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賽道擠點也無妨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

小米也能翻起大浪。日前,有報道稱,“小米已確定造車,並視其為戰略級決策”,引發輿論震動。儘管隨後小米集團公告回應,“還沒有到正式立項階段”,但文中類似“集團一直關注電動汽車生態的發展,並就相關行業態勢進行持續評估及研究”的表述,不僅沒能打消外界疑慮,反而給人一種“坐實”的感覺。

小米造車並不意外。早在2013年,小米創始人雷軍曾專門拜訪特斯拉掌門人馬斯克,就造車取經。隨後小米申請了大量與汽車相關的專利,雷軍還通過順為資本投資了蔚來和小鵬,希望控股蔚來。這些點滴,無不折射出小米造車的野心。

從產業發展前景來説,也值得小米一“搏”。如果説,早些年大家對新能源汽車發展還有些看不清,如今對於汽車產業電動化和智能化變革已達成共識。特別是近年來,以特斯拉、蔚來等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在銷售上一路走高,不僅改變了人們對造車新勢力的看法,而且極大提升了自身在資本市場的估值。反觀小米,去年推出了上百種產品,營收1754億元,其市值不僅遠不及特斯拉,甚至低於蔚來。小米對此“心有不甘”,也可以理解。

不過,隨着小米躋身新能源賽道,也引發了另一種議論。此前蘋果、百度、富士康已加入造車大軍,騰訊、美團、阿里也分別投資蔚來、理想和上汽智己。尤其是百度,在參股威馬的同時,還親自下場參戰。而恆大、寶能等地產大鱷,也在跨界追逐這一風口。以至於有人擔憂,如此多的巨頭捲入造車大戰,會不會導致賽道擁擠,甚至產能過剩?

要回答這個問題,説難也難,説易也易。國際經濟發展經驗表明,一個產業要想有活力,就必須充分競爭。而充分競爭的前提是企業能自由進入。雖然眼下新能源汽車產業還不成熟,但初期各路人馬試錯是個必經過程。這不是靠政府認定哪幾家企業就能成功的,因為誰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勝出。只有讓更多企業參與競爭,在大浪淘沙中,才能優勝劣汰。

反思在傳統汽車領域,之所以沒能培育出強大的自主品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早些年限制了民營企業的進入,競爭不充分。一方面,在轎車生產上,只支持“三大、三小”,獲得“定向”資質的企業相當於受到政策壟斷保護;另一方面,民營企業被人為設置的准入門檻阻隔在行業大門之外。其背後邏輯在於,汽車是一個講究規模效應的行業,小規模的生產項目將加劇無序競爭、帶來重複投資,無助於產業競爭力提升。這樣的結論固然沒什麼毛病,但問題在於,規模效應是充分競爭後的結果,而非靠保護實現。因此,新能源汽車賽道擠點並不要緊。要緊的是,選手須踏實造車,不浮躁,更不能只為了“圈地”或“圈錢”。

至於產能過剩之憂,也要堅持辯證的思維和發展的觀點。只要稍加分析,就會發現當前我國汽車產能過剩是結構性的。過剩的主要是傳統汽車產能,特別是低端產能,而新能源汽車優質產能反而稀缺。表面上看,現在生產新能源汽車的企業不少,但絕大部分都是燃油車和純電動車同一平台併線生產。這些以能量密度低、續航里程短的低速電動車為代表的邊緣淘汰產能和油改電、空有電動車之名卻無智能化之實的落後產能,恰恰是造成結構性產能過剩的根源所在。而真正能滿足智能化純電動車全部製造要求的、更先進的製造工廠基本上都集中在四大造車新勢力手中。比如,威馬就擁有兩家4級智能工廠。顯然,這些生產長續航里程、更智能化產品的優質產能,對於提升用户體驗、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更具有積極意義。從這個角度而言,我國“原則上不再核准新建傳統燃油汽車生產企業”,就是一個重要導向。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由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按照預計,2030年我國新車年銷量將達到3000萬輛,如果40%的新能源汽車,每輛車均價按15萬元計算,就是超過1.8萬億元的大市場。這還不包含後市場的分期付款、保險、修保、儲能等業務,更不包括大數據接通後,其作為智能移動空間帶來的增值。如此超大規模的市場,遠非智能手機產業所能比擬,豈有各路英雄豪傑不拼搶之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98 字。

轉載請註明: 新能源汽車賽道擠點也無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