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爆款基金收益不爆,業內提倡理性追“星”
近期,公募市場爆款基金頻頻出現。
談到近期爆款基金頻發的原因,一位基金行業研究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今年以來爆款基金頻出的主要原因是2019年大量權益型基金獲得超額收益率獲得市場認可,疊加權益市場向好預期,並預計後期會有更多爆款基金髮行。
同時也有不少機構對於爆款基金持有冷靜態度。
“在強烈的賺錢效應下,全行業都感受到了市場的火爆,我們的基金營銷策略暫未發生特別顯著的變化,仍然堅持穩紮穩打,做好產品溝通和業績服務。”德邦基金方面回應第一財經記者稱。
爆款基金頻發,市場也隨之愈發火熱,但與此同時我們產品審核也愈發嚴格,不會追求爆款。”一位銀行系公募基金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稱。
收益率分化
儘管爆款基金募集規模不小,但從業績來看,收益率分化明顯。
據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統計,如果將認購期小於15天且首募規模超過50億元的主動權益類基金認定為爆款基金,則2001年至今,成立已滿三年且仍保持正常運作的主動權益類爆款基金共70只。
這些爆款基金業績表現分化明顯,超過八成平均年化收益率在9%以下,整體均值為4.74%,而同期的主動權益類基金平均水平為9.46%。
上述基金行業研究人士認為,爆款基金的投資收益並不“火爆”,其中原因複雜,例如募集規模過大導致基金經理部分策略失效、基金經理發生更換、市場熱點發生切換導致部分行業主題基金業績落後等。因此在選擇基金產品時,投資者應當保持充分的理性,理性決定交易時機和持有時期才能獲得較好的收益。
根據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數據統計分析,如果把成立規模超過100億元的基金,和認購金額超過130億元的基金定位為爆款基金,篩選出2020年之前成立的爆款基金共63只。
計算基金成立至2020年7月12日的年化收益率,92%基金的年化收益為正,78%基金的年化收益超過5%,41%基金的年化收益超過10%。從同類排名來看,44%基金排名在前50%,23%基金排名在前1/3,17%基金排名在前20%。
也就是説,與同期同類基金相比,一半以上爆款基金的收益率沒有跑進排名前50%。
理性追“星”
爆款基金募集規模屢刷新高,尤其是明星基金經理掛帥的產品被投資者爭相搶購。
比如近日兩隻超級爆款基金,匯添富中盤價值半天大賣700億元,明星基金經理王宗合“帶貨”,鵬華匠心精選一日全渠道認購金額達1300億元。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爆款基金的出現,反映投資者入場意願非常強。那麼一天發行1300億是什麼概念?這相當於很多基金公司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而募集的資金量在一天內就完成。當然,最終這隻基金沒法全部接受這些資金,而是採取限制比例配售,最後控制在300億元以內。
楊德龍認為,基金規模過大對操作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對基金的規模做一定的限制是非常必要的,能有效保護基金持有人的利益。
此外,根據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數據統計,2020年之前發行的63只爆款基金,其中只有19只基金經理未變更。
前述基金行業研究人士稱,當基金經理發生變更時,投資者需要重新審視新任基金經理的歷史業績和能力圈與產品是否匹配,再決定是繼續持有還是贖回。
儘管基金經理的任職正趨於穩定,但是不論新、老基金產品都無法向投資者保證,在產品存續期間,基金經理不發生更換。但是基金經理的持倉風格和能力,同當前市場風格及基金產品是否相符,決定了其優秀業績是否具有可持續性。因此,不論是新基金還是老基金,分析基金經理歷史業績背後的邏輯是理性投資的關鍵一步,同時基金公司的整體業績也應該成為考慮因素,投資者尤其避免在市場高點非理性購買基金產品。
德邦基金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稱,根據公開數據統計,300億元的“大塊頭”基金頻出,管理規模超200億元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多達數十人,這確實可能會給基金經理帶來一定管理難度。但從全球資產管理行業的格局來看,“頭部”特徵和“巨無霸”基金都是有經驗可循的。以Capital Group為例,這家公司旗下擁有全美最大的全球大類資產配置公募基金,除了擁有出色的大類資產配置能力和全球資產配置能力之外,內部投資管理採用的“多元顧問制度”值得國內基金公司學習和借鑑。這種制度是將單一基金的投資組合拆分成若干部分,由不同的組合經理進行管理,根據經驗和業績賦予不同的投資權限,並不斷“優勝劣汰”、動態調整。
上海地區一位公募基金經理對第一財經記者稱,在產品銷售過程中,還是提倡長期投資理念,弱化短期業績和市場變化;第二是通過產品發行節奏加以調節,注重客户的盈利體驗,從買方投顧角度進行產品營銷。並建議基金銷售模式由“代銷模式”轉向“買方投顧”模式,大力發展基金投顧業務。此外,作為在A股市場上越來越重要的機構參與者,公募基金本身的投資行為應當長期和理性,例如可以控制換手率、規範交易流程等。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