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在業界較有影響力的一些機構發佈報告顯示,儘管投資環境存在壓力,但是美國和歐洲企業對中國的投資意願不減。
上海美國商會公佈調查顯示,在340多個受訪成員企業中,約92%的受訪者表示,將繼續在中國經營。在中國擁有或外包製造業務的200多家受訪企業中,有70.6%表示不會將生產環節遷出中國。
美國中國總商會《2020年在美中資企業商業調查報告》顯示,95%的受訪中企沒有計劃撤出美國市場,70%的受訪企業沒有計劃取消或推遲在美投資。
中國歐盟商會對中國的所有歐洲企業進行了商業信心調查,據《商業信心調查2020》提供的數據顯示,有62%的歐盟企業表示希望中國進一步擴大歐盟企業准入份額,和中國企業合作,繼續增加對華投資。中國歐盟商會會長約爾格·武德克對媒體表示,歐盟企業沒有想過要撤出中國市場。
普華永道美國公司市場分析部中國分析業務負責人克雷格·斯特龍貝爾在美國中國總商會舉辦的視頻對話活動上也表示,中美兩國企業願意在對方市場繼續經營。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網站援引高盛公司的一份報告顯示,半導體設備和材料以及醫療保健領域的大多數公司實際上正擴大在中國的生產。
美歐企業為何難解中國情結?
美國《華爾街日報》日前發表文章表示,在疫情影響下的不少美國企業這幾個月從中國市場獲益不少,獲得了寶貴的“喘息期”。以美國斯凱奇公司為例,公司首席運營官戴維·温伯格表示,中國提供了一個復甦、穩定、增長的模式。
在美國前駐華大使馬克斯·鮑卡斯看來,中國營商環境持續改善,更多的美國企業可以直接在華經營而不必設立合資企業。
武德克説,中國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連續四年縮減,這説明一切朝着正確的方向發展。歐洲企業已做好準備,用自身專業的知識技術充當中國發展轉型的催化劑,希望能協助中國不斷髮掘自身藴藏的巨大潛力。
高盛公司報告説,中國在製造業方面的總體優勢完好無損。“龐大的國內市場、完整的工業供應鏈和良好的基礎設施對外國製造業投資最具吸引力”。
已在上海建廠的美國特斯拉公司還計劃向亞洲其他市場和歐洲出口在中國製造的Model 3汽車零部件。
從海外人士的表述看,中國日益完善的政策、經營環境,開放的規模龐大的市場,完備的供應鏈和良好的基礎設施,對企業發展大有裨益。
當然,在世界大型經濟體間,各種差異和障礙也客觀存在。中國歐盟商會10日在線發佈的《歐盟企業在中國建議書2020/2021》就呼籲年底前對中歐《全面投資協定》達成做出大膽承諾,這將更多促進雙方的投資合作。
捨不得、離不開,這是歐美企業對中國的真實感受。他們需要的是更多對話,更多改革,更多合作關係的建立,真正有利於企業發展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