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儲蓄規模大增”近日登上微博熱搜榜,根據中國人民銀行2月10日發佈的數據顯示,1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6.87萬億元,同比多增3.05萬億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2萬億元,創下單月新高。
2022年的數據也顯示居民存款大幅增長,全年住户存款增加17.9萬億元,比2021年的9.9萬億元多增了8萬億元。
近幾年受“疫情”影響,房地產市場萎靡不振等因素導致居民儲蓄熱情高漲。微博網友表示,這年頭錢攥在手裏才安心,有上頓沒下頓的日子太可怕了。也有網友表示,去年各類理財都不景氣,他也存了一點定期。也有網友對該數據公佈存疑,認為新增的存款基本都是富人套現的存款。
存款大增究其原因,與新冠疫情的衝擊不無關係,經濟下行、房企暴雷致使房地產市場式微,居民購房意願及消費意願明顯降低,“謹慎”成為當下消費者的關鍵詞。提振居民消費和投資尤為重要。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居民存款破紀錄原因有三點,一是資產價值與收入水平的不確定性較大;二是受房地產行業風險等影響,居民部門的購房意願有所降低,潛在的購房配置資金向儲蓄轉移;三是2022年末出現了理財淨值受損。
中金公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文朗則認為,居民購房、購股是配置行為,是存款的去向,而不是存款的來源。如果居民使用存款購買二手房或是在二級市場上購買股票,這一過程僅發生了居民存款的內部轉移,即由買方居民的存款轉化成賣方居民的存款,並不影響全社會居民存款總量。
與此同時,大規模儲蓄金會流向何方也引起專家熱烈討論。有專家認為,2023年居民存款搬家,將分流至實體部門及資本市場,其中,部分“被動儲蓄”將隨疫情形勢改善而逐步釋放,主要體現為居民消費及購房活動的回暖。
也有專家認為,超額儲蓄能否順利向地產行業釋放、刺激房地產銷售,關鍵在於居民對於交付問題的信心改善以及對房地產財富效應的預期判斷,目前政策有所支持,但房地產財富效應與房價增速仍然是一個長期制約,預計超額儲蓄向房地產行業釋放的規模有限。
總體來看,隨着疫情政策的鬆綁,消費趨勢將迎來明顯恢復。但消費的提振仍需要一個過程,不可對消費反轉有過高期待。受制於居民收入增速、消費意願、貧富分化等因素,消費或仍需政策進一步發力提振。
文章來源:樂居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