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與非上市、新股與老股之差別

紅週刊 作者 | 胡東輝

創業板註冊制18只新股上市,連帶創業板老股也“有福同享”,把漲跌幅擴大至20%。這18只創業板註冊制新股上市第一天比科創板更火爆,有10只漲幅超過100%,康泰醫學盤中漲幅一度超29倍,至收盤漲幅仍超10倍,卡倍億收盤漲幅超7倍。第二天康泰醫學低開近26%,逐步頑強收復失地,至收盤反漲17.79%。更有金春股份大漲77%,盤中觸發二次臨停。創業板註冊制新股如此火爆,令人歎為觀止。

這種盛況讓人想起了推出不久的新三板精選層,兩者表現可謂天壤之別。新三板精選層開市交易第一天,32只新股高開低走,共有22只新股跌破發行價,盤中破發幅度最大的達到30%,只有10只新股上漲,且漲幅普遍較小,另有1只新股收平。投資者申購新股中籤變成中槍。雖然此後精選層新股有所企穩,但至今大部分精選層新股的股價都在上市首日股價的低位區徘徊,成交量已經大幅萎縮,漸趨平淡,市場熱情不再。

上市與非上市、新股與老股之差別
上市公司估值高出一截

註冊制新股和精選層新股的市場表現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反差?原因無他,就是上市與非上市的區別,不必再費勁去找其他什麼理由了。如果把註冊制新股和精選層新股相互調換一下位子,它們的市場表現也會因此互換,絕無可能還是老樣子。或許有人會説,假設終究是假設,誰也沒有看到互換以後的樣子,無法驗證。其實這已經不用再驗證了,看看新三板轉板到主板的新股,哪一個不是雞毛飛上了天?難道在這轉板的前後,這些公司都脱胎換骨了?

公司還是同一家公司,但上市與非上市,就是不一樣,因為上市以後有上市溢價。這是一個普遍的市場規律,非上市公司的估值就是要比上市公司低很多,不服不行。如果上市公司退市,就好比是拔光了羽毛的鳳凰不如雞,馬上就不值錢了。也有個別例外的公司,比如華為,不上市也很值錢。但這只是特例,因為華為太特別,不能拿特殊個例來否定普遍現象。不過話還要説回來,如果華為上市,估值肯定會比不上市更高。也就是説,上市與非上市的差別,對華為也是適用的。

註冊制下新股加快變“老”

除了上市與非上市的差別,新股與老股的差別也充分體現在市場估值上。新股上市總要熱炒一下,因此估值一般都比老股要高。創業板註冊制新股與創業板老股之間有啥差別呢?如果一定要説,也可以説出一大堆,但其實就是新股與老股的差別。創業板老股一夜之間享受註冊制新股的同等待遇,也説明它們之間沒有本質的差別。創業板註冊制新股熱了三天後,第四天開始大跌了,炒過頭固然是一個原因,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它們快速變“老”了。在漲跌幅放寬的背景下,創業板新股變老股的速度也加快了。

創業板註冊制新股偃旗息鼓後,創業板老股突然接力表現,週四達到20%漲停板的股票多達16只,還有10餘隻漲幅超過10%。這也可以用新股與老股的差別來解釋。創業板一夜之間變身註冊制,創業板老股也可以説是一夜之間被鍍了一層新,算是一個半新股,市場藉機炒作一番也不是不可以理解。如果現在將一隻主板老股轉板到科創板裏去,準保也會熱炒一番。不要説轉板了,就是哪隻股票被新納入到什麼成分股裏,也常常會被炒作一番的。

上市才能利益最大化

股市就是這樣,只要市場人氣在,總是會尋找各種藉口炒作,否則也就不是股市了。上市與非上市的差別為什麼會那麼大?關鍵就在一個炒字,不上市怎麼炒啊?股票不炒不值錢,不上市的股票自然不值錢。就是上了市,也要看上了哪個板,不同板的市場估值就是不一樣。B股也是上市公司,跟A股的價格往往要差一倍。同樣,A股與H股的估值也不一樣。新三板精選層比B股還要差上一大截,B股不管怎麼説也會與A股聯動反應,A股大漲或大跌,對應的B股也會跟漲或跟跌。誰讓它也是上市公司呢?

新三板精選層的股票就不一定會跟A股市場聯動,畢竟還隔着很遠。新三板精選層的股票表現已經算是好的,這是因為新三板精選層股票有很大的機會轉板到A股上市,否則新三板精選層股票與其他新三板股票也不會有多大的區別。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沒上市之前,上市是每家公司的終極目標。一旦有機會上市了,選擇上哪個板又有很大的講究。歸根結底,其實就是一句話,追求利益最大化。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58 字。

轉載請註明: 上市與非上市、新股與老股之差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