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光伏MILKYWAY PLUS+新品發佈主題研討會舉辦

6月19日,由航天光伏主辦的“揭秘下一代光伏技術,率先窺見未來”主題的線上研討會暨 MILKYWAY PLUS+新品發佈會成功舉辦。活動邀請行業內領域專家代表,包括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太陽電池技術研究部主任王文靜、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專家時璟麗、上海空間電源研究所博士吳敏以及航天機電副董事長兼副總經理吳昊等負責人代表,線上分享並探討行業政策走向以及行業技術發展趨勢,引發行業觀眾與討論。

市場需求推動行業技術升級

根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達到204.3GW,其中集中式光伏141.67GW,分佈式光伏62.63GW,百兆瓦級大型項目比比皆是。放眼全球,按照IEA的統計數據,2019年新增裝機容量至少達到114.9GW,累計裝機容量超過627GW,光伏新能源的優勢得到了廣泛認可。

整個光伏產業的電池技術,為了達到大規模的平價上網,需要一種電池技術能夠幫助行業完成最後一公里的電池成本下降。對於當下已經接近 平價的階段,領跑者等項目的作用在減弱,資本方會引領新技術的發展。PERC在背面加入鈍化結構,其短板是正面、所以加入熱氧化和SE,目前又再一次面臨瓶頸。

航天光伏技術總監沈禛珏表示:“ MILKYWAY PLUS 異質結新產品電池相較於其他電池由於其獨特的雙面對稱結構及非晶硅層優秀的鈍化效果,具備着轉換效率高、雙面率高、幾乎無光致衰減、温度特性良好、可使用薄硅片、可疊加鈣鈦礦等多種天然優勢,成為後PERC時代最可能的替代者 。最新政策顯示(徵求意見稿),新建電池產線效率要求大於23%,也被普遍認為有利於異質結髮展。”目前各大企業的異質結投產比例在逐年上升,預計在2021年異質結的產能會提升至10.5GW。隨着異質結技術的逐漸成熟,也可和其他光伏電池技術相結合,例如異質結 IBC電池、異質結鈣鈦礦疊層電池。

航天光伏堅持創新,推動行業發展

光伏每一次的度電成本下降,背後是無數光伏企業在技術研發方面的巨大投入和不懈奮鬥。以航天機電為例,公司長期支持科技創新工作,始終重視研發。截至2019年底,公司投入研發資金約3.46億元,研發支出佔當年營業收入比例約為 5%,研發人員數量為430人。公司自主研發已授權專利495項,其中發明專利65項。

正是因為公司對研發的重視及持續的投入加上對市場的判斷,相繼開發了大尺寸、半片、雙面雙玻、多主柵、疊片、N型等多款新型組件,率先大規模量產了166大尺寸9主柵半片組件,很好地滿足了客户對高效產品的需求,有力地鞏固了公司的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應用優勢。2020年,航天光伏量產當前系統匹配性最優的450W 組件產品,能夠有效降低LCOE,大幅提升光伏發電系統的經濟效益。

吳昊表示:“2020年5月28日是航天機電成立22週年紀念日。回首過去,我們得到了全球客户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合作伙伴的高度認可,也得到了各位行業同仁的熱心幫助,在此向各位領導、專家、企業家和社會各界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希望大家繼續支持航天光伏發展,支持全球可再生能源建設。2020年是極其特殊的一年,光伏行業內外部同時面臨着重大挑戰與變革,全球市場充滿不確定性。為此,我們舉辦‘揭秘下一代光伏技術率先窺見未來’的線上主題研討會,希望與各位同仁就光伏規模化技術發展深度交流,共創共享,協力共贏。”(航天光伏 供圖)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83 字。

轉載請註明: 航天光伏MILKYWAY PLUS+新品發佈主題研討會舉辦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