鎳,要蔫了?

鎳,要蔫了?

作者:徐風,編輯:小市妹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產業迎來大發展,但供應鏈和成本問題一直都是繞不過的檻兒。俄烏局勢紛擾外加環節停產,讓本就供給不暢的供應鏈更加雪上加霜,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產業漲價潮。

更深層次的問題在於,這些都將導致需求受限,可能成為行業的一個階段性拐點,這從近期鋰價接連回調就能看出端倪。

但從供需角度看,短時間內泡沫被刺破的,並不是鋰,而是此前經歷“青山逼倉”事件的對決主陣地,火出天際的的原材料鎳。

【“工業維生素”】

新能源車的火爆也帶火了上游電池原材料,長期居高不下的價格一定程度上説明了供給存在短缺。但是,這裏面存在兩個“認知差”:

一個是在新能源爆火之前,鎳的供給還是過剩的;另一個是,當前電池級應用佔比過小,這是鎳供給不平衡的根源。

鎳作為重要的工業原材料,由於自身較強的抗腐蝕、耐高温和防鏽屬性,因此主要應用在不鏽鋼電鍍及其他抗腐蝕性金屬材料上。除了在國防軍工、機器製造、電子設備領域之外,陶瓷製品、特種化學器皿、顏料染料,甚至還被用於貨幣的製作中。

當前鎳被用於傳統工業的比例仍然較高。據國金證券研究顯示,在全球鎳的消費結構中,不鏽鋼使用佔比高達70%,電池領域的鎳消費量佔比只有5%。

鎳,要蔫了?

據世界金屬統計局(WBMS)的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精煉鎳產量總計278.76萬噸,需求量為293.19萬噸,供給缺口達14.43萬噸,而在2020年卻過剩8.4萬噸。説明就在2021年,鎳的供需格局發生了質的改變。

很明顯,供給缺口來源於快速發展的電池增量。但由於電池需求佔比小,基數低,而傳統工業領域需求已經穩定。所以整體需求增長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快。

據國金證券研究測算,預計2025年全球鎳總需求為348萬噸,5年複合增速僅7.99%。

而新能源電池的發展路徑,仍以三元鋰電池為主。在三元電池上游原材料中,鈷全球產量低且供給極不穩定,電池應用成本較高。所以出於提高能量密度和降低成本考慮,高鎳化,少鈷甚至無鈷成為主要發展方向。

目前三元正極材料正加速從NCM523、622等中鎳向NCM811(後三位字母分別代表鎳鈷錳三種元素佔比比例)、NCA等高鎳化方向加速滲透,這也意味着含鎳比例在快速提升。

如LG化學在2021年推出的NCMA電池含鎳量已經高達90%,鈷含量降低至5%以下,並率先應用到了特斯拉Model Y中。另外,SKI、三星SDI和松下等日韓巨頭也在加快高鎳無鈷的電池研發進程。

早在2020年9月,特斯拉宣佈將在能量密集型車型(Cybertruck/Semi)中用全鎳佔比電池,同時在2021年7月的電池日上也發佈了自己的“100%鎳電池”,隨後推出的4680電池更是打開了高鎳發展的想象空間。

當前,中高端車型是高鎳電池應用的重要細分領地。外資品牌如特斯拉Model Y/Cybertrunk、奔馳EQS/EQC、大眾ID.4/ID.6、日產Ariya、起亞EV6等等。

國內的造車新勢力品牌,如蔚來ES6、ET7,小鵬P7,極氪001、北汽極狐阿爾法s、零跑C11、高合HiPhi X等熱門車型,也都是高鎳三元電池的應用典型。

據SMM統計,NCM811在三元正極材料中的應用佔比已經從2018年1月的1%提升至2021年9月的38%。而據鑫欏資訊數據顯示,2020年NCM811所對應三元正極市場份額還在22%。

同時據國金證券研究顯示,預計2025年電池的用鎳需求將達到58萬噸,5年複合增速達48.62%,需求佔比將從2020年的3%提升到2025年的17%。

鎳,要蔫了?

雖然鎳戰略地位日趨重要,但從全球供需格局走向來看,鎳的供給缺口可能只是“暫時的”。

【虛旺的“鎳火”】

青山事件看似是一場蓄謀已久的“逼宮”,但透過現象看本質,長遠來看,這恰恰是藉助俄烏衝突所引發的“最後的狂歡”。

青山控股那20萬手巨量空單,在鎳資源市場的資深玩家想必不是拍腦袋,而是對鎳供需權衡之後所做出的抉擇。

而把脈的關鍵點,就在鎳的供需上。

從鎳的全球化分佈來看,印尼在儲量和產量上均是世界第一位,在鎳資源上話語權極大。

據國金數據顯示,就儲量而言,2020年全球鎳儲量合計約9500萬噸,印尼、澳大利亞及巴西分別位列前三,佔比分別為22%、21%和11.5%。中美這樣的新能源消費“大户”則位居後位,佔比2.9%、0.1%。而另一大消費市場歐洲甚至沒有上榜。

鎳,要蔫了?

▲圖片來源:國金證券研報

就產量而言,據USGS數據,2021年印尼產量佔比高達37%。所以印尼的一舉一動直接牽動着行業供需的這根敏感神經。

2021年鎳供給存在緊缺,但疫情、罷工、檢修等情況造成的影響不容忽視。

據中金研究顯示,俄鎳企業Norislk旗下礦山由於地下水滲漏坍塌,導致2021年前三季度鎳產量下降了約3.8萬噸;淡水河谷Sudbury罷工事件及其在印尼高冰鎳項目檢修,共導致減產約1.8萬噸;嘉能可冶煉廠檢修致減產1.2萬噸等。

而印尼鎳鐵受疫情影響,整體產量出產也放緩了節奏。隨着今明兩年印尼鎳鐵NPI產能擴張加快、轉產高冰鎳,以及濕法HPAL項目產能的釋放,供需格局將再次逆轉。

鎳鐵和高冰鎳將成為印尼近兩年的增產主力。據Mysteel數據,去年印尼鎳鐵NPI產量為88萬噸。隨着產能的快速爬坡,據國金證券研究顯示,近兩年二者合計產量將達到127萬噸和173萬噸,分別形成39萬及46萬噸的產量增量。增量主要來源於青山和德龍。

鎳,要蔫了?

其中在PKEF火法轉高冰鎳項目中,自青山高冰鎳技術取得突破後,將在今年年內向華友和中偉供給共計10萬噸,加上友山和華科項目高冰鎳生產能力,以及中青新能源的1萬噸投產,預計今年印尼高冰鎳的增量可達到18萬噸。

同時印尼新投產的濕法HPAL項目也將於2022-2023年集中放量。主要來自於力勤、華越、青美邦和華宇等。預計今明兩年產量將分別增加8.7/22.3萬噸。

青山控股作為印尼鎳礦巨頭,鎳產量從2021年的60萬噸到2023年的110萬噸,兩年時間產能就增加了83%。

從全球供給格局來看,據國金證券測算,隨着印尼各類項目新投產的47萬噸,在今年全球供給就將過剩16萬噸;而2023年這一數字高達50萬噸,其中印尼各項目新增產量60萬噸。同時一直到2025年鎳的供給都存在過剩狀態。

就在3月9日,印尼投資和海事官員稱,計劃今年增產40萬噸左右金屬鎳達到140萬噸,明年計劃還將再增加50萬噸。

印尼的大幅擴產大超市場預期。此前的預測在沒有調高目標產量的情況下就已經過剩,而目標拉高,供給過剩局面會更加明顯。

需要注意的是,據中金研究數據,隨着經濟增長放緩,消費佔大頭的不鏽鋼產量增速將下降,對鎳的需求增速將從去年的16.5%下降到3.5%。這對於鎳需求也將產生很大影響。

供需一升一降間,今年鎳的過剩可以説是板上釘釘。

這還僅是自然需求量的變化。考慮到俄烏局勢,及疫情對上海的影響,車企停工、普遍漲價對消費需求下降的預期,對於仍然高高在上的鎳價,是該到擠泡沫的時候了。

【泡沫擠出並非“一帆風順”】

從供需角度看,鎳價的確缺乏支撐,但即便下跌,也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快。

其中很重要一點,就在於印尼的出口政策上。

當前鎳已經成為印尼最為重要的戰略經濟資源,近年來出於產業發展目的,一直採取收緊的出口政策。

比如影響較大的,自2014年初出台的鎳礦出口禁令政策,迫使海外企業不得不在印尼當地出海建廠。

而我國是世界第一大鎳消費國,消費量約佔全球總消費量的53%,但對外依存度卻高達86%。

而接下來對鎳價能形成支撐的,就是傳聞已久的出口加税了。

早在2021年6月,就傳出限制建設FeNi、NPI兩類附加值低的鎳廠消息;9月,再傳出設置出口禁令或徵税,限制鎳含量低於40%的產品出口,甚至有官員表示或將對鎳含量低於70%的產品徵收出口税。

很明顯,政策意圖是希望生產高附加值的高冰鎳和硫酸鎳等產品,推動印尼在全球鎳產業鏈環節地位。當前印尼仍然以生產鎳含量低的鎳生鐵NPI為主,2021年產量接近90萬噸。

在今年3月初,再次爆出重新徵税的消息。由於主要針對鎳鐵和鎳生鐵徵税,而鎳生鐵又是不鏽鋼產品的主要原料,印尼作為我國第一大鎳鐵進口國,徵税必將顯著增加鎳原料成本。

從影響鎳價格因素的角度來看,鎳產量預計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但供需格局並未發生根本改變。

所以即便加税,在沒有明顯預期供需扭轉的情況下,鎳價維持高位的時間並不會太久。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台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採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EN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15 字。

轉載請註明: 鎳,要蔫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