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回購價格要量力而為

上市公司回購股份是好事,但如果股價漲了,還要加價回購,則有可能損害上市公司現金安全,上市公司應量力而為。

部分上市公司回購比例一般都不大,諸如不超過1%,這也意味着在回購完成後,一般也不會改變股東之間的持股順序,其象徵意義遠遠大於收購意義,主要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減少股本,而是為了支撐股價,推動股價上漲。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公司股價在回購期間已經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股價超過了回購股份的價格上限,那麼上市公司要不要提高回購價格繼續追漲?本欄認為,上市公司回購股份還是要量力而為,不要把支撐股價變成炒作股價,如果上市公司動用了太多資金回購股份,對於公司的生產經營顯然是沒有好處的。

本欄還得再次強調一件事情,就是除了銀行、鋼鐵等股價低於每股淨資產值的破淨股之外,其他上市公司回購股份都是在損耗股東價值,回購之後上市公司的每股淨資產值將會出現下降,如果從極端角度看,上市公司如果把全部資產都用於回購股票,最後沒辦法回購完所有的股票,這是一個極度危險的做法。

所以,對於大多數上市公司來説,回購股份註定是象徵性的,只是上市公司向投資者表明一種態度的方式。就是告訴大家:“我覺得現在的股價低估了,我要買自家股票,你們也跟我一起買吧。”

當股價在回購的過程中超過了回購定價的上限,上市公司最好的策略就是沉默,等回購期限到了,一紙公告説一下回購的結果也就行了,繼續加價追高回購,告訴投資者的意思就不再是股價低估,而是“我覺得如果我繼續回購股票,股價還能上漲,咱們大家一起炒作一下吧”。

本欄認為,極少有公司在股價突破了回購價格上限之後還能理直氣壯地説自己的股價低估,如果是依靠炒作推高的股價,很難被定義為價值投資,投機的因素將佔據主流。

實際上,如果上市公司把太多的錢用來回購股票,一方面公司管理層勢必會把關注的重點從生產轉向資本市場,那樣就會降低公司主營業務的發展潛力;另一方面,如果抽調過多的資金去回購股票,上市公司的經營性資金就會短缺,要麼減少研發投入,要麼減少營銷投入,無論怎樣,對於上市公司的業績和成長性都沒有好處。

所以本欄認為,上市公司還是應該把重點放在發展生產上,只要主營業務過硬,那麼投資者必然會追捧自家的股票,股價想下跌也難,資本市場上的事情適度關注就好,不能把太多精力放在資本市場上,否則就會本末倒置,如果公司業績虧損,成長性極差,那麼就算公司資本運作再優秀,也就是各種秀財技而已,最終損害的是上市公司全體股東的利益,這絕不是價值投資。

北京商報評論員 周科競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26 字。

轉載請註明: 提高回購價格要量力而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