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Rickzhang
出品 | 子彈財經
12月8日,微博的歷史拉開了一個新的帷幕。
隨着港交所一聲鑼響,已經在美上市7年的微博正式掛牌港交所。當日,微博開盤價為256.2港元/股,以此計算總市值達600億港元。
雖然開盤破發,但後續資本進場,微博股價開始震盪上升。目前微博港股市和美股相當。按照12月7日美股收盤時微博股價計算,微博在美股的總市值是76.28億美元(約595億港元)。
此次二次上市,公司發售1100萬股公司A類普通股,包括550萬股新股份及550萬股銷售股份。全球發售初步包括香港公開發售的110萬股新股份及國際發售的990萬股發售股份,分別佔全球發售中發售股份總數的10%及90%。
實際上,此次微博股票在香港發售期表現還是讓很多機構投資者感到有些不可思議。“香港公開發售部分錄得超額認購1.67倍,一手中籤率47.24%,意味着個人投資者抽3手(60股)可穩獲一手;關鍵微博國際發售則錄得4.5倍超額認購”,香港知名投行分析師林曦對「子彈財經」表示,微博這樣的發售表現在當下香港股市不景氣的背景下,顯得非常亮眼。
“週二美股出現上漲趨勢,但港股只上漲了不到300點”,林曦認為受最近國際經濟形勢和投資市場變幻莫測的影響,當下港股處於一個低潮期,“據我所知已有兩隻醫療器械的股票緊急推遲了IPO上市的時間,在這種情況下,微博依然可以獲取這麼高的認購率,説明投資人對其的看好還是非常明顯。”
而對於一直在不斷變化中的微博來説,此次回港上市,只不過是在一個正確的時間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罷了。當然,因為12年前出現的微博是中國最早的社交媒體平台,所以此次重新在香港上市引發一些媒體關注。
很多人特別想知道的是,按理説互聯網用户喜新厭舊,為什麼已經12歲的微博在香港上市還能拿到這麼高的股價?
對此,微博的管理層有着清晰的認知。二次上市當日,微博首席執行官王高飛表示,“我們對公司發展非常有信心,也更關注長期價值。”
1、微博的長期主義知名企業管理學家德魯克在研究企業的經營理論的時候,提出了組織與社會之間的關係,他其實是站在社會學角度來看組織。
在他眼中,“沒有一個組織能夠獨立的存在,並以自身的存在作為目的,每個組織都是社會的一個器官,而且也是為了社會而存在。”
因此,當企業能實現跟社會、行業、員工甚至整個科技進步共生時,自然可以給顧客創造一個超越行業自身能產生的更大價值。
實際上,微博歷經12年的發展依然還在主流社交媒體行列,靠的就是這家企業對於長期主義發展觀的堅持。
從2009年微博董事長曹國偉停掉了一款名為“朋友”的社交產品的研發,其中一部分功能成為了微博的雛形,哪怕在社交媒體各種新的理論層出不窮,商業模式千變萬化的當下,微博管理團隊也依然清楚自己的位置,確信互聯網用户需要一個能夠自己主動發表見解,並通過信息傳播找到志同道合者的社交媒體平台。
這其實就是微博對於自身內容長期的發展定義。
正是基於不斷幫助用户提升發佈積極性健康向上內容和尋找志同道合朋友的能力,已經12歲的微博積累了龐大的用户羣。2021年9月,微博月活躍用户已達5.73億,平均日活躍用户為2.48億。平均日活躍用户佔月活躍用户的比例一直維持在43%。
因此,雖然近些年抖快等新平台的崛起,給微博在流量方面帶來一定壓力,但從數據來看,微博仍是不少頭部博主的重要戰場。博主在微博平台和粉絲們保持着親密關係,因為微博賬號更具人格化,具有長期投資的價值。正如紅人節期間,多位頭部博主表示,微博是一張更有含金量的社交“名片”。
圖 / 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關鍵,微博特別重視內容健康化。
從2020年開始,微博就逐漸清理飯圈,建立更加健康的內容生態。僅2021年三季度,微博飯圈專項共清理違規微博近5萬條,清朗行動專項永久封禁違規賬號1175個,未成年保護專項處置違規賬户18萬餘個。
同時調整熱搜規則,降低娛樂內容的佔比,目前已經從去年的30-40%降至25%左右,並提升了熱搜內容的多元化。
對此,在招股書中微博方面坦言,本季度政策措施的調整對娛樂、新聞資訊領域流量有一定的影響,但長遠來看,治理措施將推動平台與文娛行業共同走向良性發展,平台內容生態與氛圍的改善將大大提高用户體驗。
正是因為具有這樣長期的發展觀和社會責任感,以及對內容的嚴格要求,讓微博形成了一個非常健康的內容生態。
而且,在廣告用户取捨上,微博也堅定長期主義的發展觀,不僅是為了合規,而且為了更穩健地發展。
但正因為有這樣嚴謹健康的內容生態和客户取捨,微博得到了一個健康發展的環境,最終促進了微博業績的增長。根據招股書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0年微博的收入按26.7%的複合年增長率錄得增長,經營利潤率從2016年的21.5%提高至2020年的30.0%。
從這個角度説,微博現在能在資本市場獲得這樣的認可,就在於微博一直對長期主義發展觀堅持,所以能體現出更合規和更可持續的發展。
2、Z世代的微博長期主義的堅定踐行者,不是依據眼前利益去做決策,而是更多地將企業的社會責任與經營過程相結合,通過符合社會發展期望的長期目標確定,來推動企業發展。
微博早早在Z世代羣體佈局體現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思路。因為預測到新消費趨勢的變化和主力互聯網用户的迭代,微博從內容和興趣方面的佈局,最終讓Z世代成為微博的核心用户。
招股書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6月,微博月活躍用户中有超過75%屬於Z世代,即1990年或之後出生的一代。
實際上,微博既是一個實時消息的媒體屬性,也是一個以興趣內容為紐帶的社交屬性相結合的平台。正是因為兩者兼具,才使得目前微博成為Z世代最活躍的社交媒體空間。
原因很簡單,Z世代的社交需求是線上線下統一的。他們因為興趣發表看法和提出意見的目的,不是在看法與意見本身。在他們眼中,網絡熱點事件發生後的討論,更多的時候是對自己有相同感受族羣的一個區分。人畢竟是羣體動物,找到這樣的一個志同道合羣體之後,這些消費者迫切想通過符號化的行為來表示身份認同。
圖 / 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而微博恰恰能滿足他們在網絡發聲後還要延伸社交的這種需求,每一個意見和建議被Z世代用户提出以後,與他有相同價值觀和認同感的用户就會得到這個信息,並轉發給他認為應該收到信息的志同道合者。
另外,微博能成為Z世代首選的社交媒體平台之一,基礎在於微博的關係分發這個信息傳遞特點。
畢竟,各個平台內容分發機制目的是高效的連接人與信息,並讓合適的人看到合適的信息。而微博恰恰是一個把社交屬性做到極致的內容分發平台。與其他平台一樣的推薦流之外,微博注重關係分發原則,依託關係鏈機制進行內容的擴散。
這不光形成了信息的傳播鏈,也為第一個提出這個信息的用户帶來了屬於相同價值觀認同的網絡朋友圈。
當然,另一方面瞄向這些Z世代用户羣體,微博也在探索Z世代興趣沉澱的內容生態。
招股書披露,2021年6月,微博擁有名人、明星與娛樂、幽默、媒體、綜藝與電視節目、時尚、美妝、金融和遊戲等46個垂直領域內容,其中28個垂直領域內容在2021年6月的月瀏覽量均超過100億次。隨着對垂直領域的大力投入和深度運營,遊戲、體育等領域也逐漸打開微博新的增長空間。
垂直領域的建設吸引了多元化的內容生產者。2021年6月,微博平台上月活躍內容創作者已達4190萬人。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在夯實原有圖文內容 “壁壘”的同時,微博緊抓視頻、直播等趨勢進一步擴大內容生態優勢,視頻內容生產者和日均觀看視頻用户數均不斷增長。
關鍵,因為需要保證可持續發展才尋找新的穩定用户羣,這樣的出發點卻讓微博成為Z世代的核心社交媒體平台,同時也因此成為最懂Z世代消費心理的社交平台之一,從而為自己主營的廣告和其他業務帶來新的機遇。
3、產品與未來作為把世界排名倒數英國自行車隊帶到囊括全球近6成各種大賽冠軍的金牌教頭,戴夫·佈雷斯福德在2003年跳槽到了英國國家自行車隊擔任教練,提出了著名的“邊際增益理論”。
“我們遵循這樣一條原則:把騎自行車有關的環節拆解,把每個分解出來的部分都改進1%,彙總起來之後,整體就會得到顯著提高。”
這是長期主義的一個核心,戰略是看長期的,但工作要認真一步一步的進行。
而如何利用長期主義發展觀和Z世代核心社交媒體的定位推動微博的可持續發展,其實就是微博CEO王高飛提出的“熱點+社交”模式。也就是所謂的微博通過熱點事件吸引用户進入,再借助社交關係提升消費頻次,然後通過視頻號提升留存能力。這也將成為微博未來兩年發展的核心思路。
實際上,正因為超過75%的經常使用微博用户都是Z世代人羣,這讓微博成為最懂Z世代網絡閲讀習慣和想法的社交媒體平台。
與其他一些平台單純就是賣流量的廣告操作方式不同,堅持長期主義發展觀的微博,同時又有廣大Z世代用户的支持,使它可以逐漸從投放類廣告向提供營銷解決綜合解決方案轉移。
圖 / 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微博廣告業務快速增長得益於公司在廣告領域強化品效合一營銷能力。2021年第三季度,微博廣告和營銷營收為5.376億美元,同比增長29%。
當然,這也讓微博帶上了廣告收入佔比過高的帽子。可實際情況是,國際頭部的互聯網三巨頭,Google、Meta、亞馬遜,廣告的收入佔據着半壁江山,他們都是市值萬億美元的公司(Meta市值摺合人民幣約5.8萬億元)。
因為根據傳播學的原理,凡是能最大化和最快速觸及市場消費者的實體,都是企業廣告業務最應該選擇的投放對象。所以,不管是最早的媒體還是現在的社交媒體平台,因為受眾人數的數量集和觸達率,廣告都是主營業務。
微博也已經意識到營收方面需要進行一些調整,開始加大會員服務以及遊戲等其他業務發展的力度。比如視頻號,2021年三季度,微博視頻號開通規模突破兩千萬。比如遊戲,目前微博平台遊戲頭部用户月閲讀量超300億,微博電競選手覆蓋率達95%以上。
作為一個社交媒體平台,靠的就是用户之間信息的交流。因此微博把對於用户的服務看得非常重。而做好對於用户的服務,恰恰變成了微博長期主義發展觀的一個體現。
在頭部泛文化類博客“隨機波動”於11月更新的節目中,幾位媒體人從社會學、政治學以及個人體驗出發,嘗試反思與拆解社交網絡的魔魅之處,並追問:“我們能想象一個比微博更好的社交媒體嗎?”最終他們在節目的序言中寫道:“我們還沒有能力發明出任何替代品”。
原因就在於,微博現在的商業模式是一個長期主義發展觀帶來的正向循環,而從目前微博赴港上市IPO文件相應財務數據可以看出,這個循環也只是剛剛開始。
因此,毫不誇張地説,12歲的微博還正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