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上週四突然的大幅回調後,隔夜美股在勞工節休假開市的第一天再度延續跌勢。科技股依然最主要的拖累,受一些龍頭股如特斯拉大跌拖累,納斯達克指數收盤下跌4.1%,標普500下跌2.8%,老經濟居多的道瓊斯跌幅相對最少為2.3%。與此同時,布油價大跌超5%,10年美債利率小幅回落至0.68%,但美元指數明顯走強至93.6,黃金因此下跌。
針對市場的最新變化,我們點評如下,供投資者參考。
►龍頭科技股回調依然是主要原因。整體上來看,龍頭科技股此前擁擠式大幅上漲嚴重超買後的獲利回吐依然是市場繼續弱勢的主要原因,當然,市場此輪反彈中出現的散户化現象、以及有媒體報道部分機構此前通過期權構建科技股倉位助推了此前的上漲都可能反過來在下跌過程中加大了市場的獲利調整壓力和波動。
此外,昨天媒體報道,阿斯利康可能因為安全原因暫停疫苗測試也可能加大了市場的擔憂因素。除此之外,雖然美元短期走強,但其他主要流動性指標,比如Libor-OIS、以及主要信用利差依然維持低位,並沒有出現明顯收緊的現象。因此,我們整體判斷可能依然是科技股獲利回調為主要原因。
►短期觀點上,我們認為不排除波動可能仍會延續,需要消化一下;但我們依然認為並非更大跌幅的開始。既然急跌已經出現,根據歷史經驗,就不不排除需要一段時間消化。實際上,近期的快速調整後,此前出現的明顯超買的情形已經得到緩解,而且昨天VIX的漲幅相對並沒有那麼大。
但我們認為並非更大跌幅的開始、可能更多是階段性盤整(《美股大跌是更大波動的開始?還是階段性的盤整?》),主要理由為美國疫情整體仍在繼續改善、關鍵數據如近期公佈的8月非農和PMI都超預期向好、貨幣政策維持寬鬆、財政刺激仍處僵局但並非全無可能、大選不確定性壓力或更多在10月體現。這些都表明,此輪的大跌並非完全因為疫情、基本面惡化、又或者是流動性出現問題所致。
在整體基本面改善的背景下,前期漲幅過多後通過一定的回調消化過高的預期和估值,可能對市場長期走勢並非壞事。
►那麼是否是由於市場已經計入了過多的預期,所以對後續市場依然有較大壓力?誠然,主要指數特別是科技股估值已經偏高,而且也出現基礎過於集中、且頭部公司市值佔比高、抱團明顯的特點,我們在近期多篇報告如《拆解美股新高的驅動因素》、《對比科技泡沫看當前美股龍頭估值》、《從頭部基金持倉看美股"抱團"效應》對此都有過分析。
但是,我們也不能因為短期的超買和擁擠交易就一概而論的完全否定其上漲邏輯。上述情形固然有流動性充裕下估值擴張的直接推動,但也與成長板塊受疫情衝擊較小、特別是龍頭股抵禦風險能力更強有直接關係。換言之,並非完全沒有基本面邏輯支撐。例如,龍頭股市值佔比雖然已經很高,但由於其受疫情影響較小,其收入和盈利佔比也更高,體現了更強的風險抵禦能力。實際上,一些傳統板塊雖然價格漲幅不大,但因為盈利受損更嚴重,估值擴張幅度反而更大,如能源、交融運輸、汽車、消費者服務等。
我們分別對美股當前隱含的增長預期和復工預期做了測算,發現以下結論,1)利用美國製造業PMI與標普500指數盈利增長較高的歷史相關性,推算當前市場實際估值隱含的PMI(53.9)對應的12個月動態EPS增速為6.74%,而目前市場一致預期隱含的增速為8.8%,因此沒有顯得過高。2)以疫情受損多的板塊從底部以來的相對修復程度作為計入復工預期的近期替代的話,目前水平相當於從底部修復-39%,這個與綜合多方面高頻數據(如就餐人數、公共交通出行、TSA安檢人數、酒店和航班預定數、汽車汽油消費等)反映的復工進展相當於疫情前水平的-40%~-30%,也基本相當。
因此,綜合來看,當前市場價格中隱含的增長和復工預期都沒有明顯超出實際情況過多,當然不同板塊之間存在明顯的不均衡現象,因此短期擁擠交易和超買因素通過回調消化可能也並非壞事。往後看,疫情和復工進展對市場更為關鍵,而疫苗研發將帶來上行風險。從板塊和風格層面,此輪波動與6月11日道瓊斯代表的價值股急漲超買後大跌如出一轍,因此不排除短期內出現一定程度上的板塊風格強弱切換,從此前過去集中的基礎向其他板塊擴散。
本文作者:KevinLIU,文章來源:Kevin策略研究,原文標題:《【中金策略|海外】簡評:科技股延續跌勢拖累美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