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子公司資產規模TOP10大變臉,銀行系實力霸榜,易方達資本和博時資本險進前十
財聯社(北京,記者 陳俊嶺)訊,繼上月存續規模單月驟降千億後,10月基金子公司數據仍延續下跌趨勢——最新數據顯示,10月基金子公司存續資產規模36162億元,環比上月降469億元,續創歷史新低。
中基協公佈的最新一期私募資管產品備案月報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底,基金子公司存續資產管理規模36162億元,相比9月底的36631億元環比下降469億元。與此同時,基金子公司平均管理私募資管業務規模從9月份的476億元下降至10月份的470億元。
在經歷數年的規模縮水、行業洗牌後,基金子公司前二十名榜單也越來越呈現出“銀行系”一家獨大的格局,憑藉厚實的銀行股東背景和顯著的渠道優勢,這些基金子公司漸漸與跟隨者拉開了距離。
單月再跌469億,管理規模續創歷史新低
僅隔20天,中基協再次公佈了新一期的私募資管產品備案月報數據。然而,並沒有讓業內感到意外的是,基金子公司資產管理規模依然延續止跌,只不過從上月的驟降千億收窄至不足500億。
11月23日,中基協公佈了最新一期私募資管產品備案月報數據,截至2020年10月底,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業務規模合計17.10萬億元(不含社保基金、企業年金以及證券公司大集合),較上月底減少1276億元,減幅0.7%。
其中,基金子公司存續資產管理規模36162億元,佔比21.1%。對比2020年9月底的數據,10月基金子公司規模相比9月底的36631億元,環比下降469億元。
“基金子公司存續規模下跌仍在意料之中,我們關心的數據是新增備案產品的數量和結構。”北京一家基金子公司高管表示,他們早已對存量規模變化麻木,他們更關心新增備案的變量。
然而,10月份基金子公司的備案數據也難言樂觀。從產品備案情況看,2020年10月,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當月共備案私募資管產品911只,設立規模706.32億元。其中,基金子公司9月共備案資管產品126只產品,設立規模226.99億元。
顯而易見,基金子公司10月備案資管產品的數量和規模均比9月份有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在證券期貨經營機構中的佔比也從9月份的34.5%跌至10月份的32.1%。
不過,從產品管理方式看(不含證券公司私募子公司私募基金,含基金子公司),通道類產品規模繼續下降,主動管理類產品穩步增長。截至2020年10月底,通道類產品規模6.81萬億元,較上月底下降5.9%;主動管理類產品規模9.76萬億元,較上月底增長3.0%。
前20名榜單大變臉,銀行系實力霸榜
基金子公司管理規模再度縮水,也直接反映在各家公司平均規模上。2020年10月,基金子公司平均管理私募資管業務規模470億元,對比9月同一口徑的476億元數字,下降了6億元。
今年以來,儘管基金子公司“千億陣營”和“百億陣營”的數量一直並沒有明顯的變化,但內部排名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銀行系基金子公司的數量和排名,稱之為“一家獨大”並不為過。
一週前,中基協發佈了基金子公司三季度前二十名規模數據,排名行業前十的基金子公司中,有8家為銀行系基金子公司。其中,建信資本、農銀匯理資本、招商財富分別以4515.77億元、3663.90億元、3083.13億元牢牢守住了行業前三名。
在前十名中,僅有兩家頭部公募的子公司——易方達資本和博時資本分別以1252.89億元和1209.82億元,才從銀行系絕對控盤的“鐵桶陣”中搶下行業第八名和第九名的尷尬位置。
在經歷管理規模持續數年縮水後,基金子公司前十名門檻也跌至千億規模,前二十名的門檻更是跌至不足500億元,而對於證監會獲准的79家基金子公司而言,大多數公司仍徘徊在生存邊緣。
在上述基金子公司高管看來,儘管他們並不贊同“唯規模論”,但如果沒有一定的規模,就很難覆蓋一家公司最基本的人力和運營成本,而如何長期公司低迷不振,優秀人才流失也在所難免,部分排名靠後的中小公司就會陷入惡性循環。
如何才能行業寒冬中立足、並在激烈競爭中殺出重圍?在業內人士看來,如果能擁有實力雄厚的股東背景自然更好,而這也是充分非必要條件,公司定位、高管格局、激勵機制等方面也大有文章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