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就中國部分城市停電限電措施提出疑問,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回應道:“一段時間以來,中國的用電的確在增長。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經濟增長帶來了用電的增長,二是電採暖的需求大幅上升導致了用電的增長。中國總體的電力供應能力是有保障的,不必為中國的電力供需感到擔憂。”對外媒質疑聲音做出有力回擊。
1月以來,受寒潮影響,全國電力需求大幅上升。國家能源局表示,正在多措並舉做好電力保供工作,充分發揮保供日調度機制作用,加強協調調度,從供需兩側發力,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保煤、保氣、保電。目前全國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全國能源供需形勢總體平穩,安全風險可控,能源供給和保障尤其是電力供應能夠滿足要求。為確保全國電力供給正常,電網建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巨型水電站和“風”、“光”電站一南一北,構築起了中國電網的強大支撐。
我國西南地區水電資源豐富,其中,白鶴灘、洛溪渡、烏東德水電站建成後將分別是世界第二、第三、第七大水電站。截至2018年年末,四川水電裝機容量達到4184萬千瓦,全年水電發電量 3249 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7%,超過越南全年發電量。
2020年12月19日,全球最大的在建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的首個主體工程順利完工,預計建成後年均發電量將達到624.43億千瓦時,接近越南全國發電量的1/3。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也在建設中,建成後,這條跨越5個省市、長達2087公里的電力“大動脈”,將把白鶴灘水電站的清潔水電,“西電東送”至江蘇、浙江等地。
與此同時,“風”“光”發電也在同步發力。2013年到2019年間,西藏、新疆、寧夏、青海全社會用電量分別增長了153.2%、86.2%、33.6%、5.9%。點亮了“胡煥庸線”以西地區黑夜的,其實很大程度上是白日裏充足的光照資源。近年來,我國的集中式光伏電站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到2018年,中國的光伏發電產能就已經達到了印度的近10倍之多。在2019年,已有19個省能夠實現光伏發電成本與煤電打平,光伏發電成本在以近20%的速度降低。
“風”“光”電站也在通過“清潔外送”源源不斷地為其他電力負荷集中地區提供支持。截至2020年12月31日,寧夏電網累計外送電量超790億千瓦時,逆勢增長超18%,區內售電量703.79億千瓦時,外送電量超區內售電量,寧夏也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外送電量大於內供的省級電網。
除“基建狂魔”打造的電網外,中國回應的底氣還在於優質的電力營商環境。國家電網推行環節少、時間短、服務優的辦電新模式,讓客户更好地“獲得電力”。此外,還通過加大配電網不停電作業裝備配置投入,大力提升配電網不停電作業能力,加快推進配電自動化建設,加強配電自動化與配電網網架統籌規劃,釆取“主站一體化、終端和通信差異化”的模式,全面建設新一代配電自動化系統。這些舉措極大程度提高了辦電效率,同時也提升了電力可靠性指標。在中國,近幾十年不但沒有發生大面積停電事故,而且電網安全運行水平、供電可靠性均居世界前列。電網的可靠保障,將繼續支撐前行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