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今天(9月22日),中國首批架空式糧食氣膜倉正式投運。什麼是氣膜倉?它和傳統糧倉有什麼區別呢?一起跟隨總枱央視記者去探訪一下。
總枱央視記者 古峻嶺:在我身後,中國首批架空式糧食氣膜倉剛剛順利完成裝糧壓倉工作,正式投入使用,3萬噸大豆成為了它的首批住户。這些氣膜倉每個倉體直徑23米,高度更是超過了36米,一個倉就可儲糧7500噸,可以滿足7萬人一年的口糧供應。説到氣膜,它可不只是一個大氣球而已,它的最外層是氣膜層,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氣密和防水性能,中間還有一層厚厚的保温層,而最內部則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可以起到強力的支撐作用。
我現在是在氣膜倉的頂部,此刻倉外的温度是30℃左右,我們再到倉內看一下。一進來就感覺倉裏邊一股涼氣襲人,我們來看這個温度計上顯示此刻的温度大概是在22℃,也就是説倉內外的温差有8℃左右,保温性能還是非常明顯的。
從倉頂進入糧倉的內部,此刻大家可以看到我的上方已經是這36米氣膜倉的穹頂了。從這個糧倉的剖面模型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就代表着23米的糧堆了,此刻我就站在它表面的這個位置。從我站立的地方往下,有23米的糧堆。我們看到整個糧倉均勻地分佈着25根這樣藍色的多功能電纜,每根電纜上均勻地分佈着14個傳感器,整個糧倉就有350個。這些電纜深深地扎入糧堆的底部,確保所有的糧食都時刻處於最佳的儲存環境。
中儲糧成都儲藏院工程師 薛飛:目前,糧食行業主流的儲備倉型有高大平房倉、淺圓倉等。糧食氣膜倉在保温隔熱、氣密性能等方面是明顯優於這些傳統倉型的。糧食在氣膜倉裏面儲備,可以實現保質減損的效果。糧食在氣膜倉裏面儲備一個完整的週期之後,糧食品質會顯著優於在傳統儲備倉裏的糧食的品質。如果把傳統糧倉的儲糧方式比作給糧食穿了一件普通的棉衣,那麼氣膜倉就好比給它換了一件高檔的羽絨服,各項性能都會顯著提升。
氣膜倉是如何建成的?
接下來,我們通過一段三維動畫詳細瞭解儲糧氣膜倉建設和糧食入庫儲藏的全過程。
在建造架空式糧食氣膜倉時,第一步是建造基礎和澆築氣膜倉架空平台,用於承受糧食和倉體自身的荷載。第二步是展膜和吹膜,將膜材鋪開後持續向膜內鼓入空氣,厚1毫米、重4噸多的高分子膜材就會像吹氣球一樣被吹起來,這就是糧食氣膜倉的最外層。膜材作為第5代建材,具有防水防潮、反射陽光的優點。接下來,施工人員會在膜材內部進行倉體保温層的噴塗。最後一步就是進行鋼筋混凝土結構層的施工,綁紮好鋼筋後進行混凝土噴射,這層結構將有效承受糧堆給垂直倉壁施加的巨大側壓力。
在外膜充氣成型後,整個施工過程都在膜內進行,施工過程機械化程度高、安全環保,幾乎不受環境和天氣影響。
氣膜倉建好了,再來看入庫過程。糧食通過集裝箱運送到庫,經過質量檢測、上磅稱量後,車輛會到指定卸糧區卸糧。隨着箱體緩緩抬升,糧食自流進入地下卸糧坑,並經過第一次提升清除雜質,之後的糧食會經過第二次提升,通過緊閉的輸送設備進入提升塔,將糧食提升至30多米高的氣膜倉頂部。
倉內頂部安裝的布料器能讓大豆入倉時均勻、分散下落,減少糧食的自動分級和雜質的聚集,更有利於後續的安全保管。
在裝糧過程中,因糧食自流等原因會在倉內形成多個錐形糧面,糧面不平整將會給後期的安全儲存增加難度,因此,倉房裝滿之後,保管員會及時開展糧面平整工作,達到“平如鏡”的標準,為接下來的通風降温等儲糧工藝應用做好準備。
儲糧氣膜倉技術源自煤炭倉儲創新
這樣白胖萌萌的新型糧倉是怎麼研發出來的,它的創意又是從何而來的呢?記者追根溯源,找到了這個氣膜倉技術的“孃家”中煤集團,來一探究竟。
總枱央視記者 古峻嶺:你能相信嗎,存儲糧食的氣膜倉,它的技術其實是源自於煤炭倉儲的創新成果。這就是糧食氣膜倉的一個微縮版的模擬實驗倉,它主要是用於膜材的承壓和結構承載能力的研究。在測試階段,特意在它這個半球狀的頂部壓上了25噸重的沙袋,按照1:10的比例推算,真實的氣膜倉的頂部可以承受250噸的重壓。
這裏還有這種大跨度扁平狀的倉型,以及這邊半球狀和橢圓形的這種倉型,用於測試和驗證不同形狀結構的可靠性。
通過這個模型,我們可以看到它的最外層白色的就是它的膜材層,它能起到非常好的反射陽光以及防雨防水性能。充氣成型之後,在膜材層的內部就噴上這種黃色的泡沫保温層,能夠起到非常好的保温作用。最裏邊就是灰色的鋼筋混凝土層,在整個施工過程中省卻了搭腳手架的環節,而且也不受天氣,比如颳風、雨雪天氣因素的干擾,整個施工過程既快捷又方便。
中煤建安集團市場開發部 閆志敏:我們可以看到,在這種氣膜倉結構的內部結構是無樑無柱,沒有一根柱子,沒有一根梁支撐着這個結構。這種氣膜倉主要應用在體育場館、會議中心、電影院等這種大跨度的建築結構當中。
雖然建設糧食氣膜倉的技術是源自煤炭儲存倉房的創新技術,但它跟煤炭的倉房儲存的物品還是非常不一樣的。
中儲糧成都儲藏院工程師 薛飛:和煤倉相比,糧食氣膜倉在保温隔熱性能、氣密性能、防水防潮性能等方面要高很多,畢竟糧食是要吃到嘴裏的,充分保證糧食的安全性。從煤倉到糧食氣膜倉的研發過程中,團隊先後突破了20餘項“卡脖子”的技術,取得了一項世界首創,實現了糧食儲備倉在綠色儲糧領域的重大技術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