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安全必須立足國內為主

能源安全必須立足國內為主

  能源安全是國家總體安全的組成部分,能源安全立足國內,要充分保障煤炭供應充足、價格平穩;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替代;堅持節能優先,形成崇尚節能的良好氛圍。

  能源危機的警報仍未解除。近日,OPEC+達成9月每日增產10萬桶石油的決定,這一數字僅相當於全球需求的0.1%。無論是因為無力增產,還是無心增產,這種“敷衍式增產”對於緩解全球能源緊張杯水車薪。自歐美國家對俄羅斯能源出口限制後,全球能源成本飆升,經濟危機也在加深。此番曠日持久的國際能源危機再次提醒我們:保障能源安全必須立足“國內為主”。

  能源安全是國家總體安全的組成部分,如果一個國家能源安全無法保障,很可能帶來顛覆性風險。俗話説,“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排在第一位的“柴”就是能源,是生產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是保障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命脈。

  任何一個國家,如果能源供應主要依賴進口,風險巨大。今年初以來,俄烏衝突以及較為激進的能源轉型導致歐洲能源供應短缺,缺油缺氣、電價飛漲,歐洲各國能否安全度冬令人擔憂。俄烏衝突加深了世界各國對能源安全問題的擔憂,很多國家開始重新審視能源供應對進口的過度依賴。

  相比歐洲的緊迫形勢,我國得益於體制機制優勢,除了油價與國際保持聯動外,天然氣、煤炭等化石能源目前都保持了價格穩定。即便如此,國際能源危機仍對我國能源安全具有很強的警示和借鑑意義。我國石油和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分別高達70%、40%以上,尤其是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還在連年攀升。近年來,我國每年進口原油超2000億美元,2021年進口原油外匯支出高達2573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同時進口原油有80%經過馬六甲海峽,能源安全面臨嚴峻挑戰。

  從國家能源戰略安全來看,我國追求能源獨立步伐需要更加堅定。我國是能源消費大國,也是能源進口大國,面對錯綜複雜的外部形勢、內部經濟發展新態勢以及“雙碳”目標能源轉型進程,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將能源安全上升至與糧食安全同等重要的戰略高度,對保障我國能源安全、能源高質量發展提出新的挑戰與要求。我國能源資源稟賦雖然“富煤缺油少氣”,但是“足能”。只要通過技術創新、搞活市場,用好多種能源,完全有能力將能源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能源安全立足國內,要做好煤炭這篇大文章。我國能情以煤為主,已探明煤炭儲量佔我國化石能源的90%以上。同時,我國煤炭產量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煤炭在一次能源結構中仍處主導地位。在新能源“立”住之前,要充分保障煤炭供應充足、價格平穩。構建完善的煤炭供需預測預警體系和調節機制,防止煤炭產能無序擴張或收縮,保障市場平穩運行。完善煤炭產供儲銷體系、落實新一輪定價機制,引導煤炭價格在合理區間運行。此外,要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動煤電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動”,保持煤電動態合理裝機規模,並有序發展現代煤化工。

  能源安全立足國內,要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替代。從資源儲量來看,我國水能技術可開發量達6.87億千瓦,目前開發程度僅為57.1%。低風速資源潛力至少在14億千瓦,目前僅利用了其中的8%左右。太陽能可開發潛力更是高達千億千瓦量級。從技術和產業鏈來看,我們已擁有全球最完備的可再生能源技術產業體系。水電領域具備全球最大的百萬千瓦水輪機組自主設計製造能力。低風速、抗颱風、超高塔架風電技術位居世界前列。光伏發電多次刷新電池轉換效率世界紀錄,光伏產業佔據全球主導地位。全產業鏈集成製造有力推動風電、光伏發電成本大幅下降。無論是資源儲量還是產業技術條件,通過可再生能源替代都足以支撐我國能源獨立,還可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一個可行的中國解決方案。

  能源安全立足國內,要堅持節能優先。國際社會越來越認可這樣一個觀點:節能是緊隨煤炭、石油、天然氣和電力之後的“第五大能源”。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大,節約空間也很大。目前,我國單位GDP能耗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能源效率仍然偏低。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降低碳排放,必須貫徹節約理念。要充分發揮政府宏觀調控功能,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節能激勵和約束機制;明確企業在節能減排中的主體地位,鼓勵企業開發節能新產品、新技術,約束企業不當的能源消費。着力提高居民節能意識,發動人們節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形成崇尚節能的良好氛圍。(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王軼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86 字。

轉載請註明: 能源安全必須立足國內為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