的影響,今年上半年,中華人壽資產收益率已經跌落至2.1%。根據中誠信國際的債券跟蹤評級報告,中華人壽部分投資資產出現逾期或違約風險。截至2022年3月末,中華人壽持有的1筆不動產債權計劃與8筆信託計劃已出現違約或逾期,涉及投資金額共計10.41億元,目前中華人壽針對上述違約項目已計提減值1.3億元。

“補血”需求迫切,主要高管不太穩定

中華人壽“補血”需求迫切,自成立以來先後三次向股東提出增資,並且發行了資本補充債券。

公開資料顯示,中華人壽2015年由中華聯合保險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華保險”)和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華財險”)發起設立,目前註冊資本金為26億元人民幣。

中華人壽公告顯示,2017年,中華人壽向中華保險和中華財險申請增資15億元,註冊資本擬增至30億元。不過,該次增資計劃不久後被撤回,中華人壽在2017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稱,“公司於2017年10月撤回增資申請,增資未能如期到位,對公司利潤和業務發展影響較大,公司長期健康發展存在潛在的風險。”

2018年,中華人壽公告稱,擬增加3億元註冊資本金,向中華保險和中華財險分別增發2.4億股、0.6億股。2019年末,這一額度大幅減少的增資方案最終靴子落地,中華人壽的註冊資本由15億元變更為18億元。

由於業務規模快速拓展,險企的資本金消耗顯得尤為迅速,償付能力承受較大壓力。以2021年為例,中華人壽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在二季度末至四季度末連續三個季度下滑。

2021年9月,中華人壽再次啓動增資方案,向中華保險定向增發6.4億股,向中華財險定向增發1.6億股,增資價格為1元/股,此次增資共募集資金8億元。該增資方案於2021年12月獲得北京銀保監局的核準,中華人壽的註冊資本金變更為26億元,暫時終結了償付能力充足率連續三個季度下滑的態勢,今年一季度末出現回升。

不過,今年二季度末,中華人壽的償付能力再次回到下降通道,其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144.92%,較上季度下降15.62%;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116.05%,較上季度下降11.94%。據預測,中華人壽三季度末的綜合、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將分別下降至130.29%、104.86%。

在增資之外,中華人壽還通過發行債券以補充償付能力和承保能力。公告顯示,2020年4月,中華人壽完成了6億元資本補充債券的發行。“截至2020年4月30日,本期資本補充債券的募集資金已全部劃入公司賬户,本期募集資金將用於補充公司資本、彌補階段性資本不足,提高償付能力和承保能力,增強抗風險能力,以支持公司業務健康、穩健發展。”

在“補血”頻繁的背後,中華人壽的主要高管並不太穩定,成立7年來,先後有劉顯龍、丁建平、孫玉淳等三任董事長,總經理也經歷了多次更迭。

履歷資料顯示,孫玉淳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1996年入職新華保險,歷任新華保險辦公室處長、企劃部總經理、上海分公司總經理、總裁助理等職。2016年,孫玉淳加入中華人壽,任黨委副書記、總經理。2020年3月,銀保監會核准其中華人壽董事長的任職資格。

另外,中華人壽總經理一職也經歷了多次更迭。2016年8月,賴軍辭去總經理職務,劉顯龍擔任臨時負責人;同年12月,孫玉淳被任命為公司總經理。2020年10月,已出任董事長的孫玉淳被免去總經理職位,成為公司臨時負責人,代行總經理職權。

不過,孫玉淳長時間擔任臨時負責人引發質疑。據去年7月起施行的《保險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管理規定》,保險公司總公司總經理、總精算師、合規負責人等不能履行職務或缺位時,可以指定臨時負責人,但臨時負責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個月。保險公司應當在6個月內選聘具有任職資格的人員正式任職。

面對外界的質疑,2021年12月,孫玉淳被免去中華人壽臨時負責人職務,同時聘任肖燦軍為公司總裁。中華人壽最新償付能力報告顯示,肖燦軍任該公司黨委委員、執行董事、總裁,負責公司業務經營工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64 字。

轉載請註明: 中華人壽償付能力跌回下降通道,擬引進戰投“補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