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龍頭地產企業,綠地控股似乎一直很低調。觀其同行,萬科因為王石頻頻上熱搜,許家印的恆大也在市場上賺足了眼球,而融創則因為白衣騎士孫宏斌頗具“江湖本色”……
相比之下,綠地控股這些年只是默默地拿地擴張,還一度登上過房地產銷售額第一的寶座。但受2016年“雲峯債事件”影響,綠地控股迎來了發展的轉折點,逾四年未能在境內發債。
今年1月,綠地控股重返境內債市發行26億元公司債券。1月21日的業績交流會,綠地控股披露了外界關注的混改、銷售業績等信息。“三道紅線”之下,千億債務將如何化解?
作者 | 雷晨
來源 | 債市觀察
1月25日,有消息稱,綠地控股(600606.SH)已經準備好足夠資金用於兑付2021年2月12日到期的4.6億美元債(ISIN:XS1760376878,票面利率為5.25%)。
債市觀察(ID:bondreview)1月26日從綠地控股品牌負責人處瞭解到,“綠地控股統籌安排現金流,2月債券資金已排好計劃。”
140億元戰投方逐漸明朗
1月21日,綠地控股在上海舉行媒體會暨2020業績交流會。
此前有消息稱,“某十強房企欲收購某十強房企”。1月21日,有傳言説被收購方是綠地控股,而收購方可能“萬科+誠通組成的國企改革基金”或“中海和其他投資者組成的投資人”。
綠地控股董事長張玉良在業績交流會上闢謠了上述傳聞,並透露了混改進展,“目前有兩家,一家金融機構、一家央企正在洽談中,具體名稱不便於透露,春節後會進一步明朗化。”
債市觀察注意到,若按照此前綠地控股公告信息估算,新戰投要拿下綠地混改中轉讓的17.5%股權,大約需要花140億元。
綠地控股品牌負責人表示:“金融央企是重要的、較理想的潛在股權受讓方,目前已與相關方進行了深入溝通。”
至於被收購傳聞搶了“風頭”的2020年度業績,綠地控股董事長張玉良表示:“雖然有些指標不理想,但是總體而言還是比較理想。”
數據顯示,2020年綠地控股實現營業總收入4812.96億元,同比增長12.43%;營業利潤312.99億元,同比下降1.14%;利潤總額307.52億元,同比增長0.5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37.21億元,同比下降6.93%。
“不理想”的地方或許是銷售規模。2020年,綠地控股實現合同銷售額3583.53億元,同比減少7.7%,合同銷售面積2909.3萬平方米,同比減少10.7%。
與過去的高光時刻形成明顯對比。2014年,綠地控股銷售額一度超越“宇宙第一房企”萬科,登上房地產銷售額第一的寶座。一年後,綠地控股又借殼金豐投資,正式登陸A股。
2018年,綠地控股實現銷售額3875億元后幾乎無增長,2019年完成了3880億元銷售額,2020年銷售額則出現負增長。克而瑞2020年房企銷售排行榜上,綠地控股是房企十強中“操盤銷售金額”唯一下降的房企。
存續641億債券,時隔四年重啓境內發債
昔日“帶頭大哥”,為何陷入了增長的“怪圈”?
“雲峯債事件”是一個較為重要的轉折點,在其他房企融資衝規模時,綠地控股在長達四年的時間裏失去境內發債融資渠道,多多少少影響到其發展的曲線。
今年1月,綠地控股旗下核心子公司——綠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完成發行2021年第一期公司債26億元,其中品種一10億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7.0%,品種二16億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6.5%。募集資金將用於償還到期債券。
發債利率不低,而且此前募集書顯示,綠地控股原本計劃發行30億元公司債。
對此,一位深圳資深券商人士告訴債市觀察(ID:bondreview),從去年12月底到現在,受華夏幸福事情影響,地產商都不太好發債。
關於對綠地控股後續發債的建議,上述行業人士稱:“這幾年綠地控股跟市場溝通相對較少,包括對投資者需求的瞭解,要多跟市場做溝通。”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綠地控股逾四年來首次重返境內債市。2016年,綠地控股陷入聞名債市的“雲峯債違約”風波,銀行間交易商協會和交易所接連暫停了綠地控股的發債。
雖然境內發債受阻,但綠地控股近年來積極通過其它融資渠道。企業預警通顯示,綠地控股累計進行了107次租賃融資、566次應收賬款融資、105次銀行借款融資、7次信託融資、48次股權質押融資。
在境外發債方面,綠地控股及子公司存續16只境外債券,票息在5.25%~7.25%區間,總規模74.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81.54億元),其中28.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2.12億元)將於一年內到期。
此外,綠地控股境內的參、控股子公司也存續155.27億元的債券。其中,廣西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債券規模最大,為77.85億元;其次是綠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新華髮行集團有限公司、北海銀都城鎮化建設有限公司、綠地控股金融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西安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存續規模分別為26億元、20.2億元、16.2億元、9.62億元和5.4億元。
圖片來源:企業預警通
整體來看,綠地控股及子公司的境內外債券存續規模高達641億元。
綠地控股品牌負責人告訴債市觀察(ID:bondreview):“公司高度重視在包括債券在內的資本市場的信譽,嚴格安排現金流,保證按期足額償還債務。”
據瞭解,綠地控股近期以自有資金為主,按期償付了總額約180億元的債券,具體包括“15綠地控股01、15綠地控股02”和“16綠地控股01、16綠地控股02”。
踩“三道紅線”,千億債務如何化解?
相較於業績不前、一度境內發債受阻,“三道紅線”才是綠地控股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綠地控股“三道紅線”全踩,即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82.38%超過70%的標準,淨負債率183.45%超過100%的標準,現金短債比0.78低於1倍的標準。
截至三季度末,綠地控股的短期有息負債和長期有息負債分別為1029.84億元、2206.85億元。賬面貨幣資金有805.72億元,不能覆蓋短期負債。
實際上,長期以來,舉債擴張、高槓杆運營成為房地產行業的關鍵詞,同時也存在不小的風險。在此背景下,降負債成為房企的主旋律。
而經過半年的加速,綠地控股的去槓桿效果明顯。
2020年,綠地控股幾大核心指標均有好轉。業績快報顯示,綠地控股現金短債比累計提升超40%;淨負債率累計下降近50個百分點;有息負債總額較高點下降約450億元。
對於降負債方案,綠地控股方面表示,公司後續將圍繞“三年三步走”去槓桿計劃,有計劃、分步驟、多管齊下降負債去槓桿。
具體而言,包括降有息負債、優化土儲結構、調整生產供應節奏、加快銷售金回籠等6個核心措施方式降負債。綠地控股計劃在今年6月末完成降一檔的任務。每年降一檔,三年降三檔。
今年1月,綠地控股時隔四年得以重啓境內發債,募集資金26億元。前述券商人士對錶示,“通過公開市場融資恢復,有利於未來獲取資金來改善財務指標。”
編輯丨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