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郭曉燕:用好金融科技手段 提高對民營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力

  中國青年網西安5月28日電(記者 張亞雲)當前疫情形勢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面臨着生存壓力和“市場萎靡”的發展困境,急需突圍。為此,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商銀行銅川長虹路支行主任櫃員郭曉燕建議,用好金融科技手段,提高金融機構對民營和小微企業服務能力。

  “從量、價和風險等層面完善金融服務體系以及差異化融資渠道建設,並藉助金融科技和服務創新,精準施策提升民營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水平。”郭曉燕表示,金融科技的發展能有效降低市場信息不對稱程度,應該繼續大力推廣金融科技手段,採用電商生態、大數據平台和雲計算技術,提高金融機構對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

  此外,郭曉燕認為金融科技本質還是金融,發展要緊扣防範金融風險等主題。當前的國際經濟形勢複雜嚴峻,金融業處於風險易發、多發期,金融風險的防控壓力仍非常值得關注。金融科技的發展需進一步強化監管的技術支撐,通過科技手段提升風險信息採集分析的實時性、準確性、全面性和可追溯性,助力解決數字化時代下金融風險的早期、預警、穿透以及全覆蓋等問題。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了小微企業的流動性,凸顯了小微企業風險抵抗力弱的特徵。郭曉燕提到,在疫情期間,銀行在幫扶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的同時,應進一步摸清存量資產狀況,做好壓力測試,並運用金融科技手段實施動態重檢,持續建立多層次的風險分擔機制等措施應對風險衝擊。

  推廣金融科技是手段重要支撐,激發市場活力還需創新融資形式,拓寬直接融資渠道,創新金融服務工具,多層次拓展資本市場對於民營和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但長期從事基層工作的郭曉燕也敏鋭感知到,基層金融服務人員數量不足、科技運用不熟以及現行內控機制運行效率亟待提升等因素客觀導致了現存有的“不想貸、不會貸、不敢貸”問題。對此,郭曉燕提議,從內控機制和管理準則入手,促進更多資源向基層、民營和小微企業傾斜,一方面通過明確追責界限增強基層客户經理服務主動性;另一方面加大新業務、新技術的培訓力度,藉助大數據技術提升金融服務民營和小微企業的質效水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49 字。

轉載請註明: 全國人大代表郭曉燕:用好金融科技手段 提高對民營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力 - 楠木軒