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6月1日電 (記者 王恩博)近期,雲南、青海先後發生地震,引起人們對巨災保險的關注。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1日在北京表示,中國巨災保險還存在一些短板,未來要充分發揮巨災保險在國家應急管理體系中的重要作用。
梁濤在當天舉行的發佈會上介紹,雲南、青海地震發生後,銀保監會立即啓動應急響應工作機制,要求各監管機構全力配合地方政府做好救災救治工作,銀行保險機構第一時間啓動重大災害應急預案,組織開展抗震救災工作,確保金融服務暢通。
與此同時,建立三級聯絡工作機制,24小時保持應急聯絡暢通,督促銀行保險機構密切關注災情進展,積極摸排災區災情狀況,為做好抗震救災決策奠定基礎。
銀保監會還督促災區保險機構開通綠色理賠通道,建立24小時暢通接報案理賠渠道,推出多項快速理賠舉措,做到應賠快賠、應賠盡賠,雲南震後22小時內完成400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政策性農房地震保險理賠款支付。
截至目前,受損受災情況摸排、查勘定損等相關工作快速有序開展,雲南方面,保險業估損金額4872.82萬元,累計完成賠付4052.5萬元;青海方面,估損金額2148萬元,累計完成賠付15.22萬元。
梁濤説,中國是世界上受自然災害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地震、受颱風、洪水等巨災風險影響最大的是民眾、損失最直接的也是民眾,發展巨災保險事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國家長治久安。
他介紹,截至2020年底,地震巨災保險共同體累計為全國1281萬户次城鄉居民提供超過5250億元的巨災風險保障。此外,廣東、寧波等全國15個省市推動開展了地方性巨災保險試點,指導行業結合地方巨災風險特點,提供差異化、特色化、定製化風險保障。
但梁濤也直言,巨災保險還存在一些短板。比如,保險產品不夠豐富,當前巨災保險主要以地震為主,針對颱風、洪水、突發衞生事件等多災因的保險保障還不夠完善,不能完全滿足社會需求。保障區域不夠平衡,如地震巨災保險主要集中在四川等個別地區,其他地震高風險地區投保面明顯過低,巨災保險發展還存在明顯短板和不足。保險覆蓋還不全面,民眾風險意識和自主投保意識不明確,保險覆蓋面遠低於國際平均水平,巨災保險在巨災風險管理體系中的作用發揮還不充分。
他説,下一步,我們將指導保險公司持續加大投入,豐富產品供給,更好地滿足民眾多樣化的風險保障需求。同時,通過加強政策宣傳,強化整個社會的風險管理意識,充分調動地方政府和民眾積極性,多方協同,共同推動,充分發揮巨災保險在國家應急管理體系中的重要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