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成立17年仍未進入盈利期 瑞泰人壽怎麼了?

由 老巧雲 發佈於 財經

成立於2004年,已有17年發展歷史的瑞泰人壽,在艱難維持了兩個年度的微薄盈利之後,再次陷入虧損。

隨着2020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的披露,瑞泰人壽去年全年經營狀況也隨之浮出水面,2020年全年,該公司實現保險業務收入8.11億元,同比增長22%;但淨利潤同比則由盈轉虧,為-0.98億元。核心及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159.21%,同比2019年末的205.71%下滑了46.5個百分點。

轉型失利 2020年由盈轉虧

公開資料顯示,瑞泰人壽成立於2004年1月,是第一家總部設在北京的合資壽險公司。該公司最初由瑞典斯堪的亞公共保險有限公司與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建立,雙方各自出資50%,註冊資本金為2億元人民幣。後經多次增資,註冊資本金提升至18.71億元。

一般而言,壽險公司由於開業之初成本較大,往往都處於虧損階段,需要經歷“7年負債”的考驗,方可達到盈虧平衡,並在之後進入盈利期。但瑞泰人壽的盈利之路卻相當漫長,在成立最初的十年裏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其兩位發起股東,也分別於2010年、2013年相繼退出, 2010年,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50%股權轉讓給國電資本控股有限公司。轉讓完成後,瑞泰人壽的股東變更為瑞典斯堪的亞公共保險有限公司和國電資本控股公司,中外雙方股東各持股50%。

2013年,瑞典斯堪的亞公共保險有限公司又將其持有的50%股權轉讓給耆衞人壽保險(南非)有限公司。轉讓完成後,瑞泰人壽的股東為耆衞人壽保險(南非)有限公司和國電資本控股有限公司,雙方各持股50%。目前瑞泰人壽仍維持這種股權結構。

直至成立後的第11年,即2015年底瑞泰人壽才因投資收益首次實現盈利,當年的淨利潤為1529.25萬元。然而,隨後的兩年,該公司又陷入虧損,2016年、2017年淨利潤分別為-6889萬元、-3712萬元。2018年、2019年瑞泰人壽又分別實現了194.86萬元、570.35萬元的盈利,但微薄的淨利潤最終沒有保住,在2020年再次陷入虧損。

實際上,瑞泰人壽在投連險領域屬於首吃螃蟹者。2004年至2007年,瑞泰人壽是當時國內唯一一家專攻投連險業務的保險公司,2008年該公司首次推出萬能險產品,隨後數年,其萬能險業務收入佔比不斷攀升,成為主要的業務收入來源。如2013年——2016年,瑞泰人壽規模保費收入分別為37.4億元、28.7億元、35億元和26.7億元。同期,其萬能險保費收入佔規模保費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3.7%、89.4%、57.8%和82%。

不過,由於萬能險被鼓吹的高收益弱化了保障功能,性質逐漸轉變為中短期理財產品,期限錯配等問題給險企帶來極大的流動性風險,甚至可能引發兑付危機,影響整個金融系統的穩定。自2016年起,監管開始加強對萬能險的監管,諸多萬能險業務被叫停,2017年初,監管層再次向各人身險公司下發業務分類自查整改的通知,重點還是萬能險,“134號文”等監管政策的出台和“保險姓保”等市場方向的引導進一步壓縮萬能險的發展空間。

在此背景之下,瑞泰人壽也不得不大幅縮減萬能險業務,2017年,該公司萬能險業務佔比隨即降至71.26%,其規模保費也大降48.33%,近乎腰斬。隨後,瑞泰人壽也開始掉轉船頭推動轉型,彼時該公司表示將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大力推動價值型、保障型產品銷售,迴歸“保險姓保”的要求,積極提升公司承保利潤水平。

董事長一職變動頻繁

但轉型還未見成效,瑞泰人壽的董事長一職又現變動。2020年12月29日,該公司公告稱,由陳景東擔任公司董事長,李陽不再擔任臨時負責人履行董事長職責。而這已經是國電資本控股2010年入股以來的第四位董事長,其高層人事變動不可謂不頻繁。

資料顯示,國電資本控股是國家能源投資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則是由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和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兩家企業合併重組而成,擁有煤炭、火電、新能源、水電、運輸、化工、科技環保、金融等8個產業板塊,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產公司、火力發電公司、風力發電公司和煤制油煤化工公司。

2010年國電資本控股入股時,出任瑞泰人壽董事長的是來自國電資本控股的總經理、黨組副書記邵國勇。彼時,邵國勇公開表示,在投資型保險的現有基礎上,瑞泰人壽將拓寬產品線,增加盈利渠道。未來,瑞泰人壽發展方向將在四個方面,即:發揮現有優勢,力推傳統險種,利用股東資源,面向市場發展。

但邵國勇提出的經營思路在當時並不奏效,2010年,瑞泰人壽原保險保費收入雖有13.5億元,但獨立賬户與保户儲金及投資款淨投入由2009年的2.45億元增長233%至8.19億元,投資連結產品收到的現金10.24億元,淨虧損8893萬元,隨後幾年該公司業績亦未有好轉。到2013年,瑞泰人壽萬能險業務佔規模保費收入的比例已經高達93.7%,也是在這一年,邵國勇離職。

2014年2月,原保監會核准楊建瑩擔任瑞泰人壽董事長職務,楊建瑩也來自國電資本控股。 楊建瑩就職期間提出,打造“精緻的、特色的、持續盈利的瑞泰人壽”的公司願景,即堅持差異化競爭,通過實現產品及業務轉型、組織和團隊重構、流程和系統再造、管理和制度創新等一系列舉措,探索出一條適合自身定位的差異化發展道路。但僅一年半以後的2015年6月,楊建瑩便不再擔任瑞泰人壽董事長職務。

2015年11月,原保監會核准張敏擔任瑞泰人壽的董事長,而張敏同樣來自國電資本控股。直到2020年4月,瑞泰人壽再次公告,張敏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由李陽擔任臨時負責人履行董事長職責。8個月後,也就是2020年12月29日,陳景東獲批擔任瑞泰人壽新一任董事長。

陳景東的履歷顯示,其2016年5月至2016年11月擔任國電資本控股總經理、黨組副書記;2016年11月至2020年1月擔任國電資本控股總經理、黨委副書記;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擔任國電資本控股董事長、黨委書記;2020年10至今擔任國家能源集團資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在業內人士看來,董事長頻繁更換對險企經營有着顯著影響。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研究員朱儁生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曾表示:“險企更換高管,對於公司來説是有一定影響的,畢竟每一任高管都有自己的經營思路和理念,而這些經營思路和理念要在公司實際經營當中體現出來也需要一段時間,這樣公司的整個發展戰略才有持續性。但如果這中間有變動的話,那就意味着公司的整個經營理念和思路都會做出相應的調整,也就會給公司的業務發展帶來波動,同時也會影響到公司一些核心能力的建設和培育。”

對於瑞泰人壽虧損的原因以及當前經營思路等問題,本報記者曾向該公司發去採訪函,並試圖聯繫該公司相關人士,但均未獲得回應。接下來,瑞泰人壽在新一任董事長的帶領下,能否成功轉型,走出困境,本報記者將持續關注。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