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危機將更加頻發?專家:能源轉型要更加務實

全球能源市場近期出現的劇烈價格波動,引發“第四次能源危機”恐將來臨的廣泛擔憂。不少分析認為,這是由於多國在開展能源轉型時缺乏正確的過渡政策。

相關分析人士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指出,能源轉型是目前全球能源價格飆升的原因之一,但這不意味着需要減緩能源轉型的速度,應加大對可再生能源儲能、運輸技術投資,構建穩定的能源供應系統。為降低能源危機風險,開展能源轉型時需要更加務實,以保障相對穩定的能源供應為前提,保證民眾的正常生活。

“增強可再生能源儲能能力是關鍵”

新京報:如何看待近期全球能源市場出現的劇烈價格波動?其背後原因是什麼?是否和能源轉型有關?

張達:我認為近期能源市場波動在短期內有一定影響,但並不會達到類似以往“石油危機”的嚴重程度。目前全球許多國家出現的能源問題,其實是“各家有各家的不幸”,背後的原因很不一樣。對於我國各地出現的限電事件,雖然部分地方與能耗雙控有一定關聯,但這一因素所佔比例是很小的。

這次限電事件主要還是反映出電力市場的“價格倒掛機制”存在問題,在能源轉型的過程中暴露出來。煤炭價格由於供給受到限制漲得太快,而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受管制,導致煤炭發電出現明顯虧損,電力供給端出現問題。當然國內能源市場也受到國際環境的一定影響,全球在疫情浪潮過後出現經濟相對過熱,市場需求快速增長,導致能源價格上漲。

蒂埃裏·布羅斯:價格波動在市場機制中很常見,而此次能源市場價格波動,能源轉型確實是背後的原因之一,其加劇了波動性並將能源價格推至創紀錄水平。

理查德·戴維斯:近期世界各地能源價格的波動,對我們來説是一個重大教訓,表明在現代經濟高度關聯的情況下,仍對化石燃料持續依賴是不可取的。

在英國,天然氣價格飆升,導致幾家能源公司資不抵債而倒閉,也使企業和家庭必須負擔更高的能源價格。能源價格波動將損害供應鏈的各個部分,從能源供應商到企業,再到普通的家庭用電消費者。

全球能源危機將更加頻發?專家:能源轉型要更加務實

理查德·戴維斯(Richard Davies),經濟學家,英格蘭布里斯托大學教授,曾任英國財政部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英格蘭銀行經濟學家、《經濟學人》主編。受訪者供圖

新京報:有觀點認為,在從傳統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轉型的過程中,未來可能會更頻繁地出現能源危機,你對此怎麼看?

張達:在我看來,能源供應安全上,未來不會出現長時間持續的供應問題,不會讓人們的日常生活受到明顯影響。但為了建立新型電力系統,實現從舊到新的能源轉型,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短期的問題和挑戰,和目前類似的能源市場波動現象,未來可能會再出現。

可再生能源供應由於其自身波動性特點,因此可能導致一些局部的、短期的供應問題。德國的可再生能源佔其全國電力能源系統的近50%,我國的部分省份也達到這個比例,但從全國範圍來看,風能、光伏發電一共只佔全國電力供應的不到10%。

所以目前看來,可再生能源不會給我國的整體能源安全帶來太大問題,但部分省份可能面臨一些挑戰。這就需要在相關技術發展上投入更多成本,完善儲能系統和智能電網技術,保障未來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

全球能源危機將更加頻發?專家:能源轉型要更加務實

張達,能源與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分析專家,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副教授。受訪者供圖

理查德·戴維斯:是存在能源危機更頻發的風險,但這是可以避免的。隨着向可再生能源過渡的進程進一步推進,供應端的不穩定性會增加,因為風能和太陽能的供應會隨季節變化。供應不穩定會導致價格波動,從而引發進一步危機。

應對這一風險的答案在於儲能能力的增強。我們需要創建一個系統,使得可再生能源能夠被更好地儲存和運輸。良好的儲能能幫助我們平穩度過風能、太陽能資源減少的日子,並使一些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也能有穩定的能源保障。

“用合理價格分攤機制降低對普通消費者影響”

新京報:目前在能源轉型中遇到的問題有哪些?如果出現能源危機,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具體影響?

理查德·戴維斯:我們在能源轉型過程中遇到的最主要問題之一是缺乏協調性。

能源轉型需要一定犧牲,如果一些國家並不打算開展能源轉型,另一些國家也會拒絕作出犧牲。因此需要建立一個聯合機制確保全球各國遵守承諾、付出行動,就像全球貿易的聯合機制一樣,世貿組織可以對違反規則的國家進行處罰,在全球能源轉型領域也需要建立類似的機制。

能源危機和其他大多數危機一樣,對社會中最貧窮的人羣影響最大。如果能源價格進一步上漲,一些生活在貧困邊緣的家庭將陷入財務困境,無法支付供暖等基本生活保障費用。對於企業而言,能源密集型企業面臨的風險最大。能源價格上升推高成本,這些企業會面臨裁員或提高商品價格的選擇,這也會進一步將高出的成本分攤給消費者。

張達:從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來看,可再生能源並不是完美的,它有清潔低碳這個優點,但也存在穩定性不足的問題。目前相關的儲能設施部署成本還很高昂,未來需要相關技術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使可再生能源和儲能系統得到大規模部署。

但是,如果短期內沒有出現明顯的新能源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整個電力系統的成本會被推高,這時就要考慮合理的成本分攤機制。

依據我國能源政策的一貫思路,最優先考慮的是保障人民羣眾的正常生活。能源轉型可能帶來的成本提升,應該不會帶來民眾可以感知到的大的居民電費提升。

“漫長、痛苦的能源轉型中,我們需要更加務實”

新京報:怎樣在“能源供應穩定”和“能源轉型、可持續發展”之間取得平衡?

理查德·戴維斯:幾乎所有的經濟政策都含有某種權衡。在能源領域,為了應對可再生能源的供應不穩定和其催生的價格波動,我們需要加大對可再生能源捕集、儲存和運輸技術的投資。

另外,正如政府可以通過各種方法,如購買長期期權,來緩解化石能源價格的波動一樣,我們同樣可以構建強有力的針對可再生能源價格波動的防禦機制。

相反,為避免出現能源危機而減緩能源轉型進程是不可取的。減緩能源轉型進程的代價將是氣候變化加劇,而這會進一步使可再生能源供應變得更不穩定。

政策制定者不應該停止和減緩能源轉型,而是需要增加投資,以提升相關技術,建立保障系統以保護可再生能源的價格穩定。

蒂埃裏·布羅斯:在減少排放和提供更多能源之間,確實存在着矛盾。目前全球的一致目標仍是減少排放,但我們需要更加務實。

我們需要在主要發展綠色清潔燃料的同時,也利用各種類型的燃料,不能像歐洲目前所做的那樣將許多燃料排除在外。

能源轉型將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政策制定者需要意識到這一點並做好應對。如果應對不力,淨零碳排放的目標將無法實現。

全球能源危機將更加頻發?專家:能源轉型要更加務實

蒂埃裏·布羅斯(Thierry Bros),能源專家,巴黎政治大學教授,歐盟-俄羅斯天然氣諮詢委員會(GAC)成員,曾任法國經濟、財政和工業部高級油氣專家。受訪者供圖

張達:中國能源轉型已經有了很明確的進展。在2019年,全國煤炭消費量佔全部一次能源消費量的比例下降到57%左右。未來還會延續這一積極快速的轉型,預計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佔全部一次能源消費量的比例超過80%。

以電力系統為例,其向新能源轉型的趨勢非常明顯,化石能源發電佔比近年來也有明顯下降。我們預計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發電量佔比將達90%左右。

對於能源轉型之下如何保障能源供應穩定,近期,《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峯碳中和工作的意見》發佈,特別強調了為實現碳達峯、碳中和,在能源轉型過程中,要“先立後破”,以保障安全穩定的能源供應為前提,保證民眾的正常生活。

新京報記者 向晨雨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楊許麗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04 字。

轉載請註明: 全球能源危機將更加頻發?專家:能源轉型要更加務實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