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錦:中國人均GDP與發達經濟體至少差3萬美元,追趕潛能還很大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27日訊(記者馬常豔)“近幾年中國經濟發展趨勢不錯,有人認為中國已經到了追趕甚至超越發達經濟體的階段。其實一定要搞清楚,還有3萬美元的人均GDP差距。這3萬美元就是發達國家已經做了中國應該做但還沒做的事情。這就是追趕潛能,追趕潛能還很大。”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在25日舉行的國是論壇“能源中國”第二期上説。

  對於這個3萬美元的差距,劉世錦列舉出數據,中國人均GDP已經達到1萬美元,發達經濟體一般在4萬美元以上,美國是6萬多美元,算下來,中國和發達經濟體之間至少有3萬美元的差距。

  中國經濟受到疫情衝擊,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速恢復至3.2%。劉世錦認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總體上符合預期,也出現了一些超預期的亮點,比如出口表現出很強的韌性。他預計,如果情況正常,三四季度中國經濟有可能恢復到5%-6%的增長速度,全年有可能爭取在3%左右。

  劉世錦指出,中國經濟也面臨一些挑戰,消費需求的恢復是其中一個很大的挑戰。他建議,中國經濟基本穩定下來之後,把注意力轉到結構性潛能上來。什麼是結構性潛能?劉世錦解釋,是指在技術進步、產能和消費結構升級、城市化進程等方面的潛能,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追趕潛能,二是新湧現的潛能,特別是數字技術和綠色發展。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內循環”成為中國經濟熱門詞彙。

  “最近有人説由外循環轉向內循環這個説法不對,不符合邏輯,也不符合事實。”劉世錦説,為什麼現在特別強調內循環,背景是,疫情發生以後全球經濟在衰退、外需在萎縮、外部供給能力在下降。同時,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加劇,外需市場也有所收縮。而且,某些國家“卡脖子”要斷供。這種壓力之下,不僅是中國,包括歐洲一些國家也被迫實施某種產業備胎戰略。

  劉世錦指出,中國擁有超大型的國內統一市場,擁有14億人口、超4億中等收入羣體,完全有條件也有可能實現以內需為主的經濟大循環。他認為,國內大循環有兩個特點,第一要提高內需的比重,第二要提高關鍵技術和重要產業鏈的可替代性和抗衝擊韌性。

  “內循環為主並不意味着對外開放後退,更不是關起門來自給自足。”在劉世錦看來,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有五個特點:第一,要適應不同國家地區市場變化;第二,要適應開放程度週期性的變化;第三,要更有韌性、彈性和抗衝擊性;第四,基於規則制度規則的開放;第五,能夠維護和引領全球化長期發展的開放。

  那麼,國內大循環靠什麼驅動?劉世錦提出的觀點是,我國需要“1+3+2”結構性潛能來充當國內大循環的主角,即以都市圈、城市羣建設為龍頭,以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轉型升級為主體,以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為兩翼。

  其中,“1”指都市圈、城市羣發展。中國經濟今後最少十年百分之七八十的增長潛能、創新潛能、綠色發展潛能來自於都市圈、城市羣。“3”指中國經濟實體經濟方面存在三大短板。在基礎部分,基礎產業效率不高,存在不同程度的行政性壟斷。在主體部分,要擴大消費,特別是要擴大低收入羣體商品消費,中等收入羣體規模還不夠大。高端部分,基礎研發能力源頭創新能力還不夠強。“2”指的是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

  “簡單説‘1+3+2’結構性潛能,一個龍頭引領,補足三大短板,兩個翅膀賦能,要做到也不容易。”劉世錦強調,國內大循環關鍵是要“通”,不“通”則“痛”,要找到那個不通的痛點,並打通那個痛點,這樣才能把結構性潛能充分釋放出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99 字。

轉載請註明: 劉世錦:中國人均GDP與發達經濟體至少差3萬美元,追趕潛能還很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