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債務壓頂、業績腰斬,登陸美股僅一年就退市,萬達體育怎麼了?

由 戚國慶 發佈於 財經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BT財經】(ID:btcjv1)

文/梓淇

繼新浪、搜狗之後,國內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體育上市公司、萬達集團旗下的萬達體育(NASDAQ:WSG)也跟上私有化腳步。

日前萬達體育宣佈,董事會已收到萬達體育傳媒(香港)控股通知,計劃收購其所有流通在外的A類普通股,包括代表A類普通股的美國存托股(ADS),收購價每股ADS現金2.5美元,或每股A類普通股1.67美元。

萬達體育登陸納斯達克不過一年,上市後股價連續走低,現在又宣佈退市,這個王健林一手打造的體育王國怎麼了?

快速增長下的高負債

靠地產起家的王健林,對體育一直情有獨鍾——早在1994年,萬達集團便涉足足球,正式入主大連足球俱樂部,繼而贊助中國足協、進軍歐洲足壇。可以説,萬達足球,對萬達地產品牌的早期推廣,發揮了十分關鍵的作用。

2015年,希望藉助體育完成公司轉型的萬達正式宣佈進軍體育板塊。萬達的體育產業由三部分組成:萬達自己舉辦的體育活動(從中收比賽費用、贊助費用和城市費用獲利)、觀賞性運動業務(通過競標、採購,買斷或支付佣金拿到體育賽事資源,再進行媒體版權、贊助招商等商業化處理,以此來獲取資金贊助)和數字媒體制作與解決方案。

王健林表示,做體育盈利是主要目標,“不看面子,只看銀子”,到2020年體育產業的淨利潤至少要做到10位數(10億),他甚至提出要在5年之內讓萬達的體育板塊上市。

憑藉雄厚的財力和30年做大萬達的信心,此後的“王首富”高調完成了一系列槓桿併購,包括入股馬競俱樂部、收購全球最大的體育營銷公司“盈方體育”(Infront)、買下美國世界鐵人公司(The IRONMAN Group)、拿下歐洲障礙賽主辦方XLETIX等。

大肆收購獲得賽事IP資源之餘,萬達還成為了國際足聯、國際籃聯、世界羽聯等體育組織的親密合作夥伴。那幾年,我們時常能在全球一些頂級賽事現場的顯眼位置看到萬達集團四個字。

2016年至2018年,萬達體育分別為集團貢獻了8.77億、9.55億和11.29億歐元的營收,毛利潤分別為2.77億、3.31億和3.65億歐元,毛利率分別達到31.6%、34.6%和32.4%。體育板塊儼然已經成為萬達集團重要的增長點。

不過,在萬達體育的頭上,始終懸着一把刀——鉅額債務。萬達體育的收購用的都是槓桿,而且大量購買賽事版權也帶來很高的債務負擔。

2017年,公司負債率高達103.26%。2017和2018年,萬達體育的負債總額分別為18.82億歐元和18.92億歐元,總資產分別為18.22億歐元和18.83億歐元,資產負債率已超過100%。2019年一季度,萬達體育在營收增長的情況下,毛利潤和毛利率同比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並出現了863.6萬歐元的淨虧損,資產負債率為83.93%,雖有所下降仍在高位。

2019年7月,萬達體育登陸納斯達克,公司用籌集到的資金償還了一部分當初巨資收購時的貸款。

不過,資本市場顯然很在意萬達體育的高負債問題,上市前認購公司股票的熱情明顯不足,迫使萬達體育兩度下調股票定價和發行規模,發行價由12美元~15美元最終降至8美元,融資額不足2億美元。上市首日又以6美元破發開盤,當天股價暴跌35.5%,隨後價格一路走低,到今天已經跌至2美元水平。

營收暴跌被迫變賣核心資產

萬達體育的業務,主要由瑞士盈方和美國世界鐵人這兩家海外公司支撐,萬達並沒有培育多少自有體育IP,使得萬達體育在國內體育行業的存在感並不突出。而且,收購來的諸如鐵人三項賽事,短期內也無法在國內形成規模。

另外,業界反映萬達做體育產業有時候並不按“行業規矩”行事。比如,萬達體育的賽事產品不以市場價賣,一項僅2000人蔘加的自有IP賽事,還沒有轉播,贊助費卻要價數百萬,並不符合體育營銷的市場規律。

王健林曾説,體育公司的精力要放在自有IP賽事上,要把中國區作為體育產業的增長極。“王首富”顯然也意識到了短板所在,但這種局面至今也沒有太大改變。

由於體育行業的週期性,國際大型體育賽事通常安排在偶數年份,所以2020年本來是萬達體育有望業績爆發的一年。不幸的是,新冠疫情在全球大流行,包括奧運會、NBA、馬拉松在內的各項國際體育賽事停擺,95%收入來自海外的萬達體育頓時失去了資金支柱。在國內,一季度萬達體育只舉行了兩次大眾參與賽事,營收慘淡可想而知。

由於資金窘迫,短期債務壓力太大,今年3月萬達體育以7.3億美元的價格將三大核心資產之一的世界鐵人公司出售給了Advance公司,當年6.5億美元收購世界鐵人公司的美談就此結束。

9月1日公佈的萬達體育中期報顯示,上半年萬達體育營收2.154億歐元,較2019年同期減半,已經連續兩個季度出現營收大幅度下滑,其中第二季度總收入為5180萬歐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約75%。

萬達體育在公告中稱,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在第二季度沒有舉辦大眾參與型賽事活動,收入下降。

不僅如此,萬達體育也沒有給出第三季度和全年的業績指引。對此,萬達體育的發言人解釋稱,由於無法判斷此前因疫情停擺的體育賽事何時以及如何恢復,公司很難對今年的情況給出一個直接看法,而且第三季度傳統上是一個淡季,體育俱樂部以及聯盟都在休假,再加上此次公共衞生事件的影響,如果預期的賽事能重開,第四季度會比第三季度要好。

但在外人看來,萬達體育無論如何也是無法達成今年的業績目標了。因此有人猜測,這次萬達體育退市,跟它目前糟糕的股價和經營業績可能有一定關係。

不排除國內上市的可能

不僅如此,有業內分析認為,此次萬達集團把萬達體育私有化,背後還有集團推動輕資產化戰略的考量。

在國家要求去槓桿、去債務的市場大環境下,2017年萬達啓動了輕資產戰略轉型,通過出售文旅和酒店項目,集團一次性出清重資產業務,隨後萬達旗下各業務板塊開始全面轉向品牌和管理輸出。

比如萬達酒管,目前持有包含融創、富力等多家公司旗下上百家酒店的管理權,是行業知名的酒店管理公司,近3年開業的酒店也全部為輕資產項目。萬達文化集團旗下的萬達電影,也已經全面放開院線加盟制,輸出品牌和價值管理。

再比如萬達商管,兩年前從萬達商業分拆獨立後專門從事商業物業的管理,不再介入拿地、建設、物業開發等重資產環節,只輸出品牌,負責設計、建設與運營,並分得收益。今年9月28日,萬達商管宣佈從2021年開始不再發展重資產,即不再投資持有萬達廣場物業,成為真正的物業管理服務公司,全面實施輕資產戰略。

萬達體育實際上也屬於輕資產項目,因此有分析認為,這次集團將萬達體育私有化,是加快輕資產戰略落地實施的一部分。

此外,鑑於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體育市場仍處於上升期,加之旗下盈方體育在足球項目的營銷能力無人可及(盈方是國際足聯合作夥伴,代表其發放2022年世界盃在亞洲區的核心權益),以及萬達掌握了冬季體育全球最具優勢的核心資源(代理了除國際滑冰聯合會之外的所有冬奧會項目所歸屬的國際體育協會),外界認為,萬達體育今後仍然可以享受巨大的市場紅利,並且不排除未來王健林讓萬達體育在香港或A股上市的可能。屆時,公司的股價或許會有不一樣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