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央行發文稱後期銀行或面臨更大不良處置壓力後,銀保監會疫情後首場發佈會的焦點之一,也是銀行資產質量問題。6月4日發佈會上,銀保監會強調,今年要有效應對銀行不良資產反彈,堅決治理各種粉飾報表的行為。
有專家分析認為,“(銀行不良)會有小幅的上升。”也有受訪人士表示,當前出台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都比較到位,可緩衝一定風險,銀行資產質量有壓力,但不必過於悲觀。
一季度銀行不良率表現如何?
全國不良率為1.91%,北京僅為0.6%
據銀保監會5月中旬披露,2020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法人口徑,下同)不良貸款餘額2.61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1986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91%,較上季末增加0.05個百分點。按貸款分類看,商業銀行正常貸款餘額134萬億元,其中正常類貸款餘額130萬億元,關注類貸款餘額4.1萬億元。
6月4日發佈會上,北京銀保監局黨委書記、局長李明肖公佈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末北京銀行業不良貸款率0.6%,4月末小幅上升至0.61%。“我們在全國仍然是領先的,撥備覆蓋率是372%,展現出較強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
各家銀行因主要客户所屬行業、客户結構等不同,面臨的資產質量壓力也不一樣。新京報記者上週走訪北京部分銀行,其中,北京銀行小企業部門相關人員表示,該行小微客户重點客户羣體為科技、文化類小微企業,科技企業整體經營情況相對平穩,文化企業中,涉及餐飲、文旅行業的小微企業,受疫情影響而導致的經營問題比較突出,該行對這類企業通過多種方式提供資金支持,有的通過擴大部分信貸幫企業度過階段性困難,有的通過無縫銜接完成續貸,保證企業流動資金週轉。截至2019年末,北京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4%。
“銀行壞賬確實有滯後反應,但不是所有銀行不良率都必然上升。”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相關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有的企業資金流一時遇到問題,給它貸款展期它或許就能活;有的企業是資金成本高、利潤率薄,給它降低資金成本,幫它做一些改善,它或許也就能挺過去。據瞭解,工行北分還在陸續收回不良貸款,預計今年不良率會保持穩定。
但有的銀行此前已揹負了不小的壞賬壓力。如吉林銀行不良貸款率自2015年開始連續4年上升,2019年末達到4.31%,不僅逼近監管方5%以下標準值的要求,且高於同期城商行不良貸款率2.245%的平均值。該行撥備覆蓋率也自2018年起連續兩年低於150%的監管紅線。對此,吉林銀行也在積極應對,通過司法請收、呆賬核銷、加大貸款重組及債權轉讓處置等方式來化解不良。
銀行資產質量壓力是否會爆發?
專家:當前政策可緩衝一定風險,對銀行資產質量不必過於悲觀
疫情面前,實體和金融體系勢必要同舟共濟。央行副行長潘功勝日前表示,銀行的信貸資產質量與市場主體經營狀況和經濟增長狀況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關係,如果任由市場主體倒閉,經濟可能也會失速,銀行的信貸資產質量也會惡化。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再延長至明年3月底,對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應延盡延,對其他困難企業貸款協商延期。但對銀行而言,意味着可能面臨利潤被侵蝕和不良承壓。
對此,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只談銀行的不良貸款的走勢情況,意義不是很大。它取決多重因素,包括機構自身不良貸款處置的力度,也與政策層面有關係。“如果一定要説的話,我覺得會有小幅的上升。”
在董希淼看來,銀行業防範風險、化解不良並不是什麼新問題,因為風險管理是銀行業永恆的主題。“這些工作本來就是銀行日常的‘規定動作’,只是現在因為經濟下行週期疊加疫情的影響,壓力會更大一些。目前,還不需要專門的應對方案,因為應對方案一直都有。”
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對記者表示,疫情影響企業比較多,有些貸款不讓催收,所以未來商業銀行資產質量壓力還比較大。但同時,由於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都發力比較到位,如央行創設新工具加大小微企業信貸投放、財政新增2萬億資金為企業紓困等,對有可能發生的風險起到一定緩衝作用,雖然銀行壓力很大,也不能過於悲觀。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表示,銀行不良暴露本身有一定滯後性,如正常情況下,一筆貸款逾期60天或90天才會納入不良,疫情期間監管又出台了很多延期還本付息的支持政策,提供了更長的緩衝期,風險暴露的時點也會因此延後。
其實銀行業上一輪不良率爆發距離現在也不算遙遠。銀行業自2003-2013年經歷了高速發展的黃金十年後,2014年前後曾出現過一輪不良上漲,有國有大行撥備覆蓋率也一度跌破紅線,不過近年銀行業資產質量保衞戰成效較好。“隨着金融科技的發展,銀行風控手段也更健全,如很多銀行建立了大數據中心,貸後管理等更為精準,對客户的分層分級更到位。”黃大智稱。
但對風險仍不能掉以輕心。黃大智稱,除了信用貸會直接表現為滯後還款,抵押貸款可能也面臨抵押物資產價格下降的問題,比如之前值100萬現在可能只剩70萬了。
當前銀行業防範風險、降低不良的壓力仍然較大。處置存量不良貸款、遏制新增不良貸款,成為當務之急。董希淼認為,要真正化解銀行的信貸資產質量壓力,還需標本兼治。既要堅持市場化改革取向,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尤其是要加快國有企業改革,硬化其預算約束。同時,要加快金融改革步伐,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拓寬企業融資渠道,降低對銀行體系的依賴。
如何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
銀保監會:有效應對銀行不良資產反彈放首位 拒絕粉飾報表行為
今年是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任務更加複雜艱鉅。談到今年將採取哪些措施確保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時,銀保監會提到的第一點就是:有效應對銀行不良資產反彈。
銀保監會表示,堅決治理各種粉飾報表的行為,督促銀行做實資產分類、真實暴露不良、足額計提撥備。疏通不良資產核銷、批量轉讓及抵債資產處置等政策堵點,指導銀行採用多種方式加大不良處置。
而在金融體系中,中小銀行需要特別受到關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日前參加新京報兩會沙龍時指出,中小銀行的資本實力不夠,不良資產的比率相對比較高,又承擔着加大支持小微企業力度的重要任務,如何在這種情況下做好風險平衡,對於中小銀行來説難度更大。
“要多種渠道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銀保監會表示,鼓勵採取市場化方式引進投資者,包括外資和民營企業,鼓勵依法合規的兼併、重組和股權投資。同時也積極推動增強銀行內源性資本補充能力,提升資本使用效率。支持銀行通過發行普通股、優先股、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二級資本債等方式,拓寬資本補充渠道。鼓勵地方政府通過多種方式籌集資金幫助中小銀行補充資本。
此外,銀保監會還提出要依法依規處置高風險金融機構、持之以恆整治影子銀行、推動互聯網金融風險市場出清、嚴厲打擊金融腐敗和違法犯罪。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程維妙 黃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