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新基建風口 北汽換電藍圖能否再造一個“獨角獸”?

所謂“時勢造英雄”,這個道理在汽車行業同樣適用。近年來,新能源汽車成為時代的焦點,車企紛紛加碼新能源汽車,並湧現了一批造車新勢力。

然而“里程焦慮“仍是新能源汽車繞不開的話題,在追求長續航的道路上,主打長續航三元鋰電池的寧德時代乘政策補貼以及市場需求的東風,迅速成長起來,締造了一個龐大的動力電池帝國。

然而,無論是三元鋰的安全性,或是充電的便利性,仍是新能源汽車所必須解決的問題。隨着換電站以新基建的概念第一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個一度被遺忘在邊緣的“換電模式”再次行至風口。

對此,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大廠,北汽新能源自不可能坐視不理,《道哥説車》編輯注意到北汽新能源黨委副書記連慶鋒已經開始規劃“換電”藍圖,“經過這幾年的探索,讓toB先行,讓toB模式做好經濟、平衡的小細分市場,來把整個換電站的路給鋪開;等到鋪至一定密度以後,toC進來後能夠有效進行更大面積的覆蓋”。

可是,這個突然被新基建帶火的“換電”模式是否更安全又是否可行呢?北汽新能源能否複製寧德時代的成功,在新基建的風口上,締造全新的“換電“帝國?

政策領航 風口鎖定

“目前來看我認為換電模式在toB方面是成功的,是可以持續運營的,包括公交車、出租車、物流車等。”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汽車研究院所長陳全世對換電模式持認可態度。

兩會期間,工信部部長苗圩提出,將繼續加大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各類充換電設施互聯互通。此外,《道哥説車》編輯注意到4月23日,財政部、工信部等多部委聯合發佈的《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指出,針對採取換電模式的新能源汽車可不受價格條款的約束提供補貼。不難看出政策東風已經颳起,對此業內普遍認為“換電模式”將成為新能源汽車的新風口。

6月5日,2020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沙龍上,北汽新能源黨委副書記連慶鋒認為,國家會認可換電技術與換電模式,是因為換電可以更好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成熟。他還表示,換電模式應該可以快速進入對私市場,它能夠解決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瓶頸問題。

目前新能源汽車的能源補給方式有三種:慢充、快充以及換電。慢充為主,快充為輔,鼓勵換電的模式被廣泛認可。但慢充、快充分別具有明顯的缺點。

調研顯示,中國有70%的汽車用户是沒有固定車位的,安裝充電樁也很難,大概只有40%-50%的電動車使用者能夠安裝私人充電樁。這樣的情況下,慢充模式無樁可用的問題就凸顯出來。而快充則面臨着電池壽命衰減、充電效率、停車成本的問題。

在能源補給方面,換電模式擁有不錯的效率和便捷性,因此廣受出租車、網約車的歡迎。此外,類似北汽新能源、蔚來等推出的“車電分離“理念中,通過電池的統一管理、集中慢充,能夠有效的保障電池壽命,降低使用成本。

北汽新能源“乘需虛而入” 將建“換電”帝國

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汽車研究院所長陳全世在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沙龍上提出了“乘需虛而入”的概念,“乘需虛而入,需就是需要,第二個虛是空虛,沒人做你趕快去做,有需要沒人做你趕快去做。”

北汽新能源黨委副書記連慶鋒則表示,這正是北汽新能源這幾年做換電最重要的出發點。

據瞭解,早在2010年北汽新能源便開始部署換電模式。截至目前,北汽新能源已經在全國19個城市建成187個站,投入運營18000台車。到現在為止已經有480萬次的換電,如果換算里程,到現在已達6.9億公里。

技術層面,北汽新能源掌控了車輛定位系統、快換連接系統、底盤換電系統、電池全生命週期管理技術、快換電池箱、換電網絡運營管理等多項關鍵技術。尤其動力電池評估技術:北汽新能源已形成了基於大數據分析的電池追溯、監控、評估及運營的一體化網絡平台,可通過車輛充電數據與快速檢測數據實現對退役動力電池的快速評估,評估時間<0.5小時,評估精度>90%。

此外,北汽新能源與寧德時代、SK、國家電網、南方電網、格林美、豪鵬、奔馳能源等產業鏈夥伴深入合作,構建了完整的換電模式產業鏈佈局,形成了融合發展的產業鏈生態。預計2020年底,北汽新能源將在全國範圍內新增3萬輛換電出租車,建成超300座換電站。

西部證券電動智能汽車首席分析師王冠橋算了一筆賬:全國出租車和網約車有三四百萬輛,全用換電來算大概是900億元的市場。如果北汽能夠通過換電模式,在900億的市場拿到20%的,將實現180億到200億的營收。

王冠橋還指出,換電站運營三年回本,基本上是30%的淨利率,每年能有60%的利潤。同時,北汽藍谷也會從“一錘子買賣”變成永續經營,成為一家公共事業公司。那時,即使北汽未來兩年不賺錢,但資本市場認為你的商業模式是可行的,則估值也會發生比較大的變化。按此推算,“換電理念”催生下一個行業獨角獸並非沒有可能。

不過,即使形勢向好,北汽新能源的換電模式仍面臨幾大瓶頸。連慶鋒指出,標準問題、投資問題、消費習慣及推廣問題、成本問題仍是換電繼續發展的重要問題。並強調“行業標準,這是第一個難的問題”。

繞不開的“安全” 換電行不行?

無論汽車再怎麼改變,安全始終是繞不開的關鍵。對於新能源汽車產業,安全性是一個敏感的問題,尤其5月以來頻繁的新能源汽車自燃事件更讓人們對新能源汽車的質疑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甚至一度引發了比亞迪與寧德時代關於“針刺試驗”觀點的碰撞。

對於比亞迪與寧德時代的碰撞,陳全世表示:“現在拿這個進行炒作或者再爭論,我覺得沒有太大意義,因為有最新的東西已經把這個取消了,並不是一個必做的標準。”

那麼換電模式是否會給新能源汽車產業帶來更加安全的選擇呢?

據北理工國家平台統計,去年1-9月份,實際上75%的熱失控的事件,都是由於在充電過程當中引起的。那麼換電的充電環節是否可靠呢?

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玉軍表示,換電是一個有序或者是一個可控場景的充電,而且是封閉在恆温或者是恆濕的環境,這樣也保證了它在充電環節上更可靠。而從主動防禦的角度來説,每個車進站的時候我們會做系統體檢,因此還是相對安全的。

但換電模式的安全並非鐵桶一塊,陳全世指出:“去年7月份在博鰲一個電動車討論會上,國家質量監督局的一位領導説在電動汽車着火事件裏面,有將近50%是停駛狀態下發生的,而停駛狀態下將近30%是充電時候出的事故。如果把電池都擱在一起,萬一電池一着引起一大片,將十分危險。所以我認為大範圍電池組充電一定要有防火牆。”

在新基建的風口上,換電模式搭上了政策的東風,但《道哥説車》編輯認為這並不意味着換電模式能夠迅速起飛,如何克服標準不一、安全、投資、盈利等問題都是日後換電模式發展所必須經歷的。不過可以預見,隨着政策的帶動、以及換電優勢逐漸被人認知,換電模式或將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新潮流,而北汽新能源是否能夠以此複製寧德時代的成功,則需要看北汽新能源的行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48 字。

轉載請註明: 站上新基建風口 北汽換電藍圖能否再造一個“獨角獸”?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