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地判斷股市的強弱,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股指的走勢
股指走勢曲線變化的角度、速度和幅度反映了大盤強弱的程度。
當走勢曲線上漲的角度較大時,表示多方主動攻擊的態度較為堅決,勢力也較強,大盤趨強;反之,下跌的角度較大,則大盤趨弱。
當股指在成交量的配合下上漲速度較快時,表示多方勢不可擋,力量強而猛,大盤趨強;反之,當下跌速度較快時,表示空方力量強大,大盤趨弱。
當股指在下跌一波之後反彈時,若反彈的高度不及下跌幅度的一半時就開始掉頭向下,表示大盤屬於弱勢反彈,若反彈的高度超過下跌幅度的一半時,表示大盤有轉強的跡象,若反彈的高度超過下跌幅度100%時則已是反轉了,表示多方已控制局面,大盤轉強。反之,當股指在上漲一波之後發生回調時,若回調的幅度不及上漲高度的一半時就掉頭繼續向上,表示多方仍然控制局面,大盤屬強勢調整;若回調的幅度超過上漲高度的一半時,表示大盤有轉弱的跡象,若回調的幅度超過上漲高度的100%時,表示大盤已開始轉弱。
價量關係
強勢市場中的價量關係總體上都是健康的。而弱勢市場中的價量關係多數是背離的,上漲無量,一跌就放量,表明投資者的心態不穩,寧願跌時斬倉,不敢升時追漲。
另外,跳空高開或低開是當日多空雙方力量懸殊的表現。若當日留下缺口未補,則應根據缺口的大小和所處的位置,按照缺口理論來分析大盤的強弱。
股市成交量
成交量是股市的元氣,量能的聚集與釋放也就是大盤的強弱之轉換。當大盤處於縮量盤整時,多空雙方處於交戰臨界點;若成交量開始温和放大,股價上漲,表明有新的資金進場,量能開始聚集,大盤將轉強;漲勢末期,當成交量創下天量卻不能得以維持時,表明多頭能量消耗過大,後續量能無以為繼,大盤將盛極而衰,由強轉弱。
漲跌停板個股的數量
當大盤處於強勢時,漲停板個股的數量明顯趨多,當數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而不再增加時,表明大盤將由強轉弱;當漲幅榜前列見不到漲停板個股的蹤影、而在榜尾卻見到跌停板個股時,表明大盤已明顯處於弱勢。
對利好或利空消息的反應
當大盤處於強勢時,見利好就漲,見利空則反應淡泊,因為市場此時將利空解釋為“利空出盡就是利好”。
當大盤處於弱勢時,對利好反應麻木,甚至是逢高減磅的好時機,因為市場此時將利好解釋為“利好出盡就是利空”;對利空反應則非常敏感,任何利空都將是大盤下跌的導火線。
對年度報告的反應
業績是市場永恆的題材。當年度報告公佈時,業績差的下跌,業績好的卻不漲,這是大盤弱勢的表現。當年度報告公佈時,業績好的上漲,業績差的也不跌,這是大盤強勢的表現。當年度報告發布時,業績好的下跌,業績差的卻上漲,這是主力資金停留在三線股之中的反映,表明大盤整體難有作為,局部卻有所可為。
新股上市時的表現
當大盤處於強勢時,新股上市首日會大幅高開,之後可能是高開高走;當大盤由強轉弱時,新股上市首日高開的幅度就會有所降低,並且由於一級市場投資者急於套現,二級市場投資者不敢盲目看高,從而導致股價步步下滑,形成高開低走;當大盤處於弱勢時,一級市場投資者的獲利率將進一步降低,新股上市首日的開盤價將越來越低,市場成交減少,新股換手也將略顯不足;而當大盤由弱轉強時,新股上市首日的開盤價將不斷抬高,成交開始活躍,換手也就逐步提高。
“堆量挖坑”
堆量是説成交量的温和遞增,只要出現堆量説名股價是呈健康上漲趨勢的。
從莊家角度來看,在主力想要拉昇的時候,成交量會很漂亮,連續幾周,成交量逐漸放大,股價堆高,在k線圖上成交量好像是一個土堆,但是成交量越好,説明股市行情反轉的可能性就越大,高位堆量説明主力在大舉出貨。
技術要點:
成交量形態要同股價形態結合看,一般股價在底部出現堆量之後,股價會隨量上升。
如果該主力進行堆量後發現市場拋壓大,其股價往往會出現回調動作,特別是在底部的股票。但是一般在堆量之後股價出現強勢調整,後市強勢上揚的機會較大。
底部“堆量”股回調後往往會成為市場熱點股,所以這類股票一般會有一些擁有一些未被市場挖掘的熱點。
買點的最佳點:經過進過充分調整後股價再次異動
連續温和放量上攻,縮量洗盤後突破頸線拉昇。
該票幾乎都是沿着五日線上攻,陽量大於陰量,依據量能可進行高拋低吸。依然不要忘記 不要輕易拋牛股。以五日線作為生命線就可以了。
個股出現底部的堆量現象,證明有實力機構介入,但不意味着投資者馬上可以介入。成交量形態要同股價形態結合看,一般股價在底部出現堆量之後,股價會隨量上升,量縮時股價可以適量調整,但是,如果出現大幅的股價調整説明該股市場拋壓仍然較大。如果該主力進行堆量後發現市場拋壓大,往往採取以下方式:
持股不動等待時機。
認賠出局。
所以對投資者來説,“堆量”之後一定要注意股價是否出現大幅調整,不要盲目介入。一般在堆量之後股價出現強勢調整,後市強勢上揚的機會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