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鄭春榮:對華合作可成德國主政歐盟亮點

由 甫全勝 發佈於 財經

經過持續5天的馬拉松式談判,歐盟成員國領導人終於就7500億歐元的“恢復基金”達成一致。這是德國擔任輪值主席國以來的首場歐盟峯會,過程的艱難預示着德國實現“讓歐洲再次強大”的口號不是易事。

7月1日開始德國擔任為期半年的歐盟輪值主席國。上次德國擔此職務還要追溯到2007年,當時歐盟深陷制憲危機,正是德國這一“歐洲中心大國”帶領歐盟走出泥潭,通過了現行的《里斯本條約》。因此不難理解,無論德國自身還是歐盟其他國家,都對再次“主政”的德國充滿期待,希望它能引領歐盟就後疫情時期經濟重建達成一致,並在對美、對俄和對華等方向上有所作為。

但首場歐盟峯會就進行得如此艱難,加上歐美分歧短期內難有彌合跡象,都在打擊着外界期待。相對而言,推進中歐關係是德國本屆歐盟輪值主席國任期內更容易實現的一個亮點。

在當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的國際格局中,加強中歐關係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已是雙方共同認知。最近這段時間,德國公開拒絕在香港問題上盲目跟從美國,並稱保持與中國合作有着“巨大的戰略利益”。加強對華關係本身就能反哺歐盟的內部轉型進程。

加深中歐關係也擁有諸多符合雙方利益的有力抓手。歐盟在新一屆領導層帶領下走綠色化、數字化轉型之路,包括致力於化疫後經濟重建的挑戰為實現結構轉型的動力,德國在其中扮演積極推動作用。而氣候保護和數字化也是中國改革發展議程的優先事項之一,中國對與德國、歐洲在氣候保護方面的技術合作和經驗交流有着很大需求,中國“互聯網+”與歐洲“製造+”雖然是不同的數字化路徑,但彼此有着很好的互補性。

落實《巴黎協定》、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以及制定國際網絡空間、人工智能等領域的規則,也離不開中歐間的密切合作。而且,中歐在雙邊和全球層面的成功合作也能成為歐盟綠色化、數字化轉型的外部推力,減輕歐盟的內部轉型阻力。另外在疫苗研發、對非抗疫合作上,雙方也有共同合作需求。尤其是非洲的可持續發展,對於減輕歐洲的難民問題具有重要意義,而中歐在非洲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可以使中國的資金優勢與歐洲的技術優勢實現“強強聯合”。

當然,中德、中歐在某些議題上依然存在認知差異,比如“對等開放”問題。儘管如此,雙方始終堅持通過建設性對話來化解分歧。經過雙方共同努力,中歐雙邊投資協定儘快達成值得期待,屆時歐盟將從中國的進一步擴大開放中獲取更大收益,這對處於疫後重建期的歐盟尤為重要。(作者是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