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歲張小泉圓夢“刀剪第一股”,老字號們為何扎堆上市?

400歲張小泉圓夢“刀剪第一股”,老字號們為何扎堆上市?
作者丨陳曉

編輯丨房煜

圖源丨張小泉、五芳齋官網


誕生於明朝崇禎年間,如今有400年“高齡”的張小泉,在資本市場又獲得了一次“新生”。

9月6日,張小泉股份有限公司(張小泉,301055.SZ)正式在創業板上市交易,早盤最高漲幅一度超過456%,截至當日收盤,張小泉股價報收於34.09元/股,大漲394.06%,市值53.18億元。

作為“老字號”企業,張小泉的上市進程頗受關注。自從去年7月張小泉股份有限公司向深交所遞交招股書以來,備戰一年多,張小泉終於如願以償,成為“刀剪第一股”。

最近,老字號企業掀起上市熱潮。浙江五芳齋、天津同仁堂、德州扒雞等老字號企業均在競速IPO。


有着百年曆史的“老字號”企業為何在此時扎堆資本市場?傳統民族企業又如何能夠搖身一變成為資本市場“新寵兒”?


老樹發新芽

“張小泉”自我革新之旅

作為“老字號”代表,張小泉做對了哪些事?

據《浙江文史資料選輯》等記載,“張小泉”的歷史可追溯至明朝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由剪刀世家張大隆在杭州設立,後由家族傳承。

即便在400年前,張氏也有很強的品牌意識。為避免冒牌,張小泉從其父親手中接管店務時,便用自己的名字“張小泉”來命名產品,這個膾炙人口的名字流傳至今。


解放後,公私合營,張小泉由家族作坊方式轉變為工業化生產;1958年8月,成立地方國營杭州張小泉剪刀廠,傳承剪刀生產技藝者有2600名,“張小泉”商標屬於杭州張小泉剪刀廠。

2000年12月29日,“張小泉”整體轉制,邁出國有企業向投資主體多元化有限責任公司轉變的關鍵一步。2007年11月21日,富春控股集團與張小泉正式簽訂《增資擴股協議》,又標誌着“張小泉”二次改制。

由於歷史原因,多年來張小泉品牌幾經易主,且存在杭州和上海兩個張小泉“品牌”並存的情況,且都屬於地方國有企業。


2000年後,杭州、上海張小泉紛紛改制,此後富春控股經過資本操作,2007年,以現金出資7666萬元控股杭州張小泉,佔比51%,2007年後,富春控股又先後分三次100%控股上海張小泉。

2014年,張小泉迎來了歷史性的時刻,結束品牌歷史遺留的紛爭難題,在富春控股的操作下,杭州與上海兩個張小泉合二為一,正式完成品牌統一。


2018年完成股份制改造,成立杭州張小泉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張小泉實現營收4.8億元,迎來了歷史新高。

從張小泉的歷史發展路徑來看,從家族企業到民營企業到國有企業最後登上資本市場的舞台,張小泉的長青之道是改革和創新。


秉持二次創業的心態,將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與傳統刀剪產業融合,順應創新、創造、創意的大趨勢。據其招股書介紹,2018年至2020年,張小泉公司核心技術涉及的產品收入佔比分別為87.59%、83.56%及79.95%,佔比較高。

另外從股權結構看,除了控股股東張小泉集團外,復星集團、均瑤集團、杭實集團、動向集團、萬豐集團等多家知名企業組成了戰略投資者“方陣”,公司還設有嶸泉、臻泉兩家員工持股平台。

400歲張小泉圓夢“刀剪第一股”,老字號們為何扎堆上市?


在銷售渠道方面,張小泉也在革新,追上新一輪國潮的腳步。


《招股書》表示,公司通過微信、微博、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台進行推廣宣傳,與知名網紅直播平台合作,並有計劃地開設線下門店;也將加大電商平台建設,電商渠道已遍佈淘寶、天貓、京東、等平台。

股份制改革、始終如一的產品工藝、擁抱新技術新潮流、統一標準化的管理方式等,讓“張小泉”從百年老字號的光環中脱穎而出,獲得了投資人的青睞,登上了資本市場的舞台,也迸發出了新的活力。


新舊紛爭

“老字號”爭相搶灘資本市場

在張小泉上市的同時,還有一批“老字號”正在排隊叩響資本市場的大門。


首批“中華老字號”企業,始於1921年的五芳齋於今年6月初遞交了招股書;有着300多年曆史的山東德州扒雞在去年6月也啓動了上市計劃,接受機構輔導,計劃在3年內實現上市。

據去年6月公開數據顯示,在A股市場,有50多家“老字號”,大多分佈在食品飲料、金屬製品、珠寶首飾、中醫藥等傳統行業。“老字號”企業為何在近年來對於資本市場如此熱衷?

“第一是市場競爭迫使,目前有眾多新興品牌崛起,對老字號造成一定壓力,上市可以獲得更大品牌知名度和信譽,以及資金的支持來完善渠道開發、產品研發、團隊招募等,在供應商合作上也更有話語權;第二有是國家層面的需求,民族品牌也代表了國家形象,有些正向的價值觀;第三是國潮興起,民族企業上市也代表工業發展的成熟,見證了百年的發展史,消費者對於國貨品牌也更加自信。”百聯諮詢創始人莊帥對創業邦介紹説。

莊帥認為,“老字號”企業的上市潮代表着國貨品牌的逐漸成熟,順應潮流擁抱資本的趨勢。


但傳統民族企業在轉型資本市場時,也會面臨一些難點,比如資本市場對於企業管理的要求是統一規範化,而很多老字號企業管理相對落後;在股份制改革和現代化管理制度上,也是傳統企業需要學習和改進的地方。


另外,上市審查中,財務的透明度也將成為監管的重點。


400歲張小泉圓夢“刀剪第一股”,老字號們為何扎堆上市?


例如,近日遞交招股書的五芳齋便遇到了財務問題上的困擾,收到了證監會對其涉及公司對賭協議、創始人受賄案以及食品安全等多個合規性問題,進行問詢。


此外,五芳齋董事長厲建平還曾涉及鉅額受賄案,證監會還對五芳齋近年來的食品安全及消費者投訴等問題進行問詢。

當然上市不是最終目標,即使是目前成功上岸的“張小泉”也面臨着產品品類單一,國內外品牌夾擊等問題。


在上市的老字號裏,全聚德自2017年以來營收和淨利已連續三年下滑。而在2015年掛牌新三板的狗不理,也已經在2020年摘牌。

“投資人和投資機構核心還是看企業的發展,不會太在意老字號還是新興品牌,核心是能不能為股東持續創造價值,經濟收益,不會根據企業的百年曆史來論資排輩。”莊帥説道。

南京老字號協會會長孫勤國接受採訪時表示,“老字號”歷經歲月洗禮能夠存活至今,説明其產品品質是經過市場認可的。但進入資本市場後,有的企業盲目追求利潤最大化,放棄主營業務,跨界尋求增長點,非但主營業務沒抓好,副業也沒跟上,失去市場,造成業績下滑;有的企業因違背法律誠信原則、管理脱節等因素,造成發展不佳。

孫勤國説:“上市後藉助資本的力量做好主營業務,服務好消費者,才能使企業立於百年輝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02 字。

轉載請註明: 400歲張小泉圓夢“刀剪第一股”,老字號們為何扎堆上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