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項實招為外貿穩健發展注入“強心劑”

  針對當前我國外貿面臨的一些現狀,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跨週期調節進一步穩外貿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挖掘進出口潛力、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穩市場主體保訂單三個方面提出十五條政策措施。

  2021年,我國外貿登上了一個“高坡”。根據商務部副部長任鴻斌去年年底介紹,預計2021年全年我國外貿規模有望達到6萬億美元,與2020年相比增量預計達到1.3萬億美元,是過去10年增量的總和。

  這一成績來之不易,值得點贊。但仍要看到,今年面臨的形勢依然複雜嚴峻,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很可能要過一個“大坎兒”:正如《意見》所指出,當前,我國外貿面臨的不確定不穩定不平衡因素增多,外貿運行基礎並不牢固。

  外貿一頭連接着國內市場,另一頭連接着國際市場,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着重要作用。此次國務院辦公廳提出十五條舉措,有的放矢,為促進外貿穩健發展打了一針“強心劑”。

  比如,《意見》提出,鼓勵外貿企業與航運企業簽訂長期協議。引導各地方、進出口商協會組織中小微外貿企業與航運企業進行直客對接。

  這是針對運輸成本高漲採取的對策。在其背後,疫情前一個集裝箱大櫃從中國出口到歐美,海運費全年維持在2000美元左右,去年下半年最高漲至3萬美元。於是,有人發出“靈魂拷問”:面對“瘋狂的箱子”,一箱貨值能否抵得上運費?那麼,如果外貿企業能夠繞過中間的諸多中介環節,自主與航運企業對接,就可以節省相當一部分運費。

  促進外貿平穩發展的舉措,關鍵是要落實到位。《意見》對此予以明確:加強組織實施。要求“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強協同、形成合力,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2021年,中國穩健的經濟基本盤,牢牢支撐起外貿的平穩運行,外貿展現出較強韌性,在“十四五”開局之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2022年,我國外貿發展依然是機遇和挑戰並存,機遇方面,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已於1月1日正式生效,有利於擴大我國優勢產品出口,對外貿發展是一大利好;挑戰方面,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在外貿領域同樣十分突出。如何將挑戰化為動力、變為機遇,讓外貿穩健前行,仍是需要重視的一個問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30 字。

轉載請註明: 十五項實招為外貿穩健發展注入“強心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