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消息,拜登政府當地時間5月5日發表一項決定,表示美國將放棄新冠肺炎疫苗的知識產權專利。美國貿易部部長戴琪(Katherine Tai)5日在一份聲明中宣佈了美國政府的這一決定。
受此影響,疫苗股一改之前的強勢勁頭,5月6日,港股疫苗概念股大跌,A股生物疫苗股也大幅下挫,截至5月6日收盤,A股的復星醫藥跌停,康希諾-U跌14.38%、沃森生物跌10.80%,西藏藥業跌9.98%,智飛生物跌8.73%。
受海外疫情等因素影響,4月中下旬以來,復星醫藥、康希諾等疫苗股一度大漲。節前的4月30日A股的復星醫藥曾發異動公告稱,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A 股股票於2021年4月28日、4月29日、4月30日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價格 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隨着國外疫情再度惡化,康希諾-U 4月中旬以來重拾升勢,漲幅一度高達50%。
那麼,拜登政府的這一決定對疫苗企業股價將產生什麼影響?是不是有些股被錯殺了?
哪些疫苗股股價受到影響,影響到底幾何?
美國這一表態或意味着,發展中國家可以無償使用這些專利生產更多新冠疫苗,從而擴大了全球疫苗供應,縮小窮國與富國之間的疫苗接種差距。這對全球抗疫和全球經濟無疑將產生正面影響。從長遠看,這對資本市場也是一個利好。
不過對疫苗商業公司而言,則是另一回事。受此影響,美股的疫苗板塊5月5日大跌,Vaxart收盤跌幅接近16%,Moderna下跌超過6%,Biontech的跌幅超過3%。
目前全球處於不同研究階段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有滅活疫苗、減毒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重組病毒載體疫苗、DNA疫苗和mRNA疫苗等。
中國的康希諾生物5月6日一度下跌16.7%。
據康希諾生物年報,公司是一家致力於研發、生產和商業化符合中國及國際標準的創新型疫苗企業。截至本報告披露日,其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5 型腺病毒載體)已獲得墨西哥、巴基斯坦的緊急使用授權及中國附條件上市批准,埃博拉病毒疫苗已經完成新藥註冊,兩個腦膜炎球菌疫苗產品已經提交 NDA 並獲受理,百白破疫苗、肺炎結合疫苗、結核病疫苗在臨牀試驗階段。
從中可以看出,其新冠疫苗產品是腺病毒載體疫苗。
根據其年報,腺病毒載體疫苗生產技術是基於一種致病力極弱的腺病毒作為疫苗呈遞的載體,將特定抗原引入人體免疫系統,刺激免疫系統形成對特定疾病的免疫保護的技術。
由於病毒載體疫苗技術擁有易於放大、可以高密度培養以及表達效率高等優點,隨着DNA重組技術的發展,將外源DNA引入預定病毒載體構建基因工程疫苗逐漸成為疫苗研究的熱點。
從營收和淨利潤數據看,或受疫情因素影響,康希諾生物2020年收入大增990%,實現2489萬元。
不過,其歸母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虧損大幅擴大,歸母淨利潤從2019年虧損1.57億元到2020年虧損3.97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也進一步惡化,從2019年的-1.54億到2020年的-3.5億元。康希諾生物對此稱,虧損的主要原因在於公司加大研發投入, 尤其是疫情暴發以來,持續推進相關在研產品的研發進展,積極推進臨牀試驗,研發費用大幅上升;此外,公司積極推進產品商業化進展,員工數量及各項運營支出持續增加。
此前有業內人士人預測,腺病毒載體疫苗將給公司帶來巨大回報和利潤。如果專利門檻消失,其此前巨大研發投入能否收回存在不確定性。
其年報披露,該技術使全球創新埃博拉病毒疫苗在短短三年內便由一個概念轉化為獲批准的產品;公司的腺病毒載體技術亦適用於結核病加強疫苗和其他在研疫苗。從中可以看出,即使其新冠疫苗的專利會受到影響,其他疫苗也會享受到該技術的外溢效應。
5月6日A股股價跌停的復星醫藥主要涉及的是mRNA疫苗。
該公司董事長郭廣昌去年11月9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復星新冠疫苗在全球的研發合作伙伴輝瑞和BioNTech剛剛宣佈,根據三期臨牀試驗的初步分析數據,這次我們合作研發的mRNA疫苗有效率高達90%,而普通流感疫苗也只有70%左右的保護率,遠超我們此前的預期,更遠遠高於FDA要求的50%以上即可獲批上市。
復星醫藥在5月5日發佈的公告中稱,截至2021年4月30日,本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復星醫藥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獲BioNTech許可的用於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mRNA 疫苗BNT162b2(以下簡 稱“mRNA 新冠疫苗”或“該疫苗”)已分別被使用於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的政府接種計劃。截至2021年4月30日,該疫苗於中國境內尚處於II期臨牀試驗階段。
公告稱,該疫苗在中國境內能否獲得相關藥品監管機構(包括但不限於國家藥監局)的上市批准、獲得上市批准的時間等,存在不確定性。
沃森生物5月6日也一度大跌15.98%。根據沃森生物年報,其與合作方共同研發的新冠mRNA疫苗於2020年6月收到國家藥監局批准的《藥物臨牀試驗批件》,目前正在開展臨牀試驗。此外,據報道,沃森生物還佈局了黑猩猩腺病毒載體、重組蛋白兩條新冠疫苗技術路線。
此外還有西藏藥業,其股價在5月6日也逼近跌停。此前的2020年6月16日,西藏藥業披露了關於與斯微(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斯 微生物”)獨家戰略合作事項:本公司與斯微生物合作研發,獲得相關疫苗的全球獨家開發、生產、使用及商業化權利,公司不成為相關疫苗的權益所有人。據公告,針對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斯微生物於2020 年1月緊急啓動新冠mRNA疫苗研發項目, 並完成了所有候選疫苗的藥效學研究。
截至2021年1月5日,西藏藥業本次合作涉及的斯微生物基於其 mRNA 技術平台研發的新冠疫苗產品,已獲得《藥物臨牀試驗批件》,將按計劃開展臨牀試驗。
受影響還有智飛生物,其5月6日一度下跌了13.98%。此前重慶智飛生物發佈了關於認購深信生物部分股權的提示性公告。而深信生物是一家從事生物科技、醫療科技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服務、技術諮詢,藥品的研究與開發的生物科技企業,依託其具有多年研究經 驗的研發團隊,在mRNA特別是LNP遞送技術領域搭建了行業領先的技術平台。
公開信息顯示,深信生物入選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20年度“50家聰明公司” (50 Smartest Companies,TR50),與國際mRNA藥物研發巨頭在研發方法、遞送路徑等方面保持同步。
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注重研發與技術創新,專注研發技術的引進、開發和新技術平台的構建。mRNA技術平台具有其獨特的優越性,也是未來疫苗研發的主要方向之一。此次股權認購,有利於進一步完善佈局,若進展順利,將對強化公司核心競爭力以及公司穩健可持續長期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更早前,重慶智飛生物公告稱,近日接到公司全資子公司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飛龍科馬”)的上報,獲悉由智飛龍科馬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研發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CHO 細胞)獲得了 I、II 期臨牀試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關鍵數據。
雖然一些做mRNA疫苗企業股價暫時受到了影響,不過,有券商機構稱,mRNA療法的應用領域廣泛,包括:腫瘤治療性疫苗、感染類疾病的預防性疫苗、蛋白補充療法(局部蛋白補充與單抗替代類)、基因編輯治療等,目前進展最快、應用最多的是感染性疾病的預防性疫苗,以及作為輔助療法的腫瘤免疫治療。
東興證券醫藥團隊對此點評稱:制約當前全球疫苗供應主要瓶頸仍是產能,對於向WTO提出該議案的印度,已經有腺病毒載體疫苗的授權,但由於美國的限制出口,仍缺少相關生產物資,仿製生產mRNA疫苗也將面臨同樣的問題,而且關鍵工藝並不公開,仿製的過程時間不確定;mRNA新冠疫苗核心的工藝在於遞送系統,其研發是一個KNOW HOW的過程,單純複製專利不能解決生產和質量問題,仿製的疫苗的保護效力並不能得到驗證。
暫時專利豁免下,哪些股被錯殺了,如何選擇疫苗股?
疫苗是在正常的健康人身上注射的,所以相對來説研發難度非常大,時間成本以及花費的金錢成本都非常高,失敗的風險也非常大。所以投資醫藥股或疫苗股不要All in,適當配置一些就可以了。
另外,股民不是天使投資者,所以要在創業企業和成熟企業之間分散投資,而且應把大部分資金投向成熟上市企業,小部分資金投向風險較大的創業型上市企業。
其次,投資疫苗股要選擇研發投入佔營收比例相對較高的企業。因為國家在制度設計上正越來越鼓勵創新——如專利期的補償制度、專利鏈接制度等。
清華大學藥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楊悦曾指出,未來的藥物研發,你只要是創新,你有專利的話,是可以延長專利保護的,因為審評佔用了時間。
這無疑會提升敢於投入研發的企業未來的投資價值。
對於專利鏈接制度,清華大學藥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楊悦曾指出,在上市申請的時候就要明確專利。如果它還在專利期內,你通過挑戰的程序是可以的,實際上,專利期的補償制度、專利鏈接制度都在鼓勵創新。
從這個角度看,不要因為美國發聲支持暫時豁免新冠疫苗知識產權,就對疫苗或藥企的研發風險過度反應。
從研發投入角度,華蓋資本主管合夥人曾志強曾表示,美國TOP 10醫藥企業研發投入佔營收將近20%。
從這個角度看,據同花順數據研發投入佔比達57.80%的康希諾以及研發投入佔比達23.93%的康泰生物是值得投資的。另外,接近20%還有研發投入佔比達18.09%雙鷺藥業,研發投入佔比超10%的還有沃森生物。
生物科技的研發是一個全球性工作,全球交流,包括一些技術轉移,包括國際合作、分工等等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
從這個角度看,具有國際視野,能和國際巨頭合作研發的企業也值得關注。一些在資本市場上多地上市的企業也值得關注,他們往往也能參與國際合作、分工,分享合作成果,比較典型的如復星醫藥等。有分析指出,專利豁免後,BioNTech公司要保持競爭優勢,只會與復星進行更深度的合作,在中國進行更大批量生產。
生物科技企業藥品研發週期比較長,持續投入資金量比較大,能持續融資才能燒錢研發。從這個角度看,上市不是終點,上市之後能持續融資的公司也是值得關注的。
富煜亞洲投資總裁、全球FOF(母基金)創新學院院長姒亭佑指出,目前醫藥創新面臨着巨大的問題,尤其是創新藥。創新藥的公司其實面臨着一個問題,第一個先融到資以後開始找場地,然後投入一些設備,投入設備以後,問題是沒有任何的數據出來的情況下,這時已沒有錢,所以請的都是一些沒有經驗的小朋友——做醫藥產業沒有經驗那幾乎就是一堆坑,錢燒了差不多,也沒有什麼數據,就又開始融資,融不到公司就掛了。
從這個角度看,同樣是燒錢研發,一些整合資源能力更強,配置研發資源更科學合理,能通過打造創新型組織,提高研發效率的疫苗企業更值得關注。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薛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