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迎年度收官 年線收紅無懸念
記者 彭浩
編者按:
距離2020年收官只有4個交易日,A股各大指數年線收出一根中陽線已經沒有什麼懸念。對於即將到來的2021年,機構普遍持樂觀態度,其認為週期盈利驅動和海外資本流入有望帶領A股進入技術性牛市。
本週A股或挑戰3400點
剛剛過去的一週(12月21日至12月25日),上證綜指漲0.05% ,深證成指漲1.18%,創業板指漲2.16%,市場整體表現震盪,存在下探回升的企穩信號,但並未出現強勢走勢,反彈依然受阻。
行業方面,旅遊、航空、電器設備等漲幅居前,分別上漲13.26%、12.06%、8.86%;酒店餐飲、廣告包裝、電信運營等跌幅較大,分別下挫5.83%、5.58%、5.49%。整體來看,在經歷整理後白酒、軍工、新能源等板塊輪番表現,呈現風格分化,熱點輪動較快的市場特徵。
“年底A股缺乏一定方向感,走勢較為膠着,疊加未來4個交易日消息面較為平靜,因此維持震盪走勢的中性判斷。技術面上,滬指本週大概率重返3400點,創新高的概率不大,壓力位為3450點區域。”華龍證券研判。
國泰君安證券表示,年末A股或維持3100-3500點震盪格局,調整有限,遇到調整便是佈局良機。站在當下,隨着近期風險事件影響逐步淡化,國內經濟復甦進一步縱深,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有望企穩修復,疊加機構跨年配置的需求,看好春季躁動的結構行情。
近5年數據顯示,元旦前5個交易日中,A股市場無明顯趨勢,成交量較為清淡,整體以窄幅震盪為主,2015-2020年,滬指上漲3次、下跌3次;而元旦後5個交易日中,市場上漲概率較大,2015-2020年,滬指上漲5次、下跌3次。
2020年:個股呈結構性分化
距離2020年收官只有4個交易日了,A股各大指數年線收出一根中陽線已經沒有什麼懸念。
各大指數今年都有不錯的漲幅,創業板指年初至今上漲了58%,深證成指上漲了34%,上證指數也上漲了約11%。那麼,個股是否也一樣賺錢呢?其實不然。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3日,剔除今年上市的新股,在剩下的3744只個股中,A股年漲幅的中位數僅3.4%,並且有近1700只個股下跌,佔比約45%。這表明A股呈現出明顯的結構性分化,多數個股跑不贏指數。若以滬深300指數22.23%的漲幅為比較基準,僅1165只個股今年以來的漲幅跑贏了滬深300指數,佔比約三成。
在行業人士看來,“賽道”與“分化”是2020年A股的重要關鍵詞。“從行業ETF的淨值變化看,醫藥生物、食品飲料、半導體等行業的投資回報率名列前茅,成為令人羨慕的‘好賽道’。好賽道內的企業也獲得了高估值,根據中泰8月末測算,醫藥生物行業大市值股票的市盈率中位數為61.7倍,食品飲料行業為57.3倍。相比之下,‘差賽道’如銀行業這一指標為5.7倍;房地產業為6.9倍,均處在歷史估值水平的極低位置。”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説。
“2020年一些成長性企業受到了資本的追逐,也反映了註冊制之下,一些真正有活力有潛力的企業獲得了資本市場認可;同時,資金的支持也有利於科創企業未來的發展,為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帶來持續的動力。”重陽投資總裁王慶介紹。
2021年:或進入技術性牛市
展望2021年的A股走勢,機構普遍持樂觀態度。
中銀證券結合歷史上擴張後期的A股表現發現,多數情況下這一階段的市場行情由盈利主導,盈利因子對指數形成較大程度的正貢獻,考慮到2021年盈利大幅增長,週期盈利驅動和海外資本流入有望帶領A股進入技術性牛市。
中信證券認為,A股盈利明確好轉,打開行業輪動空間;貨幣財政迴歸常態,規劃落地催化主題;外部流動性依然寬鬆,國內流動性整體穩健等影響下,明年A股或吸引資金淨流入約7000億元。以此為基礎,預計2021年A股將經歷輪動慢漲期、平靜期、共振上行期“三部曲”。配置上建議緊扣行業景氣輪動,兼顧政策催化主題。
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分析,2021年更像迷你版2007年,目前市場賺錢效應較好,吸引增量資金入市,預計2020年全年資金淨流入1.5萬億元,2021年將超過2萬億元,牛市格局沒變,春季行情已在路上。
天風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徐彪將2021年的企業盈利狀況概括為“前高後低”和“V型態勢”,認為一季度很可能會出現開門紅,但二季度有可能開始走下坡路,在經歷二、三季度的調整後,年末則可能出現盈利上升的翹尾行情。
頭部核心資產將更受歡迎
近日,天風證券研報分析指出,當下是少部分公司的牛市,2020年賺估值彈性的錢,2021年賺業績確定性的錢。
指數大漲的2020年卻有近一半(45%)的個股下跌,中位數僅上漲3.4%。與此同時,許多低股價、低市值的股票越來越無人問津,每日成交額寥寥。
隨着註冊制的到來與A股股票數量的膨脹,個股走勢分化成為一種大趨勢。在一些個股身上,PB歷史分位的參考意義正在下降,有的公司估值高了還能再高,而一些績差公司的股價可能一路走低。
問題在於,未來該如何配置,是應該堅信龍頭公司將長期享受溢價,還是努力挖掘中小公司的逆襲機會?
天風證券的分析或許值得參考:從資金面的角度來説,中長期來看,主力增量仍然是公募基金和外資,其中公募基金的集中度明顯提升,全市場20%的頭部基金經理管理了80%的基金規模。資金向頭部專業管理人集中的趨勢(二八分化趨勢),將推動市場更加理性,業績確定性高的頭部核心資產將更受歡迎,同時小公司性價比下降,流動性折價越來越明顯。
從基本面的角度來説,2017年以來的歷次“危機”中,大型公司抗壓能力都優於中小公司,政策週期扁平化及控槓桿壓力下,傳統行業的中小企業“逆轉”難度加大。因此傳統行業中必須挑選能夠實現全球化的大公司或者是行業格局明顯優化的行業龍頭,只有景氣度爆發的細分行業小公司才可能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