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36氪首發丨「中科馭數」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第二代DPU芯片已完成研發設計

由 長孫秀芬 發佈於 財經

作者丨邱曉芬、編輯丨蘇建勳

36氪獲悉,DPU芯片設計企業「中科馭數」宣佈完成數億元規模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麥星投資和崑崙資本聯合領投,老股東靈均投資、光環資本追加投資。

本輪資金將用於DPU芯片的研發、量產以及市場開拓。這是繼7月底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之後,中科馭數今年獲得的第二筆融資。

DPU即數據專用處理器(Data Processing Unit),是數據中心在繼CPU和GPU之後的第三顆算力芯片。

隨着數字經濟的推進、網絡帶寬從10G向最高的400G邁進,數據中心的計算架構已經很難滿足高帶寬下網絡傳輸、數據處理等算力需求。因此,DPU未來也被廣泛應用於高帶寬、低延遲、數據密集型的計算場景。

「中科馭數」的核心技術路線是軟件定義加速器並自主研發了KPU芯片架構。「中科馭數」創始人兼CEO鄢貴海表示,軟件定義的數據驅動計算架構的特點在於,將計算圖形化,數據對象化,以及並行顯示化,實際操作上實現“強計算、弱控制”。

「中科馭數」的DPU產品方案主要有兩項技術競爭力:首先,DPU是異構計算的代表芯片,異構核部分的研發是各個DPU產品研發設計的關鍵,鄢貴海表示,自主技術架構是公司的第一項技術優勢。

其次,「中科馭數」此前推出的“敏捷異構軟件開發平台HADOS”,不僅可以支撐DPU芯片以及其他異構計算硬件平台的算力輸出,同時兼容網絡/存儲/安全/雲原生等場景通用軟件應用生態。這一平台也大幅降低了應用軟件開發難度。

目前,「中科馭數」正在研發的第二代DPU芯片“K2”,已經完成設計和驗證工作,預計將在2022年Q1投產流片。

「中科馭數」也是國內為數不多實現了商業化量產的創業公司,DPU方案已經在金融等領域有所落地,正在探索數據中心、雲原生和邊緣計算等領域的應用。

在金融計算領域,「中科馭數」此前已經聯合交易所、多家頭部券商等機構,基於KPU架構和DPU芯片,聯合研發了創新的硬件風控系統、極速行情引擎等解決方案。

在數據中心場景上,鄢貴海表示,「中科馭數」的DPU芯片可以為下一代可組合分解基礎設施提供技術支撐,通過建立分解的CPU、GPU、存儲和FPGA加速卡等資源池,打造易擴展、可組合的應用場景,幫助雲計算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平台廠家實現技術轉型以及平台建設。

在雲原生領域,「中科馭數」將以DPU芯片為技術底座,打造高性能網絡解決方案,為雲原生平台提供低低時延、高吞吐、可治理的雲原生網絡環境;在5G邊緣計算領域,針對未來5G邊緣計算低時延、高吞吐和高精度時鐘要求的應用環境,為實時性要求極高的工業控制、AR/VR、車路協同等應用場景提供技術支撐。

創始團隊方面,公司核心成員來自中科院計算所計算機體系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有十餘年體系結構領域的技術積累,獲得66項發明專利授權。

麥星投資高級合夥人鄔煒認為,“隨着全球數據產生呈幾何級數增長,已經到了一個需要細分出DPU這樣一個專用處理器來提升整個信息處理體系的性能和效率的歷史時點。想做出優秀的DPU產品的技術壁壘極高,需要大量的經驗和實踐結合。”

崑崙資本副總裁張方澤表示:“DPU將會成為數據時代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我們看好DPU對Data Infra的承載潛力,有望迎來百億美金的市場機會。中科馭數創始人鄢貴海作為體系結構領域的頂級專家,對DPU及智能網卡的理解非常深刻。同時中科馭數也是為數不多已經實現商業化量產的創業公司,在金融、政府、IDC等領域已經快速落地。”

光環資本創始人張偉華表示:“DPU是作為計算機體系結構中除了CPU、GPU的第三大芯片體系,也是我們和國際巨頭差距最小的主力芯片賽道。DPU市場容量至少是千億級別,可以廣泛應用於元宇宙、雲服務、短視頻、遊戲、娛樂、AIoT、5G、自動駕駛等應用場景,馭數作為行業領頭羊,核心團隊代表着國內同行業最高的芯片架構理論天花板,也是最成熟、最具規模的團隊,而且團隊具備極強的產品和工程化能力,其DPU產品早已落地商用併產生了規模化的營收。””

延伸閲讀:《36氪首發丨自主研發KPU架構,DPU設計廠商「中科馭數」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