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報精華摘要:“最嚴新規”威力初顯 常態化退市預期增強

三大報精華摘要:“最嚴新規”威力初顯 常態化退市預期增強

2月4日,《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分別在頭版或重要位置刊登常態化退市預期增強的消息。

《中國證券報》刊文稱,專家表示,被納入《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進一步表明,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已上升為頂層設計。在把好“入口關”、暢通“出口關”政策導向下,2021年退市監管力度將繼續加強,確保退市改革落地見效,退市公司將繼續增多。

《上海證券報》文章指出,新規生效後,“踩線”公司數量不斷增加,這表明退市新規抓住了殼公司的痛點,發揮了效力。一旦市場認識到這類公司有很大的退市風險,相關公司股價可能會加速下跌。退市制度不斷優化的結果,是資金不斷流入績優公司,由此促進上市公司的優勝劣汰,完成市場自淨。投資者應認識到註冊制後殼資源不再稀缺的現實,儘早遠離績差公司。

《證券時報》在頭版刊登1580家深市公司預告2020年度業績的消息。截至2月1日,深市共1580家上市公司披露2020年度業績預告、快報或年報。從整體來看,深市上市公司總體表現平穩,展現出較強韌性,近八成公司實現盈利,六成以上業績同比增長。其中,創業板公司表現較好,淨利潤同比變動幅度在-14%至38%之間。

“三道紅線”利劍高懸,房企資金鍊迎大考。數據顯示,歷年1月均為房企債券融資高峯期,今年也不例外,但總體發債規模低於市場預期。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年1月房企境內外債券融資累計約1630億元,同比下降5.3%。專家表示,“三道紅線”威力開始顯現,房地產債券今年到期規模增多,對資金鍊帶來考驗。(中國證券報)

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勢頭明顯。受美元匯率走勢和國內資金利率變化等影響,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向波動加大。分析人士表示,短期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仍有升值空間,但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匯率運行雙邊波動可能性上升。專家預測,今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運行中樞水平在6.4左右。(中國證券報)

“二八現象”來了,新發基金降温苗頭扎眼。2月以來,新發基金降温苗頭悄然顯露,部分基金認購情況都不及預期,“二八現象”較為明顯。市場分析人士指出,投資者通過基金入市、新發基金為市場注入增量資金,應是一個緩慢的漸進過程,新發基金維持在適當節奏,對中長期投資和行業發展,會起到“細水長流”的效果。(中國證券報)

業績拖後腿,明星基金經理“愛股”遭棄。部分機構抱團的白馬股近期連續調整,給市場敲響警鐘。在業內人士看來,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上市公司業績已成為檢驗基金重倉股的試金石,不達預期或超預期都會帶來巨大影響。從交易數據看,機構加倉和拋售都有“不計成本”的態勢。(中國證券報)

中國平安去年淨利逾1430億元。2月3日晚間,中國平安發佈業績報告。2020年,公司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1394.70億元,同比增長4.9%;營運淨資產收益率(ROE)達19.5%;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30.99億元,同比下降4.2%。公司計劃向股東派發全年股息每股現金人民幣2.20元,同比增長7.3%。(中國證券報)

124家科創板公司披露業績預告,逾七成預喜。截至2月3日,科創板225家上市公司中,共有124家對2020年業績進行了預告,佔科創板公司總數的55.1%。其中,預喜88家,佔比70.97%。分行業來看,生物醫藥部分企業業績表現亮眼,計算機、電氣設備、電子板塊整體預喜率較高。值得注意的是,124家公司中有5家公司首虧,有12家公司續虧。(中國證券報)

市場情緒跌宕,“白馬失蹄”頻現,兩市逾3100只股票下挫。若以漲跌個股數量表徵“資金情緒”,則昨日A股市場明顯“興致不高”,多達3115只個股下跌,是今年以來第5次超過3000只。從今年以來前幾次下跌個股數超3000只的情況看,在個股大面積下挫並伴隨滬指回調後,大盤短期或現企穩跡象。臨近春節長假,部分資金無心戀戰,疊加業績披露期、機構調倉換股期,行情起伏跌宕。一些白馬股也躁動不安,在業績波動或資金分歧下屢現“閃崩”。但同時仍有龍頭股走勢堅挺,甚至繼續創出歷史新高。這些機構抱團的核心品種短期依然保持強勢。(上海證券報)

外資增持人民幣債券勢頭猛。中央結算公司最新發布的2021年1月債券託管量(按投資者)數據顯示,境外機構投資者的債券託管量大幅增長,1月境外機構債券託管面額為30567.75億元,同比上漲62.09%,相較上年末上漲5.96%。這是境外機構投資者連續第26個月增持中國債券。(上海證券報)

“散户起義”偃旗息鼓,美股投資重回基本面。隔夜美股市場上,以遊戲驛站為代表的WSB概念股全線下挫,美國散户們最新發動的“生物科技戰爭”也以失敗告終,白銀期價在暴跌後也迴歸正常波動。至此,美國散户炒作行情基本宣告結束。在業內看來,垃圾股股價大幅下跌意味着美股已經迴歸基本面,未來部分個股股價或有異常波動,但鑑於機構已經吸取此次教訓,“遊戲驛站”事件重演概率較小。(上海證券報)

央行貨幣政策:堅持穩字當頭,不左不右。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峯近日在《中國金融》上發表文章,他表示,做好2021年貨幣政策工作,重點是要深入理解穩健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的取向。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既要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也要避免“大水漫灌”。堅持“穩字當頭”,保持戰略定力,不左不右。(證券時報)

備戰春季行情,主動權益基金扎堆放開大額申購。日前一些基金開始鬆綁此前的限購措施,恢復1萬、5萬等金額以上的大額申購業務,其中不乏知名基金經理管理的績優產品。受訪人士認為,隨着流動性預期的修正,2月份將出現佈局春季行情的契機。權益基金在當前時點解綁大額申購限制是為了“補充彈藥”,以把握輪動、優化配置,謀劃春季行情的後半場。(證券時報)

逆市吸金17億元,股市震盪不改資金佈局熱情。開年漲勢如虹的港股市場,近期陷入震盪盤整。震盪中,資金借道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繼續佈局,港股ETF逆市吸金17億元。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港股市場短期調整不改長期投資價值,經過一定的調整和消化後,港股市場迎來結構性投資機會。(證券時報)

基金經理看大消費賽道:性價比仍有優勢,個股質量和確定性放首位。受益於對疫情的有效控制,2020年國內消費持續復甦,消費升級趨勢繼續演繹。同時,優質消費公司的估值也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對於今年一季度的消費行業投資,多位基金經理認為,消費仍然是當前A股性價比較高的板塊之一。考慮到市場估值確實不低,未來投資要把個股質量和確定性放在首位。(證券時報)

(謝玥整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61 字。

轉載請註明: 三大報精華摘要:“最嚴新規”威力初顯 常態化退市預期增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