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自2018年啓動的新改革結出碩果,尤其是為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和新經濟公司打開大門,讓港交所在2020年再次成為全球最大的IPO集資中心。聯交所亦為了提高香港市場競爭力、順應市場潮流支持新經濟,不斷就上市標準進行改革,包括引進同股不同權(WVR)架構。2018年,小米成為首家以WVR架構在港IPO的公司,其後美團、快手等紛紛加入,阿里巴巴、京東、Bilibili等紛紛以WVR架構在港二次上市,近期國內最大的數字醫療服務平台微醫也成為首家以WVR架構申請港股上市的醫療行業公司。去年,恆生指數公司將同股不同權公司及第二上市公司納入至恆生指數及恆生中國企業指數選股範疇,進一步改變了港股生態。
除了WVR之外,多個新經濟企業上市也不斷向市場普及了“優先股”財務處理的概念。例如上個月,甫上市的快手公佈的2020年年報中,淨虧損達到1166億。看起來聳人聽聞的虧損數字背後,實則是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財務處理導致的賬面虧損,並非慣常意義上的企業經營虧損概念。
在一級市場,以優先股方式融資非常普遍,尤其對於上市前的早期融資而言,由於投資初創企業風險較高,投資人通常會設定一些對自己有利的條件,通過優先股的方式進行投資。在財務處理上,優先股會被視為“債務”,影響了資產負債表;優先股對應的公允價值在公司的高速發展過程中,產生了增值,因為股東沒有退出,這部分對股東而言是賬面“浮盈”的價值增長部分,在IPO之前就被計為公司對股東的負債,這個過程並沒有對企業產生實際的虧損,相反是公司價值成長的證明。
因此,和通常意義實際的虧損不同,這類 “虧損”越大,説明公司的發展越好,價值的提升越大。美團、小米、美圖等新經濟企業上市前都存在大量優先股融資,上市前的財務報告中計入了因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化導致的鉅額賬面虧損,而在近期完成IPO的快手和月初申報上市的數字醫療企業微醫也有同樣的賬務處理。
具體以新交表的微醫為例,根據其招股書披露,2018年至2020年,微醫營收分別為人民幣2.55億、5.06億、18.32億,年複合增長率為168%;年內虧損分別約為40.52億元、19.37億元以及19.14億元;除去可轉換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和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等因素的影響,微醫調整後淨虧損分別為4.15億、7.57億、8.69億,經調整後淨虧損率分別為-163%,-150%和-47%,淨虧損明顯改善。
優先股的存在也影響了資產負債表中的負債部分。根據微醫招股書,公司2018-2020年的負債總額分別為183.94億元、203.75億元和228.92億元。而實際上,優先股(顯示為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分別佔2018-2020年負債總額的93%,89%和86%。
不過,二級市場普通投資者無需擔心的是,企業上市前投資人享有的優先股對於企業的經營實質以及估值的影響十分有限,也不影響二級市場投資人的實際權益。一方面,優先股價值波動主要影響的是賬面盈虧,而非現金支出;另一方面,在企業上市時,該部分優先股會自動轉為普通股,這部分虧損就消失也不再計入報表,而且早期投資人所享有的特殊權利將於上市時終止。
因此,解讀港股擬上市企業報表時,需要剔除優先股帶來的財務影響,關注公司自身的商業本質及增長潛力,看清新經濟公司財報背後的“表”和“裏”,才能在多變的二級市場做一個聰明的價值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