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貿易組織全體成員在15日舉行的總理事會特別會議上一致同意,任命尼日利亞經濟學家恩戈齊·奧孔喬-伊韋阿拉為新任總幹事。她是世貿組織歷史上首位女性總幹事,也是首位來自非洲的總幹事。
豐富的經驗、出眾的能力,使得奧孔喬-伊韋阿拉最終贏得世貿組織成員青睞。然而在該組織作用受到質疑、“無主”狀態持續近半年的情況下上任,又讓她的總幹事之路充滿挑戰。
我很非洲,我很喜歡
色彩斑斕的印花頭巾、棉布裙,含有非洲傳統元素的項鍊、耳環……在國際金融領域舞台上,奧孔喬-伊韋阿拉因經常身着非洲傳統服飾,援引母語伊博語的名言來詮釋看似複雜的問題,在一眾西裝革履的精英人士中顯得格外不同。
她也為自己的非洲背景感到自豪,“我覺得自己很尼日利亞,很非洲,我很喜歡。”
現年66歲的奧孔喬-伊韋阿拉是一位發展經濟學家,曾先後獲得哈佛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和麻省理工學院地區經濟和發展博士學位。她曾於2003年和2011年兩度出任尼日利亞財政部長,並於2006年短暫擔任過外交部長。在任期間,她不僅主導了政府管理透明度、反腐等領域的多項國內改革,還與巴黎債權人俱樂部展開談判,最終讓尼日利亞免於償還300億美元的國際貸款。
奧孔喬-伊韋阿拉不僅有着豐富的國內從政經驗,在國際組織的工作經驗也非常出眾。她在世界銀行工作長達25年,長期擔任常務副行長,還作為首位非洲候選人於2012年競選世行行長,得到不少非洲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支持。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她主導了世行針對低收入國家實施的數項援助計劃,併為最貧困國家募集到近500億美元的捐款和低息貸款。
與其他歷任總幹事不同的是,奧孔喬-伊韋阿拉同時擁有公共衞生領域的工作經歷。除了擔任全球疫苗免疫聯盟董事會主席,她還是世界衞生組織主導的“獲得抗擊新冠肺炎工具加速器”國際合作倡議特使。
世貿組織“局外人”?
雖然奧孔喬-伊韋阿拉缺乏在國際貿易領域的直接工作經驗,但她強調,從某種程度上説,作為“局外人”是個優勢,因為這意味着可以用全新的視角去找到問題的癥結。她説,世貿組織面臨一場生存危機,需要一名有“新視野”和以改革為導向的領導者。她表示,針對世貿組織三大支柱,即多邊貿易談判、爭端解決機制和貿易政策監督,都有必要進行改革。但她同時強調,世貿組織的“核心原則”是非歧視、可預測性和公平,各成員應支持致力於“恢復”這些原則的改革。
針對如何解決成員間分歧,奧孔喬-伊韋阿拉對記者表示,世貿組織是由成員驅動的組織,其總幹事需要做一個“好的聆聽者”,先傾聽成員意見,再以積極務實的態度為成員提供解決方案,在成員間建立共識。
世貿組織總理事會主席戴維·沃克表示,無論從該組織成員的發展水平還是地理分佈來看,奧孔喬-伊韋阿拉顯然贏得成員們的廣泛支持。歐洲議會評價説,她似乎已經為成為一名“公正的協調人”做好了充分準備。
多邊主義堅定支持者
“貿易不是零和遊戲,可以為參與者帶來雙贏”,2020年7月,奧孔喬-伊韋阿拉在世貿組織總幹事候選人説明情況的新聞發佈會上,如是闡述自己的競選願景。
分析人士認為,作為一名多邊主義的堅定支持者和具備豐富經驗的多邊機構管理者,奧孔喬-伊韋阿拉將為多邊貿易治理注入新動能。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表示,相信奧孔喬-伊韋阿拉的堅強意志和決心將推動她不懈努力,促進自由貿易,造福全世界人民。
國際貿易中心執行主任漢密爾頓也表示,將與奧孔喬-伊韋阿拉密切合作,重振多邊貿易體系,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讓貿易更具包容性。
世貿組織是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的核心機構,成立26年來,在促進經濟增長、推動貿易發展、提高生活水平等方面都作出重要貢獻。但貿易界人士普遍認為,世貿組織正面臨生存危機,內部亟待改革。
各方對奧孔喬-伊韋阿拉執掌世貿組織充滿期待,而擺在她面前的是多重考驗,包括新冠疫情下亟待解決的經濟衰退、貿易失速等短期問題,以及世貿組織自身和多邊貿易體制面臨的長期挑戰。
據世貿組織估計,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貨物貿易量縮水9.2%,且未來疫情發展和各國可能實施的防控措施等因素使得貿易復甦前景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而一些國家針對醫療物資、日常用品等採取的貿易限制措施,也對全球團結抗疫構成阻力。對此,奧孔喬-伊韋阿拉強調,多邊貿易體制的可預測性和穩定性有助於各國儘早走出衰退陰霾。她表示將努力確保多邊貿易體系和世貿組織規則能夠幫助貧窮國家確實獲得抗疫藥品和醫療用品,同時也指出需要平衡知識產權問題以確保創新和研究得到支持。
當前,多邊貿易體制遭受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侵蝕,世貿組織難以發揮正常功能。奧孔喬-伊韋阿拉説,多邊貿易體制近年來遇到困難和挑戰,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一個“恢復活力”的世貿組織。她指出,新任總幹事的首要任務就是準備今年的世貿組織第12屆部長級會議。“部長級會議是世貿組織的最高決策機構,在部長級會議上取得積極成果非常重要,因為它向人們展示出世貿組織正在朝着達成協議的方向努力。”(本報綜合新華社、中新社)
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