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將“善用資源 服務建設”理念、“創新 績效 和諧 責任”核心價值觀轉化為文化、轉化為行動,進一步增強社會各界和廣大幹部員工對企業文化和材料製造業的認知和認同,助力企業堅決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向着“世界一流材料產業投資集團”目標闊步邁進,中國建材集團將於8月26日啓動“善用資源日”首屆開放活動。
此次活動以活動品牌化、概念體系化、受眾擴大化、標準統一化、行程差異化、傳播多樣化為指導原則,將在28個城市的37家企業同時面對公眾開放,是建材行業的一次創新之舉。中國建材集團將通過活動的舉辦,改變公眾對建材企業的刻板印象,增進公眾對建材企業的認知,增強材料領域的科普宣傳,更好地傳播企業智能升級、綠色環保、安全健康、開放包容的良好形象,並在社會上形成一個善用資源的良好氛圍,從而進一步融入社會,服務社會,造福社會。
圖為湖州南方物流碼頭全景。
長期以來,特別進入“十三五”時期以來,建材行業的發展有了歷史性的突破,在節能減排、環境治理、轉型升級、高端智能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績,但對於建材企業,很多人依然停留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傳統印象中,而建材行業,也始終擺脱不了“兩高一資”的帽子,在轉型升級發展中負重前行。
中國建材集團將8月26日設定為“善用資源日”並啓動開放活動,將改變人們對行業的刻板印象,見證行業蓬勃發展。這是我國建材行業首次大規模組織企業和院所對公眾開放,體現了我國建材行業40多年來改革創新發展的巨大成績,也體現了我國建材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的理念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在行業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善用資源
傳統意義上的建材工業對資源和能源的依存度較高,但隨着工業化進程加快,為了行業發展,為了企業持續,為了謀求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建材行業企業積極主動謀求產品轉型、技術轉型、服務轉型、節能環保,探索新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模式。
在這一過程中,很多建材企業突破傳統的產品結構、生產方式和產業佈局,向着節能減排、淘汰落後、轉型升級、生態服務的現代化工業方向邁進。中國建材集團也在自身的不斷髮展中形成了“善用資源 服務建設”的理念和“創新 績效 和諧 責任”的核心價值觀。
所謂善用資源,一方面是要合理開發和節約使用各種自然資源,不斷提高現有資源的利用率,提高建材產品的質量和性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則要依靠科技進步提升傳統產業的技術水平,積極尋找替代性資源能源,研究開發低品位原料和替代物及工業廢棄物的循環利用技術,建立協同處置生產線,全面推進循環經濟發展。
這個關於“善用資源”的理念,也推動着中國建材集團從降低污染、能耗,減少資源使用入手,將善用資源、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這些基本理念昇華到水泥、玻璃及整個建材工業和無機非金屬材料領域,並取得巨大的成就。在中國建材集團的帶領下,建材行業在“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路上越走越寬,融入到整個社會的生態大循環中去。如今,已經走進了高質量、綠色低碳、以資源優化配置追求效率效益為宗旨的新時代。
綠色發展
如果沒有去過現在的建材企業,就感受不到現代化工廠的綠色氣息,也無法想象到現在的水泥廠是建在花園中的工廠、草原上的工廠、森林中的工廠,更無法感受到建材行業日新月異、刮目相看的變化。過去讓人敬而遠之的水泥廠,已經能夠大大方方地開門迎客;過去髒亂差的生產線,現在已經成為窗明几淨的智能化生產車間;過去污染的大户,現在已經變身成為可以消納城市廢棄物、危險廢棄物的城市淨化器;就連過去踩在泥坑裏“灰頭土臉”的水泥廠工人們,現在也衣着整齊,坐在智能化中控室裏操作,成了水泥廠裏朝氣蓬勃的風景線。這就是如今的建材工業,一個面貌一新的建材工業,一個脱胎換骨的建材工業,一個涅槃重生的建材工業。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隨着“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全社會高度重視綠色發展,中國建材集團也以此為抓手,從綠化環境到綠色製造,從綠色服務到綠色運營,將綠色貫穿發展全過程。
近年來,中國建材集團積極推進綠色製造,秉持“綠色製造三原則”,在原燃材料選用、生產製造過程及產品應用中突出綠色環保,追求全過程的能源節約及污染物治理。集團用盡可能低的消耗和排放製造低碳產品;綜合利用工業廢棄物,開展協同處置,為社會提供固廢的無害化解決方案;致力於提供質量可靠、綠色環保的建材產品,為新能源產業發展提供產品和服務支持;樂於分享有效的節能環保技術和管理經驗,探索工業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產方式,為高質量發展不斷拓寬綠色新路。
在原燃材料選用上,倡導循環經濟,儘量使用工業廢棄物和城市建築垃圾;燃料儘可能使用清潔、可再生能源。在水泥選材上,提高礦渣、鋼渣、粉煤灰等工業廢渣替代天然礦產原材料比重。在石膏板選材上,通過自主創新掌握了以100%燃煤電廠煙氣脱硫石膏為原料,替代天然礦石生產新型牆體材料石膏板的成套裝備技術。在能源選用上,積極升級生產工藝,探索光能、生物質等非化石能源的使用,加大采購和使用清潔能源,探索推廣“水泥+光伏”“玻璃+光伏”“石膏板+光伏”等模式。
在生產製造過程中,儘量減少排放,追求廢水、廢氣和廢物的零排放,提升資源循環利用能力。水泥板塊走減量化發展道路,從源頭削減二氧化碳排放;重視水資源與自產固體廢棄物循環使用,注重噪聲治理,確保生產噪聲廠區邊界達標,儘量降低對周邊居民的影響。在礦山開採階段,有效使用低品位礦石,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在運輸階段,實施儲存、包裝、運輸環節的封閉式管理,減少粉塵的無組織排放;在生產階段,積極開展污染物排放治理,加大高效袋式除塵器覆蓋比重,自主研發氮氧化物減排技術,為水泥窯安裝脱硫脱硝系統,排放標準不僅要低於國家標準,甚至要低過歐洲標準。比如餘熱發電方面,裝機容量2376兆瓦,年發電能力超102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約標準煤12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超600萬噸。
在產品應用中,注重節能環保、舒適健康,致力於提供質量可靠、綠色環保的建材產品。中國建材集團將低碳環保的理念融入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包裝、銷售和回收的全過程,為客户提供高品質的綠色低碳水泥產品,引導玻璃向“電子化、光伏化、智能化、節能化”轉型升級,推進高端化、系列化的風機葉片、太陽能薄膜電池組件等應用於新能源產業發展;在保證產品品質和運輸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推行簡化包裝,儘可能使用可再生包裝材料,減少包裝浪費。南方水泥在浙江省長興縣境內打造的總長22公里、貫通3個水泥熟料基地和1個粉磨物流產業園的全國最長、全封閉“全電物流”輸送帶,每年運輸熟料1200萬噸,減少運輸車輛100萬車次、尾氣排放14278噸。
中國建材集團還推進利用建材窯爐處置工業副產品和城市廢棄物,實現工業和城市廢棄物有效、無害化處置。2019年中國建材集團已建成協同處置生產線24條,其中協同處置危險廢棄物生產線13條,協同處置城市垃圾5條,處置其他固體廢物6條。2019年固體廢棄物消納和處置總量1.5億噸,污泥處置量153.1萬噸,危險廢棄物無害化處置量104萬噸,城市垃圾處置量196萬噸,自產一般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99.9%。加能源5.0新型房屋業務,已做了30多年,其建築節能標準達75%以上,建築物90%以上材料可回收。
中國建材集團一直致力於打造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努力承擔起更多的環保責任。近年來,集團建成了很多花園中的工廠、草原上的工廠、森林中的工廠,並且已有32家企業獲評工信部“綠色工廠”,32座礦山單位通過國家綠色礦山評審,為城市的藍天、碧水、淨土作出了積極貢獻。
高端轉型
如果不是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或許不會發現建材企業“高深莫測”的另一面。在抗疫一線,一些“高精尖”的產品從“傻笨粗”的傳統行業中脱穎而出,讓業內外刮目相看。
我們只知道全國各地“小湯山醫院”創造的中國速度,卻不知全屋裝配系統在其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我們只知道火車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能夠迅速檢測人體體温,卻不知紅外熱像儀裏的紅外鏡頭是中國建材總院研發的成果;我們只知道醫學工作者夜以繼日地專注於疫苗的研發,卻不知用於生產藥瓶的5.0中性硼硅玻璃管生產技術已經被中國建材集團所屬凱盛君恆藥玻公司悄無聲息地攻克,併為疫苗的研發與面市提供有力支撐。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神州系列、天宮系列、北斗導航衞星、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等航空航天領域,也有中國建材產品的身影。
漫漫創新之路,換來了產品的一鳴驚人。中國建材集團通過創新實現了建材行業與醫學、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領域的無縫對接,通過新材料的陸續問世而突破傳統建材的重圍,實現了高端轉型。
“新材料產業”研發水平及產業化規模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國防實力的重要標誌。從傳統材料行業向新材料行業轉型也是建材行業一個顛覆性的壯舉。
中國建材集團看準未來發展方向,將高端化、量產化、全球化作為高新材料發展方向,積極加快培育形成“六大新材料”體系,建立集先進生產技術、核心技術裝備、檢驗認證與標準於一體的技術集羣,實現新材料從研發到產業化和市場化的有效閉環、良性循環,逐步發展成為我國新材料產業的代表。
中國建材集團加快技術工藝攻關,推動纖維及複合材料向民用航空航天覆合材料、移動通信用電子玻纖等方向發展,推動膜材料向新能源汽車、工業過濾、海水淡化等方向發展,提升產品質量與性能,提高產品附加值;加快推進新能源材料、光電信息材料、特種陶瓷材料,以及圖像光導識別材料的工業化量產和產品市場導入,為國家解決“卡脖子”材料的難題。
隨着我國首條圖像光導識別材料生產線建成投產,我國首條微晶石墨浮選提純加工生產線投產,8.5代TFT液晶玻璃基板打破國外長期壟斷,銅銦鎵硒薄膜電池、碲化鎘發電玻璃光電轉換率創新高,高應變點玻璃、雙玻組件光伏玻璃、硼硅酸鹽特種玻璃、1毫米G3級氮化硅陶瓷球等實現量產,中國建材集團真正的在“新材料”領域蹚出了一條高端發展的路子,走在了世界科技的前沿。
要創世界一流,就要在智能化方面走在前列。作為全球最大的水泥生產商,中國建材集團加強水泥廠數字化升級,實現從礦山開採、生產到包裝裝車全程數據化採集,提升產品質量和穩定性;深化工業化與信息化兩化融合,加強智能工廠和智慧平台建設,推動了行業的變革與進步。2019年新投產的西南水泥遵義賽德有限公司智能化項目集成國際領先的信息化、智能化理念,通過大量的人工智能、在線監測與控制技術的應用,以九大系統建設新一代智能化企業,全面實現原料進廠、生產過程控制、成品出廠的無人值守,大大減少了生產線的人工操作環節,使水泥生產流程發生了巨大變化。全廠人員控制在80人,生產線熟料標準煤耗已降至92千克,水泥綜合電耗68千瓦時,整體能耗節約30%以上,出窯熟料f-CaO合格率大於95%,走出了中國水泥工業邁向智能製造時代的堅實一步。
中國建材集團積極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提升建材智能製造水平。中國建材工程開發出玻璃智能工廠智慧中心繫統,凱盛機器人公司機械手臂、袋裝水泥機器人裝車系統在關鍵生產工序中發揮作用,中國巨石入選工信部全國第二批智能製造標杆企業,泰安中聯建成世界首條工業智能化水泥廠,成為“世界水泥的夢工廠”。
勇擔責任
中央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是國有經濟發揮主導作用的骨幹力量。中國建材集團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自覺擔當,勇挑重擔,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面對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雙重挑戰,中國建材集團勇挑大樑,發揮“穩定器”“壓艙石”作用,彰顯大愛情懷,一面衝鋒在前,充分發揮綜合優勢,以優質建材和新材料馳援抗疫一線,全力保障全國抗疫工程的建設;一面緊鑼密鼓,復工復產,保障抗疫物資,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為企業穩增長和經濟社會穩定發展貢獻力量。
為做好扶貧工作,中國建材集團聚焦“兩不愁三保障”,不斷主動加大資金幫扶力度,累計投入資金3.83億元,實施項目400餘個。2019年,中國建材集團在定點扶貧縣區安徽省石台縣(屬於深度貧困縣),寧夏涇源縣,雲南省昭陽區、永善縣、綏江縣全力開展脱貧攻堅,緊緊圍繞民生幫扶、產業幫扶、就業幫扶、醫療幫扶、教育幫扶、電商幫扶等“六大策略”,久久為功。
在國際化戰略中,秉中國建材集團持“真、實、親、誠”理念,恪守“為當地經濟作貢獻、和當地企業合作、和當地人民友好相處”三原則,做和平友好的建設者。在國際化經營中主動服務大局,嚴格遵守當地法律法規,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主動融入當地文化,堅持誠信經營,熱心公益事業,展示良好國家形象。比如中國建材在贊比亞投資建設了全球最先進的新型幹法水泥生產線,而且還幫助周邊居民打井、修路、建醫院、建學校,受到當地居民熱烈歡迎……
前不久,《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公佈,中國建材集團連續第10年入圍該榜單,而且躍居第187位,蟬聯全球建材企業榜首。作為全球建材企業的領頭羊,中國建材集團發展不只是贏利,而且努力推進建材工業與環境和諧共生,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8月26日,在中國建材集團“善用資源日”首屆開放活動上,我們或許能夠更加真實、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中國建材集團多年來的努力與付出,以及建材人的驕傲與自豪,光榮與夢想。
責編:褚贊贊 塗繼華
校對:張健
監審:韓鳳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