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全球現代化發展歷程,人類已完成了從“蒸汽時代”、“電氣時代”到“信息化時代”的三次工業革命。前三次工業革命主要依賴化石能源,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温室氣體排放也呈指數級增加,引發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為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帶來巨大挑戰。
近年來,在包括中國、美國、歐洲等公佈的計劃路線圖中,降碳、綠色發展逐步成為全球共識和未來趨勢。
在中國,力爭實現“雙碳”目標已成為重大戰略決策。2020年,中國正式提出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峯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3060”雙碳目標;2021年,“碳達峯”、“碳中和”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了落實碳達峯的行動方案。
在“雙碳”目標引領下,企業也開啓了高質量綠色發展新徵程。
可持續發展成為企業新價值觀
6月27日,吉利控股集團發佈2021年可持續發展報告,首次披露將於2045年實現全鏈路碳中和的目標;並建立了自上而下、分工合理、科學透明的可持續發展組織架構,專門設立董事會層面的環境、社會及管治(簡稱“ESG”)委員會,下設指導協同小組、ESG工作組與碳中和工作組,指導並推進旗下各大品牌在吉利控股的大戰略、大生態體系下持續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中博聯智庫特聘專家張翔表示,作為行業“領頭羊”,吉利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方面的提前佈局使其在企業轉型發展上具備了先發優勢。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企業的關注點或更多地集中在財務和業績指標上。但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貫徹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理念、積極主動投身變革轉型,已成為新時期企業的戰略選擇。
吉利控股集團2021可持續發展報告。圖/吉利官網
從2012年開始,吉利控股集團連續八年發佈社會責任報告。2020年起,為迎接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挑戰與機遇、將可持續發展價值理念融入公司治理,吉利控股集團將“社會責任報告”更名為“可持續發展報告”,協同產業生態共同構建可持續解決方案。
今年1月,吉利控股集團正式加入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UNGC),承諾將履行以聯合國公約為基礎的,涵蓋人權、勞工標準、環境和反腐敗領域的全球契約十項原則,助力實現17項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於武看來,在“雙碳”目標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正成為企業新的價值觀。
ESG成為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抓手,也成為衡量企業可持續發展和長期投資價值的重要維度。
中證指數公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全球 ESG 投資規模已將近40萬億美元,佔全球整個資產管理規模 30%左右。明晟(MSCI)2021年發佈的《全球機構投資者調查》顯示,關於未來3-5年的投資趨勢,62%的受訪者提及了 ESG。調查表明ESG 投資將成未來投資領域重要趨勢。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王遙認為,企業ESG信息披露能夠向大眾展現企業在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等方面的表現,提高企業運行效率、幫助企業抵禦風險,也能夠吸引更多投資者。
去年10月,沃爾沃汽車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後,今年6月,吉利控股集團旗下另一品牌極星也順利登陸紐約納斯達克。
全鏈路協同引領綠色智能轉型
為實現“2045年實現全鏈路碳中和的目標”,吉利控股集團構建了包括純電動、混動、甲醇、換電等在內的多元化新能源技術路徑,全面發力新能源。2021年,吉利控股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超過94%,吉利汽車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77%。
“在平台技術、產品創新和高端品牌的佈局上,吉利近幾年的發展非常迅速。”張翔表示,藉助多元化經營模式和國際化管理經驗,吉利在向全球化智能電動出行和能源服務科技公司的轉型上也較為成功。
極氪001。圖/吉利官網
技術“護城河”的構建源於不斷增強的研發能力。近十年,吉利累計研發投入超1400億元,是2021年中國企業研發投入TOP10(排名前十)中唯一的車企。
在吉利控股集團的積極推動下,吉利汽車承諾到2025年單車全生命週期碳排放減少25%以上(以2020年為基準年),到2045年實現碳中和;沃爾沃汽車計劃2030年成為100%純電車企,2040年實現全鏈路氣候中和;優行科技2023年實現運營碳中和,2035年實現全部出行訂單淨零排放;極星將於2030年推出氣候中和的產品,2040年實現氣候中和。
但推動“雙碳”目標的實現,不能只靠企業或產業鏈任何一方的“孤軍奮戰”,需要全產業鏈上下游、全生命週期的高效協同發展。
目前多家主流跨國汽車集團公佈的以碳中和為基礎的ESG發展規劃中,均對全產業鏈綠色生態或全生命週期的減排降碳提出了具體目標。如奔馳提出將ESG理念全面貫徹於公司的所有業務部門,寶馬集團計劃到2030年供應鏈端碳排放將較2019年降低20%。
為加快向全球化智能電動出行科技集團轉型,吉利控股集團從能源、供應鏈、生產製造到產品全生命週期各個環節,越來越重視全鏈路的“綠色屬性”。
圍繞車輛全生命週期,吉利控股將可持續理念融入原材料選用與設計、生產製造、包裝物流和資源回收的全價值鏈條。在綠色工廠建設方面,努力實現生產製造週期“零廢水排放、零廢物填埋、零有害物質排放”的“三零”綠色循環。
極氪工廠屋頂光伏裝機容量達到29.46兆瓦。圖/吉利官網
數據顯示,2021年吉利汽車光伏裝機容量達110兆瓦,工業用水資源循環利用率達97.57%,各生產基地廢水、廢氣、噪聲等污染物達標排放率達100%。在物流運輸過程中,通過使用可循環利用材料、優化運輸方案等多項手段,減少了物流體系的資源使用和温室氣體排放。
在綠色出行上,集團旗下曹操出行是國內首家為用户設立碳資產賬户的出行公司,並逐筆登記訂單產生自願碳減排量。六年來,曹操出行已累計節省燃油資源5.34億升,碳減排總量超108.35萬噸。
在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看來,“碳達峯”“碳中和”的路線圖已躍然紙上,這對汽車產業和吉利控股集團來説是空前的機遇與挑戰。
多措並舉推進共贏發展
在可持續發展報告中,吉利控股集團表示,在關注商業領域的成長與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希望通過踐行ESG理念,不斷推動實現“人、產業、社會”共同繁榮的目標。
緊隨浙江省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腳步,2021年6月吉利控股集團正式啓動了吉利共同富裕計劃,推動企業從效率優先向公平優先轉變,帶動吉利全產業鏈可持續發展,實現產業共富。
去年11月5日,吉利感恩基金啓動。這支吉利為踐行共同富裕計劃所設立的專屬基金,目前估值已接近5億美元。
與授予股份不同,上述基金將通過改善員工工作生活環境,助力員工子女教育,提升中低收入員工收入水平,從而提升員工安全感和幸福感,激發員工“元動力”,實現共同富裕。
吉利正式發佈共同富裕計劃行動綱領。圖/吉利官網
如今,吉利已搭建起覆蓋管理人才、專業人才、技能人才、儲備人才、業務合作伙伴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通過開展精準化、定製化、場景化的全員人才培養項目,形成了系統、完善的學習生態。其中,為打造“人才森林”體系,吉利汽車選擇首先辦學校,先辦好技師技工學院再生產汽車,通過在人才方面的持續投入,吉利精心培育的“人才森林”也正在反哺吉利,使吉利的人才隊伍逐漸壯大,向高精尖方向邁進。
2021年,吉利控股被領英中國評為“25家最適合職業生涯成長的公司”之一。在參與行業共建和產業鏈共贏發展上,吉利是IATF(國際汽車標準合作組織)歷史上第一個擁有表決權的亞洲會員。在主導參與制定的相關標準中,已發佈135項,包括78項國家標準、9項行業標準。
吉利是IATF(國際汽車標準合作組織)歷史上第一個擁有表決權的亞洲會員。圖/吉利官網
不論是打造核心技術競爭力,還是佈局全球化市場,抑或是向前一步推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35年來,吉利控股集團不斷向上的積極探索也成為為中國汽車品牌進取引徑拓路的先行者。
“我們將繼續保持初心,聚焦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向,堅守合規治理底線,堅持守正與創新,奔赴零碳未來,並通過編制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的方式,積極回應利益相關方的關切,共同開創‘讓世界充滿吉利’的可持續發展未來。”李書福表示。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冰
編輯/嶽彩周
校對/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