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超募金額居前的新股 記者製圖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發行價高達557.8元/股,頂着“A股史上最貴新股”之名上市的禾邁股份,上市首日上漲29.98%,中一簽淨賺8.4萬元。而就在上市當晚,公司卻公告稱,擬拿出45億元閒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公司原本的上市募投項目包括智能製造基地建設等4個項目,合計擬投入資金5.58億元,誰知最終卻募集了55.78億元的資金,超募50億元。這樣一大筆超募資金,卻被公司拿來理財,引發網友激烈討論。
現代快報+記者 谷偉 實習生 徐薇
中一簽淨賺8.4萬,中信證券躺賺過億元
12月20日,禾邁股份正式登陸科創板上市。這隻刷新了A股發行價新高的股票備受市場關注。就在上週,發行價192.6元的醫藥巨頭百濟神州科創板上市首日“破發”16.42%,股民中一簽淨虧近1.6萬元。而禾邁股份發行價高達557.8元,發行市盈率高達225.94倍,股民中一簽需繳款28萬元。
禾邁股份主要從事光伏逆變器等電力變換設備和電氣成套設備的生產研發。在今年新能源行業市場火爆的背景下,禾邁股份在詢價中備受機構青睞,南方基金、易方達都報出了700元以上的高價。在近期新股破發頻現的環境下,禾邁股份如此高價發行,也嚇退了不少打新的股民。最終發行結果顯示,多達65.14萬股被“棄購”,由主承銷商中信證券包銷,包銷金額達3.63億元。
誰知上市當天,劇情又出乎大家的預料。禾邁股份當日盤中一度大漲近50%,最高漲至824元,收盤報725.01元,較發行價上漲29.98%。儘管漲幅不算驚人,但沒有破發就算幸事,並且由於超高的發行價,最終中一簽收益達到8.4萬元,仍然是不折不扣的“大肉籤”。那65萬股“棄購”的股民,可能要悔得腸子都青了。而“被迫”包銷的中信證券,則“躺賺”1.09億元。
當然,最大的贏家還得是禾邁股份及其大股東。上市首日,禾邁股份總市值達到290億元,而合計控制公司31.62%股份的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邵建雄,持股市值達到91.7億元。
拋45億元理財計劃,一年利息超去年淨利潤
讓不少投資者沒想到的是,就在上市當晚,禾邁股份居然拋出一份45億元的理財計劃。公司公告稱,當天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使用部分暫時閒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的議案》,同意公司及其子公司在保證不影響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實施、募集資金安全的前提下,使用最高不超過人民幣45億元的暫時閒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用於購買安全性高、流動性好、有保本約定的投資產品,使用期限不超過12個月。在前述額度及期限範圍內,公司及其子公司可以循環滾動使用。
禾邁股份本次發行1000萬股,原本計劃募集資金只有5.58億元,擬用於禾邁智能製造基地建設、儲能逆變器產業化、智能成套電氣設備升級建設等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誰知最終實際募集資金達到驚人的55.78億元,是原計劃的十倍,超募金額達到50億元。
但剛剛上市,公司就打算拿出其中的45億元用於理財,公告一出,股吧中就炸了鍋。“超募的錢買理財,這就是機構送的免費伙食”“上市籌資到底該多少才合理?募投需款才十分之一!”“資源浪費,有很多企業嗷嗷待哺”“這是典型的圈錢,錢到手又去理財”……
股民測算,45億元用來理財,如果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達到3%,一年就可淨賺1.35億元利息;如果年化收益率達到5%,一年可賺2.25億元利息。而禾邁股份2018年到2020年淨利潤分別為1586萬元、8054萬元、1.04億元。也就是説,超募資金理財的收益,就可以超過去年淨利潤。
今年約六成新股超募,專家:內部事情不應放大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完成發行的506只新股中,有302家出現超額募資,佔比約六成。其中兩隻超級大盤股中國電信和三峽能源分別超募479億元和227億元,禾邁股份超募50億元位居第三。
如此普遍的超募現象是否合理?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現代快報記者表示,註冊制改革主要的宗旨就是市場化,包括新股發行定價高低、募資多少,是投資者自願出價的結果。因此所謂IPO超募,其實是一種純粹的市場行為,反映了大家對於這家公司的預期,“所以IPO是否超募是個偽命題,資金當然是越多越好,既然大家願意把錢給它,我們既不要眼紅,也不要吃驚,也沒有必要去指責或者是責怪,因為這就是市場化改革的產物,是投資者的自我表達,我們必須要尊重它。”
在董登新看來,最關鍵的問題不在超募了多少,而是在於超募資金的使用是否符合投資人的利益,是否符合公司的利益,是否存在違法。在不違法違規的情況下,對於公司,有股東大會,有董事會,會有相應的決策程序,如何合法合理地使用IPO的募資,屬於企業內部的事情,不是股民需要操心的。“這個事情不必放大,我覺得我們過去對於新股超募的現象過多關注了,所謂超募資金的理財的問題,實際上隨着法治化進程的加快,企業治理、法人治理的不斷完善,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共有2300餘家上市公司曾購買理財產品,累計使用資金2.58萬億,相當一部分為閒置募集資金。這些躺在賬上的閒置募集資金除了拿來理財,還能如何使用才不至於浪費?有業內人士建議,可以考慮拿這些錢回購股票,或用於認購公募打新基金,再回到一級市場,以支持其他公司的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