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單”亮眼!中國外貿規模首破6萬億美元,順差6764億美元

【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 沈維多 黎巧毅 環球時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任重 青 木 張寒】“中國貿易順差在2021年飆升至創紀錄的6764億美元,可能是有史以來最高的國家”“經濟學家説,這是有史以來任何經濟體報告的最高水平之一”……中國官方14日介紹2021年進出口情況,顯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外貿規模首次突破6萬億美元,一些相關數據更是引來外媒驚歎。美國彭博新聞社稱,去年中國創紀錄的出口強勁勢頭延續到12月,為不斷放緩的經濟提供支持。《華爾街日報》説,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兩年來,不斷創造驚喜的中國外貿“優等生”成為中國經濟平穩運行的重要擔當。這些數據充分證明中國經濟及中國供應鏈的韌性。17日,中國將介紹2021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外界普遍預測GDP增速為8%。在全球依然深受疫情困擾之際,中國這份外貿“成績單”也給世界注入信心,因為正是中國在2021年發揮重要作用,才讓全球供應鏈基本暢通,使得許多國家免於遭受商品、原材料嚴重短缺的困難。即便由於疫情反覆、基數越來越高等因素,今年中國外貿將面臨複雜的考驗,中國依然是全球經濟復甦的重要引擎。

“成績單”亮眼!中國外貿規模首破6萬億美元,順差6764億美元

一年跨過5萬億、6萬億美元兩大台階

14日,中國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在新聞發佈會上介紹2021年外貿進出口情況:2021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9.1萬億元人民幣,比2020年增長21.4%。2021年,以美元計價,中國進出口規模達到6.05萬億美元。其中,出口21.73萬億元人民幣,增長21.2%;進口17.37萬億元人民幣,增長21.5%。李魁文提到,在2013年首次達到4萬億美元的8年後,年內跨過5萬億、6萬億美元兩大台階,達到歷史高點。這一年的外貿增量達到1.4萬億美元。

這份“成績單”引來外媒熱議。《華爾街日報》稱,中國方面表示,2021年穩外貿效果好於預期。以美元計,中國2021年出口同比增長29.9%,進口同比增長30.1%,貿易順差6764.3億美元。這大幅扭轉了疫情暴發第一年的慘淡境況。

法新社評論説,全球需求回升,2021年中國出口大幅增長。過去兩年,中國經濟在疫情大流行中迅速反彈,工廠得以運營,滿足全球對電子和醫療用品的需求,這使得中國去年出口增長29.9%。

美聯社稱,中國在2021年累積了一系列月度貿易順差,全年順差同比增長26.4%,經濟學家説,這是有史以來任何經濟體報告的最高水平之一,唯一可以與這個數字相比的是沙特阿拉伯和其他石油出口國在上世紀70年代油價暴漲時期的情況,但後者的總收入要小。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告訴《環球時報》記者,2021年中國外貿增速超出市場預期,背後是中國經濟韌性的強力支撐。中國的疫情防控效果最好,強大而全面的生產鏈、供應鏈優勢得以充分發揮。尤其是2020年全球貿易規模下滑7.5%,中國依然逆勢實現正增長,充分説明中國經濟及中國供應鏈的韌性。

據瞭解,1978年,中國貨物進出口規模僅206億美元,佔全球份額的0.8%。隨着中國對外貿易的迅速增長,2009年中國成為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2013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進出口總額比美國高出2500億美元。2014年和2015年中國連續兩年位居第一。

除2016年美國以204億美元的優勢超過中國外,之後中國一直保持全球第一貿易大國的地位。2020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32.2萬億元人民幣,增長1.9%,是全球唯一實現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數據,中國、美國、德國、日本、荷蘭是2020年全球貿易規模排名前五的國家。

美媒:中國今年“躊躇滿志”

德國《商報》稱,出口“世界冠軍”中國實現創紀錄的順差,這是自1950年開始統計以來的最高值。這得益於中國幾乎沒有受新冠疫情影響——通過大規模檢測、接觸者追蹤和強制隔離,中國相當成功地控制了病毒,這對經濟和國外訂單產生了積極影響。例如,全球對配備傢俱和電子設備的家庭辦公室的需求主要來自中國。

路透社説,考慮到全球經濟漸進復甦,主要經濟體大規模刺激政策退出,外需減弱,以及訂單迴流東南亞等地區,疊加高基數影響,出口減速是分析人士對今年中國外貿的普遍預期。但中國疫情防控領先,海外供應鏈修復仍需時日等,預計今年一季度中國出口仍有望保持強勁。

李魁文14日對困難並不諱言。他説,今年中國外貿面臨的不確定不穩定不均衡因素增多,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但他表示,中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這繼續為穩外貿提供有力支撐。

《華爾街日報》稱,中國方面積極謀求擴大市場,對今年的外貿形勢仍躊躇滿志。今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生效,全球最大自貿區啓航。2021年中國對RCEP其他14個成員進出口12.07萬億元人民幣,增長18.1%,其中,出口增長16.8%、進口增長19.2%,均不及去年整體進出口增速,顯示貿易空間仍較大。此外,中國去年提交正式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的書面信函。

中國14日公佈的數據還顯示,2021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23.6%,其中,出口同比增長21.5%,進口增長26.4%。此外,2021年中國前五大貿易伙伴依次為東盟、歐盟、美國、日本和韓國,進出口分別為5.67萬億、5.35萬億、4.88萬億、2.4萬億和2.34萬億元人民幣,分別增長19.7%、19.1%、20.2%、9.4%和18.4%。路透社測算稱,中國去年對美順差為3965.8億美元。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何偉文對《環球時報》記者説,去年的中美貿易規模可以説是與預期相符,不光和上年比大幅上漲,和貿易戰之前也就是2018年相比,也有一定幅度上漲。這説明美國對中國的關税政策完全失敗,“中國製造”不可替代,也證明中美產業分工之間的有機聯繫,華盛頓對華打壓違背客觀規律。而且中國和幾個主要合作伙伴貿易增長都很強勁,顯示中國的外貿是全方位、均衡增長的。

中國疫情影響全球供應鏈?

“中國2022年仍有望成為全球經濟復甦的引擎,”德國新聞電視台14日評論説,西方國家疫情一波接着一波,不少新興國家也陷入疫情困境,復甦緩慢,中國在2021年發揮很大作用,讓全球供應鏈基本暢通。如果沒有中國加大出口,許多國家將面臨商品、原材料等短缺,通貨膨脹會更突出。專家預計,今年中國將繼續爭取全球經濟體之間的更大協同效應。世界銀行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將增長8%,2022年增長5.1%。

不過,近來中國多地出現疫情以及春節即將到來,讓外界多了些憂慮。美國《財富》雜誌13日稱,從東北的大連到南方的深圳,中國疫情應對措施正在多條戰線上考驗全球供應鏈。在西安,三星調整其半導體工廠運營。在天津,豐田和大眾工廠暫停生產。彭博社稱,疫情導致寧波港附近的服飾工廠停產、天然氣停止運輸,出現疫情的河南和廣東都是電子產品生產中心。

美國商業內幕網稱,因多個重要港口城市出現疫情,許多船隻轉往上海。世界最大港口出現擁塞狀況可能會對本已脆弱的全球供應鏈造成巨大打擊。匯豐銀行亞洲經濟研究部聯席主管紐曼表示,鑑於中國在全球貿易中日益重要的作用,情況可能比去年更具挑戰性。風險在於,未來幾個月“所有供應鏈之母”將遭遇挫折:亞洲工廠在奧密克戎影響下出現停擺現象。“從韓國到印度,從中國到印度尼西亞,奧密克戎在亞洲的迅速蔓延增加了重大生產中斷的風險。”紐曼在一份報告中寫道。

亞洲港口被擾亂,正值美國繼續應對其南加州大型港口的歷史性擁堵問題。但因疫情蔓延,本週約有800名碼頭工人生病,導致相關操作進展緩慢。法新社14日稱,隨着奧密克戎席捲美國,超市和商店貨架上空蕩蕩的景象成為疫情持續擾亂美國供應鏈的最新跡象。報道稱,短缺是美國疫情大流行期間一個反覆出現的現象,廁紙短缺是疫情初期的標誌,但最近有更多產品缺貨。

據路透社報道,根據聯合國13日發佈的《2022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在新一波新冠病毒感染、勞動力市場挑戰、供應鏈緊張及通脹加劇的背景下,全球經濟2022年料將增長4%,低於去年的5.5%,2023年增長3.5%。報告稱,繼2020年萎縮3.4%後,2021年增長動能在年底開始放緩,包括中國、歐盟、美國等大型經濟體。

閲讀更多內容請參見今日出版的《環球時報》或下載登錄新版“環球TIME”客户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31 字。

轉載請註明: “成績單”亮眼!中國外貿規模首破6萬億美元,順差6764億美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