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
想要獲得成功,就要做一些旁人不敢做的事情。眼光要毒辣些,腳步要比別人快一些。但有時候錢賺的太快也不是好事,因為沒有經過辛勤努力得來的,到手後也不會去珍惜。對於有些人而言,那隻不過是幾個數字。
(一)、搶佔先機,迅速佔領國內外市場
1963年出生的施正榮,
從小就非常喜歡物理學知識。而且,他的腦子很靈活,其他人絞盡腦汁都解決不了的問題,他一下子就能看懂。後來就考入了長春理工大學,攻讀精密儀器專業。這很符合他的性格,謹慎而又沉穩內斂。
畢業以後,就來到了中科院,並且順利的成為一名研究生。
1988年,他遠渡重洋,來到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
要知道,在那個年代就可以出國留學,説明此人定是不一般的人物,他的專業技能一定是非常過硬。
到了澳洲以後,施正榮跟隨太陽能界的權威,
馬丁·格林教授,要知道2002年這位專家,曾經獲得過諾貝爾獎。
可以算作是該行業的領軍人物。在這位良師益友的帶領下,施正榮的專業技能突飛猛進。
在1991年從學校畢業後,以博士的學歷擔任太平洋太陽能電力的執行董事。任職期間的專利發明,數十項。到了2000年,他放棄了在澳洲的一切,
帶着幾十萬美元來到無錫創辦了尚德太陽能電力。
在當時的太陽能發電還是一片空白,
大部分地區興起光伏發電距今也就三五年的時間。就是在農村的屋頂上,安放半導體材料,經過太陽照射發電。所以,施正榮和他的尚德前途一片光明。他回來的時候,甚至在國內都沒有這個概念。
公司創辦兩,就上線了第一條多晶硅太陽能電池,並且還獲得了當地政府部門600萬元的獎勵。2005年,這家僅僅創辦了五年的公司在紐交所上市,這也是第一個中國的民營企業在那裏敲響鐘聲。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那些年尚德在國內幾乎沒有競爭對手,
不論是通信還是石油,不論是基建還是交通,都能看到尚德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鳥巢的太陽能電力供應商就是尚德。施正榮認為應該跳出舒適圈,面向更廣闊的天地。
(二)、曇花一現,身價光速飆升又極速下降
尚德集團當時的競爭對手只有日本和德國的兩家公司,而且新能源的市場又很大,所以施正榮的財富積累非常迅速。上市以後,尚德集團就成為了光伏產業的前三名。2006年的時候,
施正榮以186億的身家被《福布斯》列為中國鉅富頭號人物。
2008年,他的身家已經達到了215億,那個時候的馬雲還在努力的創業中。
除了財富,各種頭銜也紛至沓來,什麼拯救世界的五十人之一,什麼世界英雄還有環保之王等等。
施正榮的成功首先離不開自身紮實的基礎還有在國外那幾年開闊了眼界。
還因為他以新興的中國市場為首要目標以及他做的屬於新全球發展動力的綠色事業。
的確,太陽能是可再生資源而且還沒有任何的污染,所以在那幾年裏施正榮賺的盆滿缽滿。但是財富來的太快,對一個人而言也可能不是好事。因為還沒有做好迎接鉅額財富的準備,它很有可能讓一個人性情大變。
如今的尚德連年虧損,而且施正榮也辭去了董事長的職務,只保留了董事的身份。很多人都為他感到惋惜,這位當年炙手可熱的人物,如今在媒體平台上已經沒有了他的身影。很多人,都覺得這和施正榮的奢靡有關。
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機以前,施正榮停止了關聯方交易
。此後的尚德一直在走下坡路,七年以前尚德連續陷入各種危機。
GFS反擔保騙局以後,尚德的股價跌到了一美金,隨時面臨着退市的危險。隨後就是公司減產,裁員,施正榮卸任CEO,最後淡出公眾視野。當然,尚德的失敗,與施正榮密不可分。在上市以後,他的確開始變得沉迷享受。
出入都是標配六個保鏢,並且購買了無數的豪車。不把心思放在公司的創新上,反倒是一昧的擴張。
的確,當時國內出現了很多的光伏企業,尚德只要稍不用心就會被時代所淘汰。
所以,施正榮的失敗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獲得鉅額財富以後的膨脹以及貪圖享樂。
(三)、私心未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尚德集團從來就不是施正榮一個人的,最大的股東其實是無錫國聯集團。在2000年尚德創辦的時候,國聯聯合了多家企業出資600萬美元持有百分之七十五的股份,
而施正榮只有40萬美金再加上160萬美金的技術股佔了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
後來施正榮為了上市又聯合了很多國外企業逼退了國聯。自從上市以後,施正榮就發現得給自己存下錢才是王道。所以,他一直在着手打造一個私人商業王國。他的妻子,兒女還有親戚在施正榮的個人企業中各守一隅。
在上市以後的六年中,施正榮累計從尚德套現十億給他的私人公司輸血。
所以,在辭去尚德的職務以後,施正榮回到澳洲,
準備東山再起。
人都是有私心的,施正榮如果私心不那麼重,可能尚德不會走到這一步。
而他銷聲匿跡,就是為了悶聲發大財。而且,他早就加入了澳大利亞國籍。
所以,不會再是中國首富。對於他們這種人而言,首富不首富不過就是一個噱頭罷了。
這個名號,會把他們推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一舉一動都被世人關注。所以,現在的施正榮雖然沒有了消息,但他仍然非常富有。就像青海的亞洲硅業以及輝煌硅科技這兩家在維京羣島註冊的企業,都和施正榮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而且,他的妻子在私募行業也有所投資。
所以,施正榮雖然不復往日的輝煌,也不再是什麼首富但這對他而言未嘗不是好事。
悶聲發大財,才是長久之計。若是名頭太響亮,一舉一動都會被世人熟知,有些事反而不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