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千億”目標的收官之年,禹洲集團(HK:01628)交出了一份半年50%銷售增速的成績。
在疫情之下,這樣的成績在TOP50規模房企的幾乎無出其右,而計劃在下半年推出的1158億元可售貨值,也預示着其千億目標已唾手可得。然而,規模的衝刺打破了過往禹洲規模、利潤、風險“三駕馬車”之間的平衡。
今年中期,禹洲集團落入了“增收不增利”的俗套,歸屬母公司淨利潤出現同比大幅下降。在業績會上,董事會主席林龍安表示,“千億以後,禹洲將進行戰略性全面調整,包括轉移到以盈利為目標,即利潤與業績齊頭並進。”可以看到,規模之餘,禹洲亦開始為利潤做出謀劃。
衝擊千億陣營
對於一家房地產企業,以三年為週期實現一個目標並非易事,尤其是在行業週期充滿變數的當下。
在2020年,禹洲的“三年千億”目標也進入了收官之年。在疫情的襲擾下,禹洲集團上半年實現了合約銷售額428.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幅達到了50.49%。從目前完成情況來看,禹洲似乎距離自己的目標並不遙遠,但同時要在今年達成千億,其下半年的任務指標依然將達到571.5億元。
不過,禹洲對此充滿了信心。“可以説,下半年的推貨貨值是我們篤定千億目標的底氣。” 在林龍安看來。據管理層介紹,禹洲下半年預期將推出可售貨值1158億元人民幣,其中超過89%位於一二線城市或準二線城市。這意味着,下半年可售貨值的去化率只需要達到49%,禹洲便可進入千億陣營。
過往數年,禹洲一直在蓄力,經過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超百億的土地投資後,在2019年禹洲集團進一步加大了佈局力度,全年拿地244.4億元,同時將總可售土地儲備提升至2012萬平方米。
今年7月份,禹洲完成對成都南城都匯項目的收購,也被業內視為對千億目標的又一道保險。據悉,該項目預估總貨值在229億元,而更為重要的是,近40%的面積已經封頂,早已達到了可以預售的條件。
在地產分析師嚴躍進看來,在上半年,禹洲集團實現不俗的增速表現,説明了企業較好的推盤節奏,以及在疫情下依然有較好的營銷策略,能夠較好應對房地產市場降温的風險。
此外,多數機構也表示看好禹洲全年的銷售情況,例如穆迪便表示,得益於禹洲集團在長三角和環渤海經濟圈的一、二級城市的優質土地儲備,預計2020年合同銷售總額將超過950億元人民幣。
增收不增利
一直以來,規模、負債與利潤均被視為房地產行業難以平衡的三角關係,而禹洲一直努力維持着“三駕馬車”的平衡,不過如今,利潤還是成為了其短板。
報告期內,雖然得益於結轉面積的增加,禹洲集團的營業收入實現了20.36%的同比增長,但歸屬母公司淨利潤卻同比出現37.83%的下滑,降至了10.19億元。
進一步梳理來看,禹洲集團歸屬母公司淨利潤的下滑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除去受疫情影響的公允價值變動,禹洲集團的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投資未能貢獻利潤虧損1.78億元,這較2019年同期下降了4.17億元;此外,合作項目中其他股東分走的利潤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63億元至5.31億元,也對歸屬母公司淨利潤的表現造成巨大幹擾。
這均指向了近年來“合作”的增多。在業內人士看來,加大合作是近年來房企衝擊規模的一條捷徑,在通過少量的資金撬動更大規模的同時,也容易造成規模與利潤增長的不匹配。
反應到銷售數據上,過去三年,禹洲集團的權益出現了快速走低,在2019年,銷售權益佔比到達60%左右的低谷,而在此之前,禹洲集團的銷售權益比基本維持90%以上。
在今年業績會上,董事局主席林龍安並沒有否認低權益帶來的弊端,在他看來,當前較低權益水平,使得盈利、節點、清算等等都會受到影響。
“今年將大幅提升投資自有,能獨立拿地就獨立拿地,原則上不多加合作。未來力爭將銷售權益提到70%、80%的水平”。林龍安稱已經對經營團隊提出明確要求,“禹洲拿地的準則是以利潤為導向,會加大收併購及產業拿地,確保利潤率的實現。”而梳理發現,截至目前,今年以來,禹洲集團拿下的15宗土地儲備中,8幅權益比均為100%。
顯然,禹洲從規模到利潤的轉移已經悄然開啓。
正式更名為禹州集團、第二總部落地深圳、分拆物管上市,在這個千億收官之年,禹洲給外界留下了很多的想象,在不遠的未來,禹洲集團又將在利潤迴歸道路上實現怎樣的成績,藍鯨房產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