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暴漲1281%!科創板三週年,未來走勢如何?券商最新研判

券商跟投浮盈超200億

後市或成A股領跑者

中國基金報記者 莫琳、曹雯璟

7月22日,作為我國註冊制改革的首塊試驗田,科創板將迎來開市三週年。多位券商業內人事表示,三年來,科創板在發行、上市、交易、披露、監管、退市等環節均作出了有效探索,加快了註冊制在我國資本市場全面實施的步伐。同時,為優質企業的快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也為我國的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貢獻了重要力量。

IPO募資逾6300元

總市值突破5萬億

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鳴鑼開市。三年來,科創板上市公司隊伍不斷擴大,截至7月15日,科創板上市公司已由首批25家擴容至437家,IPO融資總額累計6347億元,總市值規模接近5.64萬億元,較最初的5500億增長了至少10倍。

龐大的融資金額為企業的發展注入活水。據統計,科創板437家上市公司2022年一季度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375.7億元,歸母淨利潤277.9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硬科技”屬性,科創板有10多家上市公司屬於未盈利公司,僅百濟神州一家的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就虧損高達28億元。不過,也有曾經未盈利的公司上市後已經實現了盈利,以中芯國際為例,該股上市之初一年虧損超5億元(2019年),而近在2021年一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28.4億元,成為科創板第二大賺錢公司。

此外,據國盛證券首席策略師張峻曉測算,從2020年下半年開市,科創板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速已經開始超過創業板,預計2022年全年,創業板業績增速將同比下降21.11%,而科創板在生物醫藥、電新行業的高增長帶動下繼續維持業績高增長,預計同比增長22.35%。

招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夏表示,科創板聚焦硬科技企業上市,開市以來給市場和投資者持續帶來各類優質硬科技標的,並且作為註冊制改革的試驗板,科創板的開通加快了企業上市排隊速度,上市定價更加公允,為優質企業的快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也為我國的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貢獻了重要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自科創板試行註冊制以來,由於註冊制上市發行條件包容性更強,上市程序效率更高,推動了A股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升。據中銀證券非銀分析師張天愉測算,科創板IPO月均募資規模逐年增長,截至2022年7月14日,從2019年的月均137億元提升至2022年月均211億元,每年為全A股市場貢獻近四成募資規模。此外,在註冊制的定價方式和交易制度下,科創板新股破發趨於常態化。2021年度,科創板新股上市首日破發家數比例6%,上市後5日、10日、20日、30日破發比例接近10%。2019-2022年科創板新股破發比例均高於同期主板破發比例。破發的常態化將促進機構進一步提升新股定價能力,並使投資者更加理性化打新。

券商跟投浮盈超200億

隨着科創板不斷地壯大和制度的深化改革,無論是獨一無二的跟投制度還是即將實施的做市制度,券商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從券商承銷來看,中信證券無疑是“科創板IPO之王”。在已上市的437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中,中信證券作為主承銷商服務了69家企業,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服務了48家,排名第二;華泰證券和海通證券則以41家並列第三。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僅這5家的承銷費就已經高達60億元左右,佔總承銷費的三分之一。

其中,中金公司作為IPO主承銷商的項目數不及中信證券,但是在承銷費用上,卻與中信證券不相伯仲。記者統計發現,在承銷費排名前十的項目中,中金公司佔據了前4個,分別是中芯國際、百濟神州、大全能源以及君實生物。

最牛暴漲1281%!科創板三週年,未來走勢如何?券商最新研判

科創板跟投是對券商投行實力的考驗之一。在戰略配售(即跟投)方面,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7月15日,45家券商旗下負責參與戰略配售的另類子公司浮盈超過200億。雖然浮盈與去年相比,沒有太大增幅,但是,在經過科創板整體腰斬之後,仍能保持這樣的浮盈實屬不易。

其中,中信證券旗下的另類子公司中信證券投資有限公司一騎絕塵,共參與了53次戰略配售,最高浮盈近70億。中信建投、海通證券、中金公司、華泰證券旗下的另類子公司不分伯仲,參與戰略配售在35次到37次之間,但是由於中金公司參與了中芯國際的戰略配售,上市以來的最高浮盈遠超中信證券,達到近80億。不過隨着中芯國際的股價在近兩年大幅走低,中金公司的浮盈也大幅縮水,截至目前浮盈約20億元。

最牛暴漲1281%!科創板三週年,未來走勢如何?券商最新研判

總體上來看,雖然科創板自2121年12月開市整體回調,個股回調幅度也很大,有的股價腰斬,有的直接跌破發行價,但是總體券商跟投大都是浮盈,截至7月15日,僅有2家券商的跟投整體呈虧損狀態。一個是高盛高華證券旗下的北京高華盛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因為跟投中芯國際,最新浮虧已經超過2億元。另一個則是天風證券旗下的天風創新投資有限公司,因為跟投凌志軟件和安博通,共計浮虧664萬元。

此外,從投資者參與熱情看,公募基金對科創板的配置比例也在逐季提升。國盛證券首席策略師張峻曉提到,科創板系列基金也獲得投資者廣泛認可,重點投向科創板的科創50ETF、科創板基金、科創主題基金和科技創新基金四類基金規模合計已超1300億元。總結來看,科創板成立三年以來,作為我國註冊制試點,已經為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和全面註冊制都積累了寶貴經驗,也為科技創新產業提供了重要的融資支持,未來也將成為投資者共享科技創新發展紅利的重要投資板塊。

科創板“大非”解禁來襲

券商仍舊看好後市

從2019年7月開市以來,歷經3年發展,科創板備受資本市場關注。在4月底以來的反彈行情中,科創板大幅跑贏市場。7月份,科創板將迎來新一輪解禁高峯。根據Wind統計,7月份科創板開始流通股份數量合計達105.34億股,單月解禁股份數量排名位居科創板開市以來第一。同時,解禁股份數量較排名次席的2020年7月份的53.11億股解禁股份數量,增加近一倍。以7月15日收盤價計算,科創板7月解禁規模達2791億元,且解禁大潮以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為主,大部分為首批科創板上市公司“三週年”集中解禁,據不完全統計,。其中電子行業解禁規模最大。

“從估值的角度來看,當前科創板市盈率為53.5倍(整體)、41.6倍(中位數),對比創業板市盈率61.7倍(整體)、34.4倍(中位數),科創板估值整體低於創業板但中位數高於創業板,考慮到科創板行業結構主要為硬科技企業,科創板目前的估值尚可,考慮盈利增速,分析師一致預測2022年科創板企業淨利潤增速為59.8%,2022年科創板PEG不足1,從PEG的角度來看,具備一定的估值吸引力。”招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夏表示,從投資機會的角度而言,科創板企業主要集中於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行業,雖然均屬於新興產業,但細分行業景氣也有明顯差異,我們建議聚焦景氣較高的細分行業,如風光儲、智能車軟硬件、自動化設備、高端新材料等領域,以更高的行業景氣度為主要抓手選擇細分投資方向。

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啓堯表示,向後看,未來隨着海外擾動逐步褪去、國內的聚焦點從短期的“穩增長”重回長期的“高質量發展”,科創板有望成為新一輪上行週期的引領者。 行業上建議關注新能源(新能源車、光伏、風電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芯片、人工智能、雲計算等);高端製造(智能數控機牀、機器人等);生物醫藥(創新藥、CXO等),5)軍工(航天飛機等)。

國盛證券首席策略師張峻曉提到,4月底反彈行情中,科創板大幅跑贏,核心驅動源自兩點,一是“低估+低配+高增”的科創板自身基本面支撐,二是流動性大幅寬鬆下市場情緒改善驅動。落腳當下,科創板估值雖經歷階段性修復,但仍處歷史低位。個股層面看,仍有半數左右科創板標的估值不足30%歷史分位,多數科創板公司均具備較高的估值吸引力。

往後看,7月科創板再面解禁高峯,上行動力可能受到一定製約,短期可能經歷階段性調整,但全年視角下,科創板“低估+低配+高增”的特徵預計仍將延續,短期的顛簸震盪實則為長期戰略佈局提供窗口。落腳行業層面,科創板自身主要聚焦醫藥、電子、機械和計算機等行業,結合行業景氣度及估值匹配情況,重點推薦關注半導體、光伏、醫療服務、CXO、專用設備、工業軟件等細分行業的投資機會。

國元證券相關人士表示,近期科創板領跑反彈主要源自科創板業績增速高於其他板塊,科創板目前具有明顯的估值性價比,同時政策面還有科創板做市制度陸續落地等利好因素。科創板作為承擔國家核心高新技術攻堅重任的市場,未來預計將長期享受較高的估值溢價水平,我們認為當下科創板估值水平是合理的、有吸引力的。今年7月,將是科創板上市公司三年大股東(控股股東和實控人自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年內不得轉讓首發股份)解禁高峯,雖然,科創板解禁潮會讓市場短期承壓,但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承壓後,那些能夠業績兑現,ROE持續向上的公司,隨着時間推移投資價值會愈加明顯,因此估值彈簧壓縮之後,起跳動能會更大。

對於本輪科創板解禁潮對市場影響,國盛證券首席策略師張峻曉則提到,科創板設立以來,由於IPO節奏和股本解禁規則,7月一直是全年的解禁高峯。結合歷史經驗看,臨近解禁高峯,科創行情可能會經歷短期調整,一般領先解禁高峯5-10個交易日,但由於實際集中減持往往並未落地,更多以情緒擾動為主,解禁前後往往經歷短期“V”型反轉,隨後陸續向步入實際減持窗口,市場也基本延續震盪格局,待解禁壓力充分釋放後重回上行通道。此外,考慮到本輪解禁主要以大股東為主,集中減持擔憂更甚,階段性情緒擾動窗口可能會相對延長,但實際大股東減持也同樣面臨着節奏上的約束,整體減持壓力兑現預計將較為平緩,無需過於擔心。

科創板股票較發行價平均漲115%

券商建言長期資金穩定發行市場

中國基金報記者 江右

從2019年7月22日開市至今,科創板股票數量已經達到437只,股票總市值超5萬億元。從發行市場來看,437只新股上市至今,相較發行價平均漲幅為115%,其中312只個股實現上漲,125只個股跌破發行價。

科創板新股市場化機制在不斷完善,不過今年遇到新情況,詢價新規下疊加市場疲弱,科創板新股首日破發情況頻頻出現。中國基金報記者採訪多家券商,有券商表示,科創板構建了市場化機制,應推動核心機構發揮好新股定價作用,並引入更多長期資金,也有券商建議適度放開自主配售權。

新股平均上漲115%

但今年頻現首日破發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7月15日,科創板共計有437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為5.39萬億元,平均市盈率為44.98倍。可以看出,科創板公司平均市盈率為123億元。股價方面,科創板股票相較發行價平均漲幅為115%,312只個股實現上漲,125只個股跌破發行價。

其中,光伏概念的固德威、奧特維以及生物醫藥概念的美迪西上市以來漲幅排名前三,最新股價比發行價漲幅都超過了1000%,分別為1281%、1278%和1164%,東威科技、天奈科技、復旦微電等也漲超900%,瑞可達、上聲電子、天合光能等也漲幅較大。不過,也有8只個股破發超過50%,市場化機制在起作用。

最牛暴漲1281%!科創板三週年,未來走勢如何?券商最新研判

以固德威來看,該股為2020年9月4日在科創板上市,發行價為37.93元,最新股價為371元,由於上市以來進行過分紅和股本轉增,實際復權後股價已經超過500元。固德威最新總市值為457億元。

最牛暴漲1281%!科創板三週年,未來走勢如何?券商最新研判

雖然科創板新股上市後,相較發行價整體有翻倍的漲幅,但破發個股數量也並不少,尤其今年3、4月市場疲弱之時,新股首日破發頻頻,唯捷創芯、普源精電首日更是跌超30%。

對於今年科創板新股破發情形,多家券商表示,此前機構抱團壓價,2021年9月份科創板詢價新規實施後後,科創板IPO平均發行市盈率走高,新股破發率一度提升,但市場很快實現自發調節,發行市盈率回落,破發率降低。

券商多方建言穩定新股發行市場

作為A股市場探索註冊制的試驗田,科創板的發行和表現很受關注,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新股市場的波動。多家券商表示,科創板構建了市場化的發行承銷機制,未來推動發揮核心專業機構的定價能力,引入更多長期資金,相信發行機制會更加穩定。

中金公司投行執行負責人、投行深圳總部負責人龍亮表示,科創板開市和註冊制實施以來,從發行端看,科創板堅持市場化導向的發行定價,構建了市場化發行承銷機制。

興業證券表示,自2021年9月份科創板詢價新規實施後後,科創板IPO平均發行市盈率走高,新股破發率一度提升,打新收益率回落,但市場很快實現自發調節,發行市盈率回落,破發率降低。

龍亮認為,伴隨科創板新股詢價制度進一步完善,買賣雙方博弈逐步迴歸均衡,IPO市場新股後市破發比例有所上升。發行配售方面,雖然已向機構投資者傾斜,但單個投資者獲配量仍相對較低,投資者報價“博入圍”心態仍然存在,對基本面研究和分析的重視程度不足;後市交易方面,投資者多持短期交易心態。

國元證券相關人士表示,註冊制改革以來,科創板採取市場化的詢價制度,基本符合市場預期。隨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場的變化,實踐中也出現過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比如參與配售的詢價機構則往往在新股上市後迅速落袋為安,並未能有效“扮演”長期投資者的“角色”。

國元證券相關人士表示,新股發行定價是多方市場主體動態博弈直至價格均衡的過程,建議主管部門對科創板股票發行承銷進行全過程監管,發現問題及時疏導,促進博弈均衡,提高發行效率。

龍亮也表示,投資銀行應充分發揮積極作用,維護新股發行市場穩定。一是推動核心機構發揮定價作用。頭部公募基金、保險機構的投研和定價能力相對更加成熟,投資銀行應加強與頭部機構的溝通交流,更多依靠核心投資者的專業報價實現審慎合理定價。二是積極引導長期資金入市,增加權益配置,助推資本市場穩定、高質量發展。

興業證券則建議,可以探索適度放開承銷商的自主配售權,在分類配售的基礎上,允許主承銷商對於具有長期良好合作關係的機構提高配售比例,更大限度地向較高質量的中長期投資者配售。

中銀證券非銀分析師張天愉也表示,科創板定價能力和制度正不斷完善。未來新股發行定價能力,有望隨着機制的進一步優化、本土投行定價能力的增強、外資機構投資者、國際券商投行等的加入而持續提升。

科創板做市商機制呼之欲出

券商“搶灘”試驗田

中國基金報記者 閆晶瀅

正值科創板三週年之際,做市商機制呼之欲出。

近期,上交所發佈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規則及配套業務指南,對科創板做市交易業務作出更加具體細化的交易和監管安排。上交所指出,當前引入做市商機制有助於進一步提升科創板股票流動性、增強市場韌性,更好推進板塊建設。

今年5月,證監會發布《證券公司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試點規定》,符合條件的證券公司可以按照要求向證監會申請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試點資格。近期,十餘家上市券商接連公佈擬申請科創板做市商試點資格的方案及進度,意在佔領科創板做市的新賽道。

做市服務將採用備案制

科創板做市業務,最重要的當然是做市商。根據《實施細則》,科創板股票做市服務申請採用備案制,取得上市證券做市交易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經向上交所備案,可為具體的科創板股票提供做市服務。

其中,鼓勵具備上市證券做市交易業務資格的科創板股票保薦機構,或者實際控制該保薦機構的證券公司,在持續督導期間為其保薦的科創板股票提供做市服務。

另外,做市商開展做市交易業務,應當使用做市專用證券賬户,並報上交所備案。在資金方面,做市商應當使用自有資金開展做市交易業務。做市商通過專用賬户持有的股份,參照自營持有股票,納入證券公司持有同一上市公司股份數量合併計算,適用權益變動披露及短線交易等相關規定。做市商通過專用賬户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應不超過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的5%。

與此同時,上交所根據做市指標、做市績效與監管合規情況,定期對做市商做市服務進行評價,對做市商的服務評價分為AA、A、B、C、D 5個檔次。在出現負面情形之時,上交所可終止做市商特定或全部科創板股票做市業務。而對於“表現好”的做市商,上交所可以根據做市商特定科創板股票月度做市評價結果,對積極履行做市義務的做市商給予適當減免交易費用等措施。

上交所指出,在科創板引入做市商機制,是進一步發揮科創板改革“試驗田”作用的有益嘗試。下一步,上交所將在證監會的指導下,積極推進科創板做市商機制相關工作,全力保障試點平穩有序落地,持續推動科創板市場高質量發展。

十餘家券商“搶灘”申請

2022年5月,證監會發布《證券公司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試點規定》。哪些券商有望分到“第一杯羹”,隨即成為業內關注重點。

對於首批試點證券公司,證監會曾提出十項要求,包括自營業務資格、風控指標符合標準等。其中,近12個月淨資本持續不低於100億元、最近三年分類評級在A類A級(含)以上兩項為“硬指標”。據測算,同時符合上述兩項指標的券商約有26家。

據悉,今年1月,上交所曾邀請28家證券公司就關於開展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進行了動員及交流,各家券商均對參與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表達了積極意願。鑑於該業務為行政許可事項,且涉及到營業執照、經營範圍變更等條款修改,需經董事會、股東大會等多方審議流程。基於此,各家券商也開始了緊鑼密鼓的籌備工作。

記者統計上市券商公告來看,目前至少已有14家上市券商公告稱擬申請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試點資格,包括中信證券、天風證券、招商證券、中信建投、銀河證券、國信證券、東方證券、方正證券、浙商證券、國金證券、東吳證券、財通證券、華泰證券、國泰君安等。

科創板做市商制度有何不同?據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報告顯示,對比部分以混合交易制度為主的海外資本市場和我國新三板市場而言,上交所對科創板做市商的資質要求更高,且允許買賣差價更低。做市商退出做市的條件高於納斯達克,但比新三板寬鬆。做市商制度有助於增強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證券公司能更好地對股票進行定價,進而引導市場價格向內在價值靠攏。

中銀證券非銀分析師張天愉也向記者表示,“本次試點准入門檻較高,大券商更易擴張做市業務規模,實現做市業務對業績的助益。”他表示,做市制度有助於改善科創板在50萬元交易門檻背景下流動性不足的問題,提升交易活躍度,豐富券商機構客户和中高淨值客户服務內容,盤活券商保薦業務跟投所持股票,帶來增量收入。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306 字。

轉載請註明: 最牛暴漲1281%!科創板三週年,未來走勢如何?券商最新研判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