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暴跌背後反映的經濟邏輯和金融邏輯,三大因素是最重要原因

美國東部時間上週五,美國三大股指又一次集體大跌。美國股市最近經歷了一次過山車式的下跌,在經歷週三暴跌710點後,道指週四經過了一個上漲近300點的反彈,本來大家以為股市會有所反轉後,週五股市再度重挫超過700點,納指與標普500指數均跌超2%。銀行股跌幅居前,高盛跌超8%,富國銀行跌超7%。

都説股市是經濟的反映,在美國股市經過長期的牛股上升之後,今年以來美股呈現出上上下下的任性,當然,也反映出對美國經濟增長和金融風險的擔心。那麼,最近有哪些因素影響美國股市的動盪和持續下行呢?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主要西方機構對美國和對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測越來越不樂觀是美國股市影響的重要原因

今年對世界經濟和世界主要股市的影響有一個特殊的重要因素,即疫情衝擊的影響,目前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則仍然在抗擊疫情和恢復經濟中兩難選擇和搖擺。IMF預計除中國以外的主要經濟體前所未有大幅度負增長,讓人對今年的世界經濟相對悲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6月24日發佈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對世界經濟的預測比上個月更加不樂觀,據預計2020年全球GDP增速為下跌4.9%,比今年4月份預計的全球經濟增長速度下跌3%,又進一步下調了1.9個百分點。這個預測數據表明了一個觀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5月份的情況比2020年4月的情況更加糟糕,同時預計2020年上半年的經濟數據將比以前的預計也更糟糕。從而人們更擔心新冠疫情在某些國家出現的失控狀況對未來經濟活動產生的負面影響會越來越大。

疫情對全球貿易和全球產業鏈的衝擊無疑是巨大的,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未來經濟的預測也能反映出對全球貿易和商品服務需求的更大擔心,預計全球貿易將大幅萎縮–11.9%,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減弱。預計意大利、西班牙、墨西哥、巴西等國家疫情有可能進一步惡化,經濟數據面臨進一步下調的可能。

IMF對中國以外的世界主要經濟體增長情況更進一步全面下調,預計美國GDP2020年增速為-8.0%,比上個月預期進一步下調了2.1個百分點;預計歐元區2020年GDP增速的-10.2%,比上個月的預期增長速度下調了2.7個百分點;預計英國GDP2020年增速為-10.2%,比上個月預期的增速下調了3.7個百分點,説明對英國疫情控制和經濟恢復的進一步擔憂;預計法國GDP2020年增速為-12.5%,比上個月預期增速下調了5.3個百分點。上面的數據都説明這些國家疫情控制和經濟恢復的預期並不樂觀。

著名評級機構穆迪和知名金融公司摩根士丹利都相對悲觀。穆迪稱今年二季度經濟表現為二戰以來最差, 2020年二季度將作為自二戰結束以來全球經濟最糟糕的一個季度被寫入歷史。穆迪還表示,因新冠疫情而採取的管制舉措對二季度經濟活動的影響要比之前以為的更大,各國支持政策的力度與構成存在的差異會導致各地經濟復甦的不均衡。

知名金融公司摩根士丹利預測的情況也是如此,美國經濟第二季度將會比第一季度萎縮38%;亞特蘭大聯儲更為悲觀,他們認為美國第二季度經濟將萎縮53%。

在世界各大機構對今年經濟預測相對不樂觀的情況下,對股市的影響自然是非常負面的。

二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金融市場表現與實體經濟出現脱節,可能導致風險資產價格回調並威脅經濟復甦,從而對股市形成負面

2020年 6月25日,IMF發佈《全球金融穩定報告》報告,報告警告一系列因素可能引發風險資產價格下跌和加大金融壓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風險資產價格在今年初暴跌後已有所反彈,主要經濟體央行採取降息、擴張資產負債表等積極行動,提振了市場信心。全球基準利率普遍下降,過去兩個月全球總體融資環境已有所改善。

但由於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金融市場表現與實體經濟走勢之間出現脱節。過去兩個月金融市場表現與實體經濟走勢之間出現脱節,可能導致風險資產價格回調並威脅經濟復甦。

IMF警告,經濟衰退的深度和持續時間超過目前投資者預期,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或社會動盪導致投資者情緒逆轉,投資者對央行政策支持力度預期被證明過於樂觀導致對資產定價重新評估,結論是一系列因素可能引發風險資產價格下跌和加大金融壓力。

同時,新冠疫情也可能使其他的金融體系脆弱性問題暴露,面臨嚴重經濟衰退,高企的企業和家庭債務可能變得難以控制;借款人資不抵債將考驗一些國家銀行業的抗風險能力;因此要密切關注金融脆弱性並維護金融穩定。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這種警告和風險預示,自然會對美國股市呈現負面的影響。

三是美聯儲通過沃爾克法則的修改對週四的美國股市特別是銀行股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隨後可能引發的風險加劇,對股市形成負面對沖

2008年以來,世界銀行業的風險程度相對穩健,不能不説沃爾克法則在美國的實施對美國銀行業風險起到了重要的抑制作用。

沃爾克法則對商業銀行從事自營交易進行了嚴格限制,同時系列監管也提出了有限混業、流動性監管、更頻繁的現場合規檢查、定期的壓力測試等要求,美國銀行業風險偏好過去十年整體下移。

但美國東部時間25日,美國這一對銀行風險起到重要約束的法規通過了美聯儲修改,並將於10月1日生效。消息一出,週四的美國銀行股集體走高,摩根大通、花旗集團、摩根士丹利、富國銀行、美國銀行收盤漲幅均超3%。

為什麼這一法規的修改能夠引起如此大的反響呢?我們可以分析一下此次通過對沃爾克法則修改的兩個方面的主要內容:

第一個內容是銀行能較輕鬆地對風險投資和類似基金進行大規模投資;自營交易的放開,意味着銀行可以在不消耗資本金的前提下內生性增長,實現利潤的多渠道來源。

第二個內容是取消銀行在與其附屬機構進行衍生品交易必須持有保證金的要求。取消了保證金的要求,可以讓美國整個銀行業釋放出400億美元的利潤。

表面上看,沃爾克法則修改的通過是華爾街財團遊説政府的又一次勝利。畢竟減少了約束、拓展了盈利空間,為銀行的業績成長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但是,畢竟2010年出台的《多德-弗蘭克法案》,是繼上世紀30年代《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以來,美國最全面的金融監管改革方案。如今,放鬆對銀行業的監管,一則是出於對經濟衰退的恐懼;二則是出於對更高投機收益的貪婪。

放鬆金融監管總是會伴隨危機,刺激經濟措施雖然可能會阻止經濟衰退,但放縱了更高投資收益的貪婪,則可能損失了嚴監管帶來的銀行系統健康的基礎,靠經營管理者的有限理性對沖風險如何能夠抵過放開監管帶來金錢回報的貪婪。

困獸斗的美國銀行業,可能又要迎來一段非理性的繁榮。然後,為下一輪金融危機埋下種子。華爾街是貪婪的,資本也是逐利的,放鬆監管銀行固然能在息差縮小的大環境下,通過自營等業務實現利潤的多元化增長。

沒有人知道美聯儲無限量放水帶來的後遺症是什麼,更沒有人知道,放開銀行業的監管會不會在若干年後出現類似2008年次貸危機的另一場危機。這一法規的修改固然在週四給銀行股帶來了驚喜,但週五對風險的理性卻仍然會對銀行股風險的未來充滿着擔憂。

以上三大因素是導致美國股市暴跌的重要原因,當然,從根本上來説仍然是對未來經濟和金融風險不確定性的反映。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49 字。

轉載請註明: 美股暴跌背後反映的經濟邏輯和金融邏輯,三大因素是最重要原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