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18日電 (記者 張文暉)“中國過往的投資是以‘鐵公基’為主,今後的投資將在民生、環境、高科技等新領域展開。”11月18日,中國評級機構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總裁應海峯在“雙循環格局下實體經濟發展與債券評級論壇”上指出,品種創新將成為中國債券市場的主戰場。
展望2021年,應海峯表示,中國債券市場將會呈現四個發展特徵。
第一,量價迴歸,增幅收窄。2021年債券發行總量仍會呈現增長。同時,過往中國債券市場存量規模已經達到112萬億(人民幣,下同),這樣的市場規模需要新的增量來保持其平穩運作,以及不斷髮展保證其健康成長。考慮到2020年發展速度過快,增幅已經達到25%,估計2021年的總體市場規模不會大幅增加,增幅基本會回到個位數。
第二,債券市場利率將呈現一種膠着狀態。對於整體利率市場而言,發行方和投資方基本已經形成長期利率下行的共識。但對於短期發債的時間窗口,發行人和投資人出現了較大分歧,這種局面短期內不會輕易打破。“加上一季度是中國傳統的信貸投放期,預估發債時間窗口將有所延遲,而發債利率將圍繞LPR的水平上下波動,波幅遠遠小於2020年。”
第三,債券品種結構向創新類品種逐漸轉移。中國今天的投資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區,必須在民生、環境、高科技等新領域進行突破。所以,未來長期債券、可轉換債券、可交換債券、以及以更多資產收益權為基礎的資產支持證券的創新品種會越來越多,品種創新將成為中國債券市場的主戰場。
第四,違約將常態化,但違約率會下降。違約規模隨着整個債券市場的擴容,相對增加是合理的,預計整體違約率會下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