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樓市政策調整釋放積極信號,地產股集體狂飆,房企對下半年謹慎樂觀

由 度方針 發佈於 財經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陳澤旋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短短一天,領跌的上市公司又開始領跑全場。

7月25日,A股和港股的地產、物業股集體狂飆。其中,港股市場地產板塊158家房企中,共有86家股價上漲,漲幅超過10%的房企高達28家,下跌的房企僅有20家;物業板塊65家物企中,共有36家上漲,漲幅超過10%的物企達到11家,下跌的物企僅有10家。

內房股中,尤以合景泰富、龍湖集團、新城發展表現最為突出,分別憑藉28.57%、25.58%、22.83%的漲幅衝入地產板塊的前三。物業板塊當中,碧桂園服務以26.45%的漲幅領跑,報收9.37港元/股,而在7月24日受高管減持的影響,碧桂園服務領跌物業股,跌幅高達17.85%。

A股市場的地產股和物業股更是“一片紅海”。Wind金融終端數據顯示,房地產開發和房地產服務兩大板塊合計109家上市公司中,除了停牌的4家房企,餘下的房企和物企股價全線上漲,多支地產股觸及漲停板,包括金科股份、城建發展、新城控股、濱江集團、中南建設、大龍地產、新黃浦等,而萬科A、保利發展、北辰實業、上實發展和華髮股份等則上漲超過8%。

地產股、物業股的上一輪集體大漲可追溯到6月27日。當時,市場傳言稱二線城市即將取消限制性政策,同時降低一線城市二套房的首付比例,一時間,低迷的地產股、物業股久違地驟然走強,但於次日又重新掉頭向下。

而在此輪集體大漲中,投資者表現出的信心明顯更強,這源於7月2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下半年房地產的定調。

會議指出,要切實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適應中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積極推動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盤活改造各類閒置房產。要有效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要加強金融監管,穩步推動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

其中,市場尤為關注“要切實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適應中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的表述。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目前,房地產供需、居民的預期和行為、開發商的行為等都已經發生了徹底改變,比如居民持有房產的意願下降,房屋的流動速度明顯放緩,銀行按揭貸款餘額減少,開發商不再大規模儲備土地,“這都是過去沒有過的現象,而且是趨勢性的,預示着房地產可能永久性告別大範圍過熱的時代”。

“因此,我們的管理政策也要發生根本性改變,即從防止過熱轉向防止過冷,關注房價的大幅波動,從增量轉到存量,從‘有沒有’(房子)轉向(房子)‘好不好’來滿足居民需求,政策要從需求端刺激轉向供給側改革”,李宇嘉認為,會議召開的次日地產股集體大漲,主要是因為與政策相關的表態超出了市場預期。

李宇嘉預期,下半年可供選擇的政策工具將有三大類:一是防風險政策,加快保交樓和風險處置,通過降低LPR和對熱點城市政策進行優化,繼續支持剛需和改善型需求以避免市場過快下行,同時,降低二手房交易的週期和成本,盤活存量避免房價持續下跌;二是將擴大內需戰略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加速保障性住房的供給、推進城中村改造和老舊小區改造;三是推動降成本改革,包括推動按揭利率下行、降低交易成本和下調存量房貸利率等。

市場普遍認為,“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或指向一線城市和熱門二線城市。此前,部分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政策已經過多輪較大力度的調整,但市場未能修復企穩。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市場的企穩需要從一二線城市開始,“特別是一線城市改善性需求扶持政策落地,市場才有望真正企穩”。

值得一提的是,經濟觀察網在7月24日的報道中,援引一位接近政策部門人士的説法指出,今年下半年開始,更多城市有望在限購門檻、首付比例、房貸利率的優化調整上,擁有更大的自主裁量權。而在此之前,22個試點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城市,對樓市“四限”(限購、限貸、限價、限售)政策的調整,在報市住建局、省住建廳、住建部等部門通過後,還需報國務院審批。

一家龍頭民營房企人士向時代財經指出,雖無法預料政策將如何具體落地,但相關表述釋放的信號對行業而言肯定是好事。

“我們的理解還是比較謹慎樂觀,有(政策的支持)總比沒有好”,一家知名房企的融資人士告訴時代財經,上半年房地產市場的走勢還是處在意料之中,他認為這是一個大的趨勢,“現在基本面也和以前不一樣了,很多人對房地產的預期也明顯改變”。而從房企融資的角度講,他認為最新的政策基調之下,融資會有改善,“但應該不會有以前那種融資規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