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韭菜的反擊:棄購近4億 避開經緯恆潤魔咒

由 慕容亦凝 發佈於 財經

1. 經緯恆潤作為一個“新能源汽車概念股”,“雙高發行”,市盈率高達245倍,而行業平均靜態市盈率為40.82倍。這但讓很多普通股民都感覺到了“不對勁”,4億韭菜“先知”預見了“上市即破發”的結局,紛紛“棄購”以避免“打新”即虧損。

2. 有業內人士對鳳凰網《風暴眼》表示,較高的發行價與市盈率,遇上了不佳的一季度業績表現,再疊加整體悲觀的投資情緒,共同造就了經緯恆潤上市破發與近4億的棄購額度這一“活久見”場景。國盛北京投資顧問負責人買澤元認為,從2022年開始,各種因素疊加下的投資市場熱度降低,投資者變得更加冷靜和謹慎。

3. 市場分析人士張君毅認為,該公司核心技術除了控制器以外,ADAS、算法這些方面還有待提高。蓋世汽車研究院總監王顯斌則指出,經緯恆潤業務不夠專一,拳頭產品競爭力與主流ADAS供應商會有一定差距。

一個做汽車零部件的公司,市盈率高達245倍。讓普通“韭菜”都感覺到了“不對勁”。

5月11日,離股民“夏米不吃蝦”中籤經緯恆潤,已經過去一個月了。

他回憶那天的中籤經歷,慶幸當時及時棄購,挽回了1萬元的損失。

“早上看到中籤信息,內心狂喜,當看到了申購金額為6萬元,內心咯噔一下,再看市場的評價,開始猶豫。再諮詢了一下證券的朋友及炒股同事,最後還是放棄了。”

“夏米不吃蝦”多方諮詢後認為,該股票估值太高,輸不起,果不其然,他發現有3.95億股民和他一起棄購,棄購率達34。“後來上市表現真是觸目驚心,集合競價跌停,最高價格111.98,最低價格93。”

事實也證明,“打新”並不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4月19日,經緯恆潤正式登陸上交所科創板,發行價121元/股,開盤即破發,股價全天低迷,最低價僅為93.01元,跌幅高達23.13%,收盤跌幅有所收窄,收盤跌幅為17.35%,收盤市值為120億人民幣,遠低於行業此前普遍預估的300億市值。

截至5月11日收盤,經緯恆潤報收99元每股,總市值僅118.億。市值遠低於行業此前普遍預估的300億市值,縮水近2/3。

有其他中籤投資者告訴鳳凰網《風暴眼》,如果選擇在公司股價最低、收盤位置賣出,將分別虧損1.4萬元、1.05萬元。

業內人士對鳳凰網《風暴眼》表示,造成經緯恆潤如今局面的原因有三,一是IPO發行價太高,市盈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二是上市時機不佳,近期資金普遍迴避率偏高;三是經緯恆潤2022年一季度市場表現不佳,甚至出現了虧損,動搖了投資者信心。

成為資本寵兒之路

經緯恆潤成立於2003年,主要從事汽車(智能駕駛、車聯網)領域的電子產品研發生產、解決方案諮詢服務、研發工具服務以及特定場景自動駕駛運維等業務,是國內少數能實現覆蓋智能駕駛電子產品、研發服務及解決方案、高級別智能駕駛整體解決方案的企業之一。

招股書指出,根據C-NCAP(中汽測評)的車型測試數據,經緯恆潤核心產品ADAS達到國際知名廠商技術水平,打破了國外零部件公司在該領域的壟斷,目前已經配套上汽榮威RX5、一汽紅旗H5/H7等十餘款車型。

2018年至2020年,經緯恆潤ADAS產品銷量從6.75萬套增長至30.67萬套,2021年上半年銷量達27.23萬套。2020年佔國內乘用車ADAS市場份額的3.6%,是國內TOP10供應商中唯一的本土企業;在重卡ADAS領域的市佔率超過30%,居市場首位。同時,在國產車市場中,經緯恆潤ADAS產品市佔率為16.7%,位居市場第二。

另外,經緯恆潤智能網聯產品如遠程通訊控制器(T-Box)已配套一汽紅旗HS5/HS7、廣汽埃安 S/V/LX等車型。2018年至2020年,該產品銷量從5.63萬套增長至34.24萬套,2021年上半年銷量達21.11萬套,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另外,車身和舒適域電子、底盤控制電子等產品均實現不同程度的增長。

2018年至2020年,經緯恆潤營業收入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26.92%。2021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2.62億元,同比增長31.61%。從業務結構看,智能駕駛電子產品營收規模快速發展,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由2018年的4.45%迅速提升至2021年1-6月的25.31%。

作為國內知名汽車電子系統科技服務商,在此之前,經緯恆潤是智能駕駛領域裏的香餑餑。在一級資本市場,經緯恆潤的產業投資方包括一汽資本、上汽恆旭、尚頎資本、廣汽資本、北汽產投;其他機構方則包括老股東華興資本旗下華興新經濟基金、永鈦海河、華業天成、中信證券投資、凱聯資本、越秀產業基金、廣發信德、耀途資本、朗瑪峯創投以及北京大興投資集團等等。

除此之外,經緯恆潤還有很多響亮的名號——打破外資壟斷,ADAS前視系統供應商TOP10中唯一一家中國本土公司;中國自主品牌中前視系統裝車量僅次於博世,位列第二;商用車ADAS市場份額超過三分之一;乘用車和商用車客户覆蓋一汽紅旗、上汽大通、一汽奔騰、上汽榮威、上汽名爵、吉利汽車、江鈴汽車、江淮汽車、一汽解放、中國重汽和陝西重汽等等。

客觀地説,經緯恆潤是一家有着核心技術的企業。如果不是其選擇了“雙高”發行的話,其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必然會好看很多。

“雙高”發行

所謂“雙高”發行,是指發行價、市盈率均較高的企業。

經緯恆潤本次發行價格121.00元/股,通過本次IPO募資36.3億元,在年內上市的科創板新股中排名第4,僅次於華秦科技、翱捷科技、東微半導。

而根據招股意向書和發行公告書,經緯恆潤的幾個不同維度的市盈率如下:

1. 183.65倍(每股收益按照2020年度經會計師事務所依據中國會計準則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除以本次發行前總股本計算);

2. 147.77倍(每股收益按照2020年度經會計師事務所依據中國會計準則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除以本次發行前總股本計算);

3. 244.87倍(每股收益按照2020年度經會計師事務所依據中國會計準則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除以本次發行後總股本計算);

4. 197.03倍(每股收益按照2020年度經會計師事務所依據中國會計準則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除以本次發行後總股本計算)。

也就是説,經緯恆潤的市盈率測算,最低也達到了147.77倍,最高達245倍。

而根據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2012 年修訂),公司所屬行業為“C39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截至2022年3月31日(T-3日),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佈的該行業最近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為40.82倍,但經緯恆潤的市盈率遠高於此,也因此為經緯恆潤IPO當天的暴跌買下了伏筆。

對此,國盛北京投資顧問負責人買澤元指出,“如果在2021年,市場有可能會認可這個價格,因為當時的融資環境較好。但從2022年開始,各種因素疊加下的投資市場熱度降低,投資者變得更加冷靜和謹慎。”

而對於投資者打擊更大的,是經緯恆潤上市前夕遭遇的大規模棄購。

棄購背後業績承壓

4月12日,經緯恆潤公佈發行結果,其中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數量為326.09萬股,放棄認購金額為3.95億元。按發行3000萬股計算,經緯恆潤棄購率為10.87%,刷新科創板新股紀錄。

經緯恆潤表示,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股數全部由聯席主承銷商包銷,聯席主承銷商包銷金額為3.95億元,包銷股份數量佔扣除最終戰略配售部分後本次發行數量的比例為13.2164%,包銷股份數量佔本次發行總規模的比例為10.8698%。

無獨有偶,4月14日,科創板企業拓荊科技公佈發行結果,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股數為153.63萬股,放棄認購金額為1.10億元;而在經緯恆潤之前,年內網上棄購金額最多的是騰遠鈷業,棄購金額約為1.01億元。

但經緯恆潤10.87%的棄購比例要遠遠高於其它企業,在此之前,最近一次棄購比例高於經緯恆潤的是中國交建,其棄購比例達11.0473%,但中國交建在2012年3月發行上市,距離現在已有整整10年時間。

事實上,除了上述提到的三家,年內被棄購新股還有唯捷創芯、三元生物、首藥控股、軟通動力、安達智能、普源精電、華秦科技、東微半導、大族數控等,其中,唯捷創芯、三元生物、普源精電、華秦科技、東微半導等5股棄購金額均在5000萬元以上。究其根本,是隨着新股發行數量的增多以及頻率的加快,導致新股已經不具備稀缺性,相應也就降低了投資者“打新”的熱度。

當然,大環境因素對越發頻繁的棄購來説同樣“功不可沒”,特別是進入3月以來,隨着美聯儲加息、烏俄戰爭以及國內疫情反覆之下,各大指數出現加速下跌。年初至今,上證指數跌幅達到12.44%,其中3月至今下跌7.96%,創業板指跌幅達25.76%,3月至今下跌14.38%,科創50指數下跌30.99%,3月至今下跌22.79%。

持續下跌的市場,放大了投資者對新股上市回報預期的悲觀,也使得IPO棄購金額不斷上升。

此外,經緯恆潤招股意向書和上市公告書中公佈的2022年一季度盈利情況,也推動部分投資者對經緯恆潤經營水平進行了重新審視。數據顯示,經緯恆潤今年一季度的經營情況並不亮眼。

拐點已至,考驗加劇

2021年,經緯恆潤實現營業收入326,236.40萬元,同比增長31.61%;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14,618.73萬元,同比增長98.37%;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11,137.85萬元,同比增長87.83%。

同時,經初步測算,2022年1-3月,經緯恆潤預計公司營業收入為66,000萬元至72,000萬元,同比變動比例為-9.41%至-1.18%;預計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4,000萬元至-2,000萬元,同比變動比例為-223.74%至-161.87%;預計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8,000萬元至-6,000萬元,下滑幅度最大,達到290.28%~353.71%。

對此,經緯恆潤表示,業績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下游商用車行業銷量規模同期下降。二是人員規模增長導致研發費用大幅增加——截至2021年末,經緯恆潤在職員工總數達到3570人,相較於2020年末的2734人增加了836人,增幅達30.58%,其中研發人員和技術人員合計增加669人,佔新增人數的80%以上;另外,2022年第一季度研發費用預計約14500萬元至16500萬元,同比增長63.07%至85.56%,對本季度淨利潤造成了較大不利影響。

此外,影響因素還包括生產經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以及生產經營受到車規級芯片短缺影響,尤其是後者,自去年以來,全球範圍內車規級芯片短缺問題持續存在,導致經緯恆潤客户的整車產量有所下滑,相應地也影響了其部分產品的交付。

另外,經緯恆潤也提到,公司存在的風險點還包括存貨餘額較高,並且規模增長較快——在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公司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57,344.59萬元、67,485.65萬元、88,264.30萬元和130,942.15萬元,佔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30.70%、25.42%、22.62%和30.31%。存貨餘額存在繼續增長,以及可能貶值的壓力。

事實上,對於經緯恆潤來説,隨着商用車銷量開始下滑,短期業績承壓不可避免。真正的挑戰是,其現階段的主要產品——L2級自動駕駛整體解決方案的市場競爭愈發激烈,能否有效從中端自主品牌向更高端的客户拓展,才是經緯恆潤要面臨的真正的考驗,畢竟現階段,經緯恆潤的客户比較集中,如果按照廠家每年降本的要求,必然會導致其利潤不斷被攤薄。

對於經緯恆潤的發展前景,市場分析人士張君毅表示:“(經緯恆潤)是一個技術服務商,相對來説它的核心技術除了控制器以外,ADAS、算法這些方面還有待提高。再加上現在市場上各家車企都有自己的智能化、網聯化能力,很多新興企業也發展迅猛,所以它這樣獨立的一家公司(面臨的市場)挑戰還是挺大的。”

蓋世汽車研究院總監王顯斌則指出,經緯恆潤業務不夠專一,“這家公司汽車電子產品線太廣了,覆蓋度太全,拳頭產品其實競爭力跟主流ADAS供應商會有一定差距,他們比較偏硬件研發。”

而這些問題,都需要經緯恆潤通過實實在在的業績,來不斷修正業界對自己的認知和看法。

本文源自風暴眼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