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財經|北交所來了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沈童 鄧雲峯 孫博洋 濟南報道

要説最近資本市場什麼最熱,非北交所開市莫屬。很多人就覺得,北交所開了,可投資的品種就又多了,而且北交所的股票漲幅都還挺大,這可把吃瓜羣眾給高興壞了。

其實,北交所開市交易,三類人最受益,上市公司的老闆、投資者還有證券公司、律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這些人。這裏我們重點講講前兩個。最大的受益者無非就是這些上市公司的老闆們。

在首批上市的81家公司中,有一半的公司是“專精特新”企業。其中,在71家存量精選層公司中,有13家屬於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31家是省級及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認定企業。

那這“專精特新”是什麼意思呢?字面講就是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特徵的工業中小企業。重點就落在中小企業上。

現在我們國家的中小企業,特別是數量眾多的民營企業,一直都存在着融資難、抗風險能力弱、產業鏈當中地位弱等問題。

中小企業以前要想在國內主板、創業板或者是科創板上市是很難的,它們的上市渠道很少。這樣一來,許多中小企業就會轉戰國外資本市場,其中,納斯達克就一大選擇。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啊,你到人家的地方上市,就等於跟人家當地的企業去搶資源,要知道每一個國家對自己的企業都會有一定的傾向性,在人家的地方跟人搶資源你這日子能好過啊。北交所的設立實際上是為中小企業量身打造的,從它的發行制度就能看出來,首先它實施試點註冊制,這樣上市的門檻比深交所和上交所低,最低上市門檻2億市值就搞定,而且原來的精選層企業可以直接掛牌交易。

它的定位是在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為了解決中小企業遇到的這些問題,換句話講,北交所就相當於中國的納斯達克,這中小企業的老闆自然最高興。

再來呢,就是廣大的投資者們了。其實北交所之所以受到關注,有一大原因是因為它的交易規則。

從投資門檻看,在2019年底新三板改革後,精選層、創新層和基礎層的投資者准入標準分別為100萬、150萬和200萬資產,比主板、創業板和科創板要高,這個條件就把絕大多數的個人投資者拒之門外。北交所呢要求投資者資產達到50萬就可以,同時具備兩年證券交易的經驗,這跟科創板條件就差不多了。

但是問題又來了,北交所的股票漲跌幅限制是30%,也就是説,一天震盪60%是正常的,從天堂到地獄,再從地獄到天堂的心理承受能力你是要有的。另外呢就是,目前我們國家中小企業數量是所有企業中最多的一部分,截至目前,我國超90%以上註冊企業都是中小企業,所以説,未來在北交所上市的公司數量可能比深圳交易所和上海交易所加起來都要多。那在這麼多股票當中做選擇,自然的就要求投資者的專業能力較強了。

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我國資本市場個人投資者已突破1.9億,持股市值在50萬元以下的中小投資者佔比達97%。那就有人説了,這也不適合我們普通人蔘與啊。

彆着急,我們可以通過購買基金產品等其他形式參與北交所投資。首批北交所主題的公募基金,有八隻通過了國家的審批,從發售信息來看,首批北交所基金的最低認購門檻均設定為1元,每隻產品的首次募集上限均為5億元,那8只基金的發售總額度就是40億。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75 字。

轉載請註明: 海報財經|北交所來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