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工業化的重要性,毛澤東在40年代就反覆強調,我們在推翻三座大山之後的最主要任務是要搞工業化,由落後的農業國變成先進的工業國,建立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
▲ 中國中鐵建設鐵路橋樑。
艱苦的原始積累
(1949年至1972年)
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沒有任何現代工業。從清末的洋務運動到民國期間,中國開始建設鐵路和一些工廠,在慈禧垂簾聽政的年代,中國建設了第一條鐵路,江南造船廠、發電廠、第一家火柴廠也都出現在這個時期,但其特點是整體購買外國現成的生產設備,聘請外國的技術工人,自己的技術基本沒有。所以,説不上工業化,工業體系更無從談起。
隨後經歷8年抗日和3年解放戰爭,原本又少之又少的工廠基本被毀。到1949年,中國幾乎沒有任何工業體系和工業技術,只有一些殘破的老掉牙的工廠。
在上世紀50年代中國工業化的起步階段,在通過打贏抗美援朝戰爭得到蘇聯尊重的基礎上,中國獲得了蘇聯的有償援助,建設實施156個大型工業項目,優先發展重工業。蘇聯總共向中國提供了高達66億盧布的援助,相當於16.5億美元(超過了二戰後美國對德國進行“馬歇爾計劃”所提供的援助總金額14.5億美元)。另外,在蘇聯的帶領下,東歐各國向中國提供的技術設備援助共計30.8億盧布(7.7億美元),中國從社會主義國家陣營中總共獲得了大致24億美元的工業化外來資本。於是,中國開始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工業化進程,在能源、冶金、機械、化學和國防工業領域,陸續展開了“156項”(實際完成150項)重點工程。原來預計用15年逐步完成的私有經濟向國有經濟轉化的進程,在外部資本大量進入的情況下,被大大壓縮到了5年。當然,這筆資金並非免費的午餐,中國必須以農業產品和工業初級原材料來進行交換。
自上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以農業集體化的高積累,全力支持國家工業化。通過平均每年接近30%的高積累,強力轉移,作為國家工業化的原始資本,這是一條痛苦的漫漫長路。
1950年代的集體化,實質是為城市重工業產品提供了市場,用高價格的城市產品、低價格的農產品價格“剪刀差”的方式支持了國家工業化,向城市輸送工業化的原始資本。
▲ 1958年9月,大連機車車輛廠製造的四千馬力的“巨龍”型幹線貨運內燃機車。
中國人民大學老一輩農經教授嚴瑞真1978年研究顯示,建國以來前20年的農業集體化,通過“剪刀差”從農業提取了7000-8000億元人民幣的積累,而1978年前中國全部國有工業固定資產是9000億人民幣。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孔祥智研究顯示,60年來,城市從“三農”獲得總積累達17.3萬億元人民幣。
正因為有了農業的強力支持,1950-1977年中國工業的發展速度達11.2%,僅次於日本的12.4%,遠高於美國、蘇聯、德國、英國等世界強國。雖然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結構嚴重失調,積累與消費之間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但經過20年的艱苦奮鬥,到70年代初,中國已初步完成了國家工業化的原始資本積累。
這20年中,先後興建了一系列工業項目,形成了以鞍山鋼鐵公司為中心的東北工為基地,沿海地區原有的工業基地得以了加強,華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業基地,全國建立了種類齊全、完整的、獨立的工業體系和發達的科技體系,成功地發射了“兩彈一星”。從此,中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後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為此後幾十年來的經濟建設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工業化的基礎。
對外開放發展
(1972年至1978年)
從1969年到1979年,中國奉行不向國內外借債的財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中國政府才同意接受外國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貸款。70年代中國工業的發展依靠的是本國的財力。當時中國已擁有相當的財政儲備,國民經濟比例搭配基本合理,門類齊全,工業佈局較為均衡,整個70年代中國GDP增長處於世界第8至9位。
1975年1月13日,周恩來總理代表國務院在四屆全國人大會議上做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動盪、通貨膨脹的情況相反,我國財政收支平衡,既無外債,又無內債,物價穩定,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社會主義建設欣欣向榮,蒸蒸日上。”
1971年10月中國恢復了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地位,美國總統尼克松於1972年訪華,一時英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意大利、新西蘭、德國等40餘國,紛紛和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一舉打破了西方長期的經濟技術封鎖,開啓了新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
在從1973年開始的3到5年,中國從西方國家引進了51億美元的成套設備,這是中國繼1950年代引進前蘇聯援助的“156項工程”之後,第二次大規模的技術引進。用引進的設備,結合國產設備配套,中國興建了26個大型工業項目,總投資約200億元人民幣,至1982年全部投產,成為1980年代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
1949-1978年,中國不但國內生產總值達到年均增長7.3%,而且建立了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到1980年,中國的工業規模已經超過世界老牌工業強國英法兩國,直逼在西方強國中坐第三把交椅的西德,80年代中期,中國的工業總產值躍居世界第三位。
調整工業化發展結構
(1978年至2000年)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國開始了一系列經濟改革,進一步推進對外開放。有了前20年所打下的國家工業化的良好基礎,中國開始進行工業化戰略內的結構調整,從優先發展重化工業轉向優先發展輕工業,採取改善人民生活第一、工業全面發展、對外開放和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工業化戰略。
為了促進輕工業的發展,中國自1979年起對輕工業實行了“六個優先”政策,即原材料、燃料、電力供應優先,挖潛、革新、改造的措施優先,基本建設投資優先,銀行貸款優先,外匯和引進技術優先,交通運輸優先,這次結構變動的趨勢是工業化進入中期階段以後工業結構的自然演變。
上世紀90年代以後,中國注重發展輕工業的同時,由於消費結構升級、城市化的進程加快、交通和基礎設施投資加大,也帶動了重工業的發展。1993年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就開始再次出現了重化工業勢頭,為了解決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領域的制約瓶頸,中國的重化工業開始大發展,1994年,中國鋼鐵出產量世界第一,粗鋼產量已經佔到全球粗鋼總產量的一半。1997年開始,中國經濟運行發生了根本性的轉折,在經濟“軟着陸”和“亞洲金融危機”等背景下,中國開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進行大規模的產業結構調整,也就在這個階段,中國告別了“短缺經濟”,在人們滿足了食品、服裝、電器等需求後,開始追求汽車、住房等耐用消費品的需求,需求結構的變化帶動了工業結構調整和升級。
這也表明,改革開放以來經過20餘年的快速工業化進程,中國進入了國家工業化的中期階段,重工業、輕工業出現相互促進、結構協調、同步發展格局。
經過1989-1991年短暫的經濟調整階段後,1992年鄧小平的南巡,再度點燃了中國經濟改革的激情,這一次,市場經濟全面取代了計劃經濟,成為中國的基本國策。現代企業制度的推進,加速了城市工業化的步伐,資本市場的崛起,開始為中國經濟起飛提供“金融燃料”。
融入全球,製造業快速壯大發展
(2000年至今)
2001年底,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步入經濟全球化時期。此前,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頭20年裏,工業化基本上被侷限在國內市場的狹窄空間裏。中國加入WTO,是真正對社會生產率帶來第二次重大革命。
入世之後,中國也開始經歷類似的生產率的突變。依託出口拉動、投資拉動、消費拉動三駕馬車,中國成為全球製造大國。2000年以後,世界500強公司的大部分都進入了中國。經濟全球化為中國帶來了值得學習的先進的公司治理架構和商業模式。
2000年以後,在內外資的共同帶動下,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形成了世界級的製造中心,在100多個生產製造領域佔有了世界第一的寶座,“中國製造”的貼牌堆滿了全世界的貨架。
隨着出口拉動製造業的發展,外向型出口經濟出現顯著增長,為中國創造了巨大的新增財富。持續多年的外商鉅額投資與驚人的貿易順差一起,將中國的外匯儲備從2000年的1656億美元,一舉推高到2011年令人炫目的31811億美元!到2014年達最高峯38430億美元,2015年回落到33304億美元。
中國發展模式的巨大成功,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前,形成了建國以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如今,中國經濟通過降速提質、轉型升級,邁上了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階段。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陣痛當中,中國企業孕育着新的生機。
文/ 蔡啓璧:
福建省三明市政府辦公室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