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身陷上市傳聞的螞蟻集團,終於在7月20日對外公佈將啓動在科創板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以進一步支持服務業數字化升級做大內需,加強全球合作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以及支持公司加大技術研發和創新。
7月21日,螞蟻集團概念股在開盤後大面積漲停,截至9:31,匯鴻集團、海泰發展、湘郵科技等漲停,巨人網絡、健康元、浙大網新等也接近漲停。
在市場“狂歡”的背後,螞蟻集團的估值引發大規模討論,根據彭博報道,該集團在2018年6月完成C輪融資後的估值水平約為1500億美元。而兩年時間過去後,據業內估算,目前螞蟻集團估值約為2000億美元,按照實時匯率,相當於1.4萬億元人民幣。
如果螞蟻集團上市後市值能達到2000億美元,那將超越美團,成為僅次於阿里巴巴、騰訊的中國第三大互聯網上市公司。而除了市值的較量,在本地生活上,二者也註定要分個高低。
01 此前多家機構對螞蟻集團估值約1600億美元
作為金融科技的獨角獸公司,此前各大機構對螞蟻集團的估值也有諸多討論。
早在2018年,國際知名投行巴克萊在一份報告中稱,經過研究,其重新對螞蟻金服進行了業務分析和估值計算,考慮到其超出預期的用户數和ARPU增長,他們將1060億美元的估值提升至1550億美元。
巴克萊表示,其上調估值的主要原因有兩個,首先,螞蟻在過去一年線下支付增長迅速; 其次,受益於多樣化的支付場景和其他金融服務的滲透,螞蟻的收入來源更加豐富。
此外,安信證券在2018年4月的一份研報中,採用上市公司的平均用户市值和P/E倍數分析螞蟻集團的估值,若按平均用户市值法計算,截至2018年4月12日,Paypal和騰訊每用户市值分別約為391美元和487美元,考慮到螞蟻的發展水平相對更早期,採用二者每用户市值平均值的70%得到每用户市值約307美元,最終螞蟻集團的估值為1597億美元。
若按30倍P/E下公司估值約為1645億美元,當時,騰訊估值約為2019年預測淨利潤的30倍PE,如果按照2019年螞蟻集團淨利潤54.8億美元計算,對應估值為1645億美元。
對比來看,目前業內估算,螞蟻集團估值約為2000億美元,顯然比兩年前高了約400億美元。不過,市場主流觀點認為,螞蟻集團這一估值有一定合理性。
《螞蟻金服》作者、北京看懂研究院研究員由曦表示:“我認為這個估值是合理的,甚至今後仍有上漲預期,假如用銀行來類比,應該類似於中國最大的銀行,對比市值可以發現,工商銀行約為1.83萬億元、招商銀行也超過9000億元,但是這些銀行的客户活躍度、年輕化以及場景的延展,與支付寶的黏性、頻率還是有一定差距。當然,不能完全用銀行來類比,再增加一個互聯網公司的維度,比如美團點評,目前市值大約為1.2萬億港元,但螞蟻不僅有本地生活等服務,還有很多金融方面的佈局,綜上所述,我認為螞蟻的估值是合理的。”
02 數字金融佔集團收入大頭
儘管如此,在螞蟻集團上市前夕,仍有必要審視其業務結構及背後的價值。
根據中信證券研報分析,螞蟻集團主要聚焦於場景與支付、數字金融以及科技服務三大板塊,並通過國際化拓展邊界。
其中,數字支付是螞蟻集團各類流量的入口,目前,支付寶在移動支付市場份額比較穩定,公開數據顯示,今年1季度,支付寶在移動支付市場的市場份額達54.97%;2016年~2020年支付寶在移動支付市場的市場份額一直在53%以上。
在數字金融領域,螞蟻集團斬獲了銀行、保險、基金等多張金融牌照,此外還有基金代銷、保險中介等牌照,用户在支付寶APP上可以直接購買基金、保險等產品。
在科技服務板塊,螞蟻集團主要進行技術研發與科技輸出,在盈利模式上,集團通過輸出體系化的科技產品和科技解決方案,收取產品服務費。截至今年3月31日,螞蟻集團的專有區塊鏈技術已於商業應用場景中被使用,包括供應鏈金融、產品溯源和電子票據的開具及流通。
上述三大板塊業務中,數字金融是螞蟻集團收入的主要來源。根據阿里最新發布的財報,截至今年3月31日止12個月期間,數字金融服務貢獻了螞蟻集團總收入的50%以上。
具體來看,在中國,螞蟻集團的數字金融服務主要包括理財、微貸以及保險。
其中,理財是螞蟻集團與基金管理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合作,通過螞蟻財富提供包括貨幣市場基金、固定收益產品和股票投資產品等綜合理財產品。截至今年3月31日,螞蟻財富促成合作夥伴為用户管理的資產超過4萬億元。
微貸則為螞蟻集團與銀行和其他貸款機構合作為消費者和小微經營者提供小額、期限靈活的消費信貸服務。
保險則是螞蟻集團與保險公司合作提供保險產品,截至今年3月31日止12個月期間,集團促成的保險費總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一倍以上。
整體來看,截至今年3月31日止12個月期間,螞蟻集團及其全球九個本地數字錢包合作伙伴所服務的全球年度活躍用户數量已經達到約13億。
03
淡化金融、強化科技
對估值影響幾何?
不過,即便如此,螞蟻集團仍有意淡化其“金融”特性,今年5月份,在使用“螞蟻金服”這一簡稱6年後,支付寶的母公司啓用新名稱“螞蟻集團”。而後,官方證實,公司全稱也從“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改為“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對比來看,新名稱顯然更突出螞蟻集團的科技屬性,而淡去了金融屬性。
不止如此,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7月13日,螞蟻集團的經營範圍也發生變更,剔除了金融業務流程外包,金融知識流程外包,投資管理,投資諮詢。
其實,金融科技公司名稱“去金融”並非螞蟻集團的獨有現象,像京東數科、小米數科等也是如此。但在上市前夕螞蟻集團的這番操作,也引發了不同的聲音,比如有觀點就認為,螞蟻集團此舉旨在更貼近科技,以提高估值。
對此,由曦認為,改名一定與螞蟻本身的戰略選擇有關,但靠改個名字提高估值能達到的效果非常很有限,螞蟻最終的競爭力其實來源於是否能持續靠科技來解決問題。
易觀支付分析師王蓬博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無可否認,打上科技烙印的公司確實會比專門的金融公司估值要高。但螞蟻集團主要業務之一的支付本就有很強的科技屬性,其次,金融發展到現在,本身就需要很強大的科技力量做支撐,此外,互聯網公司都在做圈層、做生態,這其實也是企業科技力量發展的一種表現。
“無論最終業務呈現出來的形態是金融還是科技,都應該聚焦其創造的價值,比如生態圈內的企業或者用户能否受益、能否提高效率,關注其賺錢的能力以及可持續性。另外,也可以用月度活躍用户數、覆蓋的商户規模、貸款數量以及淨利潤等數據指標來判斷能否支撐估值。” 王蓬博表示。
04
打造支付寶數字生活開放平台
與美團競爭?
更名只是表象,背後更多是螞蟻集團對戰略調整。在今年3月10日舉行的支付寶合作伙伴大會上,螞蟻集團CEO胡曉明宣佈,將打造支付寶數字生活開放平台,聚焦服務業數字化,並立下 “未來三年,攜手5萬服務商幫4000萬服務業商家完成數字化升級” 的目標。
伴隨着新的平台定位,支付寶App也進行改版升級,強化生活服務心智,首頁新增外賣到家、果蔬商超醫藥等便民生活版塊。
兩個多月後的5月20日,胡曉明透露,截至當時,全國已有超1000家數字景區、300個數字市民中心、首個支付寶數字生活城市已落地湖州,此外,小鵬汽車、上汽集團還聯合支付寶推出了首批5G數字出行樣板車。
就在螞蟻集團宣佈要打造支付寶數字生活開放平台之後,一度被用來與美團點評相比較,按照後者的説法,是要打造中國領先的本地服務電商平台,由此來看,雙方業務的切入口都包含了生活服務。
由曦表示,支付寶或者説餓了麼與美團一戰,一定會打出第一和第二,但不會出現只剩一家的情況,最終,我認為支付寶和美團會形成兩強格局。但是支付寶的綜合實力,比如移動支付能力,以及金融能力和技術能力要強於美團。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美團點評的市值約為1.2萬億港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該公司有史以來首次錄得正值經營溢利及經營現金流量。總收入同比增長49.5%達975億元,經營溢利達27億元,不過今年一季度美團點評又出現經營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