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新空間為何要拓展

  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之下,2020年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投資的作用功不可沒。進入“十四五”發展新階段,我國經濟要繼續穩中求進,就需要進一步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在擴大有效投資、增強投資後勁的基礎上,不斷拓展投資新空間。

  對此,“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率,保持投資合理增長”。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所體制政策室主任吳亞平表示,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發展的基礎更加堅實了,但發展的條件已發生深刻變化。未來5年,穩投資將更加聚焦優化投資結構,更加強調在補短板、強弱項、惠民生等領域發力,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近年來,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總體水平還不是很高,在民生髮展、社會事業等領域還存在明顯短板,特別是此次疫情暴露出的公共衞生、物流體系、應急儲備等方面投資不足的情況較為普遍。此外,在全面推進城市更新改造、推動以縣為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等方面,也存在着明顯的投資不足。但短板也意味着潛力,專家表示,未來通過擴大有效投資來加快補齊短板,有望實現民生改善和經濟增長的雙贏。

  與傳統基礎設施相比,新型基礎設施領域藴含更多的投資機會。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儘管全球經濟發展面臨着諸多不確定性,但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引領的數字經濟發展已成為共識。下一步,擴大有效投資將進一步聚焦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據介紹,今年我國將出台“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為擴大有效投資畫出“施工圖”。

  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未來5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過程中,無論是加快突破“卡脖子”技術限制,還是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都離不開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而進一步鍛造產業供應鏈長板,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等,都存在着巨大的投資潛力。

  值得關注的是,“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規劃了川藏鐵路、星際探測、北斗產業化等102項重大工程項目,這當中既有引領未來發展的關鍵性重大攻關項目,也有世界級水平的基礎設施領域標誌性工程,還有直接關係民生的系列重大項目。

  “這些重大項目落地實施的過程,也是進一步拓展投資發展空間的過程,有助於促進投資的穩定增長和自身結構的優化調整。”吳亞平表示,未來要充分發揮重大工程項目強引擎和硬支撐的作用,為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提供有力保障。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未來仍將是我國穩投資的重要抓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我國經濟正處於轉型升級關鍵期,加大“兩新一重”投資,有利於調整經濟結構,符合轉型發展大趨勢,同時也為經濟平穩運行找到了新的增長點。

  投資的方向和重點,直接影響甚至決定了未來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對經濟運行的質量產生很大影響。“十四五”期間,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對於投資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加強調通過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的精準性和高效性。

  在盤活投資存量的同時,還要向改革要活力,力爭形成更多新的投資增量。專家表示,除發揮好政府投資的作用外,要靈活調動多方資金參與進來,通過深化投融資體制機制改革,提振包括民間投資、外資等在內的各類投資主體的市場信心,激發其參與經濟建設的內生動力,真正發揮出投資在穩增長中的關鍵作用。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80 字。

轉載請註明: 投資新空間為何要拓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