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政策的利好、市場環境的鉅變,都使得再生資源回收熱度不減。
在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下,再生資源戰略地位日益上升。重要性在於其不僅是解決固體廢物污染的末端治理手段,更是廢物源頭減量化的主要方式。來自工信部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主要再生資源的年回收總量超過2.8億噸。從類型來看,再生資源主要包括三大類:金屬類再生資源、非金屬類再生資源和廢舊電子電氣機械設備。再生資源不再是傳統的收舊利廢行業,而是實施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資源短缺的重要抓手。
中再生協會會長管愛國進一步指出,再生資源發展到今天,不再是單一的一買一賣行業,而是嵌進整個社會的大循環。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面臨的環保要求將進一步提高,更嚴格的環保標準和監管措施有利於鼓勵企業在環保裝備和管理方面加大投入。對於從前以“小散亂”為主的再生資源回收行業來説,如今既迎來難得機遇,也相應有了新挑戰。
無論是“互聯網+再生資源”落地難、持續難,還是正規企業積極性較低等問題都困擾着中國再生資源行業的健康發展。國內的廢品回收行業仍然較為原始,行業標準不高。行業內中小型企業佔據主流,缺乏知名度,融資難、信貸難成為企業發展的一大痛點。加之再生資源回收價格持續下跌,回收市場呈現“利大搶收、利小不收”的局面,再生資源回收難度越來越大。
規模化企業回收量僅佔總回收量的不到10%。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再生資源回收企業數量達9萬多家,回收行業從業人員約為1200萬人。從企業結構看,個體經營户是主體,且以手工作業為主,組織化程度較低。區別於傳統“小散亂”企業的正規再生資源企業,還面臨着綜合税負過高、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所幸,在國家一系列產業、環保政策的正向引領和反向倒逼下,再生資源產業規模逐年擴大,新的商業模式不斷湧現。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得到了資本市場青睞,綠色信貸、上市、發債、PPP等方式支持了再生資源企業做強做大。也有些企業敢於嘗試,藉助互聯網+做上門回收,突破傳統制造業的樊籬。以葛洲壩、格力電器、格林美、啓迪桑德等為首的龍頭企業加大了研發投入,再生資源深加工業務步伐不斷加快。
事實上,再生資源既是一個傳統行業,也是一個大行業。“十四五”期間,固廢處理行業和有望迎來新一輪固定資產投資與產能擴張。據中國再生資源協會統計數據顯示,僅是廢鋼鐵一項品種,回收產值就接近4000億元。各路資本競相湧入,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而資本的高需求與差異性也加劇了再生資源行業內的併購重組。達到規模以上的企業數量也在不斷增多,能力較弱的小型企業或作坊正在面臨淘汰,行業市場集中度將持續提高。
國內再生資源行業也將從“小散亂”轉向規模化高質量發展。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秘書長潘永剛認為,聚焦分揀中心建設積極構建綠色回收利用體系,重構再生資源供應鏈並提高回收率。完善行業標準不僅要着眼從業標準、產品標準建設,也要進一步明晰再生資源利用途徑、行業分類以及進出口管理標準。或許,這一新機遇可以從垃圾分類、固體廢物加工利用產業發展、持續加強固體廢物集散地整治等方面破題。
來源 | 環保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並與http://www.shychb.com/default.asp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